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环境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环境科学技术相关记录5414条 . 查询时间(2.333 秒)
2023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并宣布决定启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
2023年12月8日上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刘学军教授应邀在化学楼9楼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农田氮循环研究历史与展望”学术报告。本次学术交流活动由植物营养系主任肖靖秀教授主持,院长范茂攀教授、学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为反映我国生态环境科技领域前沿和最新发展,引领生态环境领域技术创新,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中国科协指导下,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于 2019年起开展了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遴选工作,至今连续组织了4 年,入选成果向社会发布,并编撰《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汇编》。2023年度“中国 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2023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委托,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联合考查组专家进驻华南理工大学,对环境工程专业进行了为期3天的认证现场考查。大连理工大学张晓华教授担任联合组组长、大连理工大学全燮教授担任环境工程专业专家组组长。
一是边生产、边管控难度大。首先,石油石化企业涉及的管道网络错综复杂,导致现场作业空间小、原位钻探识别风险难度大,对安全作业的要求更高。其次,土壤、地下水污染是一个长期蓄积的过程,具有复杂性、隐蔽性、不可逆转性的特点,精准监测难度大,污染物的追踪溯源困难。最后,石化行业作为重工业,其产业特点决定企业生产必须连续平稳进行,如因管控修复导致装置停车乃至生产停滞,企业可能面临上千万元乃至上亿元的经济损失,...
2023年11月29日,江苏淮安石油首座加能站通过淮安市“无废城市”资料评估和现场复核,成为江苏石油首座经地方政府认证的“无废加能站”。
作为城市的重要组织部分,城市湿地在水源供给、增湿降温、雨洪调蓄等多个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24年国际湿地日主题定为“湿地与人类福祉”。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毛德华研究员等在12月5日出版的Nature发表题为“Rescue urban wetlands for flood resilience”的通讯文章(Correspondence),总结城市湿地在抵御气候变化危...
近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畜禽粪污能源化利用与污染控制团队揭示了不同盐离子积累影响硝化反硝化过程氮转化的微生物机制,为高氨氮-高盐度畜禽养殖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一批共55家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以下简称“综合站”)名单,植物所牵头申报的湖北神农架站(森林)和参与申报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站(草地)、内蒙古毛乌素站(荒漠)、内蒙古浑善达克站(荒漠)、浙江钱江源站(森林)入选。此次遴选由生态环境部与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为全国范围内首次。
水体富营养化是国际上普遍关注的水生态环境问题,磷、氮是流域水体藻类爆发的主要限制性营养元素。系统研究磷、氮诱导富营养化成因和各潜在端元贡献比例对开展流域磷、氮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然而,磷、氮元素在大流域尺度上的迁移特征和定性及定量源解析是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缺乏精准开展流域磷、氮超标管理工作的科学依据。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刘国彬研究员黄土高原生态修复科研创新团队在环境科学领域著名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学校高质量期刊G1类刊物,中国科学院大类1区TOP期刊)发表题为“Effects of Microplastics on the Transport of Soil Dissolved Organic Ma...
生态环境部2023年11月24日向社会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名单,这标志着我国“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质量监测网络初步构建。
2023年11月27日,应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蔡鹏教授的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曹彬教授做客学院”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高端论坛“,分享课题团队在微生物作为”环境工程师“及相关生物膜与胞外DNA在自然与环境工程技术中的研究成果。
2023年9月14日,环保部、发改委、财政部、交通部、质检总局、能源局六部委联合印发《“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以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为主要控制对象,推进VOCs与氮氧化物协同减排。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团队揭示了矿物-有机物络合调控砷吸附和氧化的机制,为砷污染修复材料的科学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危险物质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