文学 >>> 理论语言学 >>> 普通语言学 比较语言学 语言地理学 社会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 语言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理论语言学相关记录455条 . 查询时间(0.997 秒)
人类身处一个视、听、味、嗅、触等多感觉模态信息丰富而混杂的世界,大脑每天在做的一项任务就是如何将相关的感觉信息无缝拼合,又如何将无关的信息恰当地分离。在这样一个感觉整合的过程中,“时间接近性”是决定是否捆绑不同模态信息的重要线索之一。换言之,两个刺激呈现时间越接近,就越有可能被认为来源于同一客体,因而产生整合知觉。每个人都有一个对刺激呈现时间差的容忍范围:当一对感觉刺激呈现的时间差小于这个范围时,...
2019年12月7日,首届“一带一路”语言战略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一带一路”青年汉学家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在大会开幕式上,“一带一路”青年语言学者联盟宣告成立。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钟依均,上海沃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日法,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秘书长郭龙生,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院长王辉等出席会议开幕式。仪式由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党委书记陈青松主持。
2019年11月28日下午,应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教研室邀请,国际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辞书学会会长、《语言战略研究》主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李宇明教授在我校随园校区中大楼弘爱报告厅举办了题为“中国儿童语料的世界意义——输入的作用研究”精彩的学术报告,学生报告由文学院副院长、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梁丹丹教授主持,文学院和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部分青年教...
2019年11月22日至24日,全国第八届认知神经学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本次大会由全国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会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所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多位语言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襄此次学术盛会。会议邀请北京大学周晓林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尧德中教授、以及清华大学杨小璐教授等做大会主旨发言,他们分别就汉语会话语用加工的神经...
近日,在广西大学举办的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全体会议上,我校网络教育学院作为秘书处的语言智能教学专业委员会(原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信息技术辅助语言教学专业委员会,英文China 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Association, 简写ChinaCALL)正式更名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智能教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ChinaCALL)。会上,我...
2019年11月12日,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官网刊发消息称,从象形文字到表情符号,从声音到手势,人类一直使用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社会语言学家吉勒斯·巴罗(Gilles Baro)在文章中提到,我们今天所认为的语言是“有组织、系统化的交流指南”。人们一直在用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比如手势、声音、文字、文本和图像,而语言只是其中的一种模式。
2019年11月14日下午,中国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辉教授在长安校区行政楼报告厅做了题为“运用神经科学的方法探寻二语习得的影响因素与瓶颈效应”的学术报告。副校长姜亚军、李雪茹以及相关教学单位师生代表200余人聆听了报告,报告由姜亚军副校长主持。张辉教授结合认知语言学领域的国际前沿动态以及自身多年的研究经验,阐述了运用神经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二语习得的理论和实践...
2019年11月9日,首批上海市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授牌仪式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上海市语委办向首批5所上海市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授牌。首批挂牌基地包括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和上海市奉贤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这5个基地同时被推荐申报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据上海市语委办副主任凌晓凤介绍,2018年10月国家语委印发了《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国语〔2018〕...
2019年10月25日—27日,由教育部两岸语言文字交流与合作协调小组主办,韩山师范学院等承办的第三届“两岸语言文字调查研究与语文生活”研讨会在潮州召开。两岸语言文字交流与合作协调小组组长、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李宇明教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协调小组秘书长刘朋建研究员,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原所长、协调小组原秘书长张世平研究员等来自海峡两岸的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中国...
2019年10月25日—27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沃动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八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市江苏省会议中心召开。来自海内外的500余位从事外语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高校教师、教育工作者、教研员和研究生参加了大会,围绕大会“新时代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路径与方法”...
水乡为何有“山歌”     山歌  方言学  语言学       2022/3/23
“山歌”这一名称,在我国大江南北乃至东西边塞均有听闻。据专家考证,该词最早出现于唐代。唐李益(约749—约827)《送人南归》诗中有“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白居易《琵琶行》诗中有“岂无山歌与村笛”之句。明清以来,文人收集山歌者渐多,并编有专集。明代冯梦龙(1576—1646)辑录的《山歌》,内容广泛,包括各种民歌。明代昆山文人叶盛(1420—1474)所著《水东日记》中记有“吴人耕作或舟行之劳...
应我院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维佳教授莅临我院访问,于10月29日晚在长安校区文汇楼A区111报告厅做了题为“日本20世纪国语政策的嬗变及对我国的启示”的学术报告。报告由邢向东教授主持,黑维强教授点评。本场报告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张维佳教授介绍了语言政策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张教授回顾和总结了世界各国语言政策发展的四个阶段,指出日本20世纪国语政策的嬗变正处于其中的第一和第二阶段。然后分析了国家...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廷劭研究组采集了47个健康人与57个抑郁症患者在12种言语情景下的声音。研究将抑郁组在四种任务(视频观看、问题回答、文本朗读和图片描述)下的积极、消极和中性语音分别与健康组在相同情境下的语音相比较。在将教育水平作为协变量控制的情况下,通过多元协方差分析(MANCOVA)评估了抑郁组和健康组在上述12种情景下的25个语音特征的差异。25个语音特征包括音量(Loudnes...
2019年9月20-22日,首届社会语言学高端国际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语言学会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承办,商务印书馆、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彩云科技等多家单位支持。会议主题为“新时代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趋势与前沿问题”,来自法国、泰国、俄罗斯、墨西哥、日本、澳大利亚以及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200多名社会语言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及中青年学者作为代表...
2019年9月17—18日,“语言学与人工智能”跨学科论坛在武汉举行。武汉大学副校长吴平教授、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李生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世举主持开幕式。“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人工智能是当代最前沿的核心科技,这两者的深度互动和结合,必将为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插上新的翅膀,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福社。”吴平在致辞中说,各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