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环境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库 环境科学技术相关记录20604条 . 查询时间(2.236 秒)
针对厌氧消化效能的瓶颈,以代谢水平低且缺乏有效提高活性方法的互营菌为突破口,以细胞信号转导作用对互营菌代谢通路关键酶基因的调控为手段优化电子载体合成能力,同步开展电子载体反馈抑制解除研究,通过此方式可有效提升互营菌活性,最终可使VFA转化更彻底且可为甲烷菌提供更多能量进而提升了厌氧消化效能。项目成果可丰富现有厌氧消化理论并可为工程调控提供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Cu/SSZ-13是满足我国柴油车NOx达标排放最具应用前景的催化材料,但在真实柴油车尾气条件下依然面临三类主要的失活问题:高温水热稳定性差、易SO2和碱(土)金属中毒,这些问题已成为推动Cu/SSZ-13进一步广泛应用的重要障碍。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拟采用实验结合理论计算的手段,揭示SCR气氛下Cu/SSZ-13三种失活效应的共性特征和相互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包覆疏水性介孔硅基复合氧化物、...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领域: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保护;给水排水;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大气污染与控制;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系统分析;环境管理与政策;水质与水生态。
环境工程专业面向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管理三个方向,培养高层次的,可从事区域、城市和企业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土壤和其他污染的控制与治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可从事环境修复、环境规划与可持续管理的高级环境管理人才。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为1952年建校之初设立的选矿教研室。现设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国家环境与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工业典型污染物资源化处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城市和生活污染物处理与资源化”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科研和教育平台。201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4年通过“211...
2022年北半球入夏以来,包括美国、欧洲乃至我国境内,接连出现了罕见热浪。持续高温让很多中国老百姓第一次听说了“热射病”这种严重中暑可致死的疾病。习惯了凉爽夏季的英国民众面对超过40度的破纪录高温措手不及,伦敦多处爆发野火,消防和医疗体系告急。
大气CO2浓度持续增加,一方面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另一方面可通过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提高陆地植被系统吸收大气CO2的能力(大气CO2施肥效应),从而对全球变暖产生负反馈作用。由于大气CO2增加与气温升高的高度同步性,目前仍缺乏有效数据支撑研究对植被生长的相对影响及相关机制。另外,自然生态系统普遍缺氮,尤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大气CO2浓度持续升高将不断加剧植物生长的氮限制,抑制大气CO2升高的施肥效应...
李凌浩,男,1964年12月出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科院植物所多伦恢复生态学研究站站长,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生物分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骨干成员,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共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含SCI60篇),主编或者副主编的专著6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草地恢复与管理研究组,主要研究领域: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
刘玲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9年获南京大学学士学位,2002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美国北卡罗莱州立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1年间在美国国家环保局环境评价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11月到植物所工作,2012年入选国家引进人才计划, 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现任《植物生态学报》副主编, Ecology Letters、 Journal of ...
富营养化和有害藻类水华是全球湖库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尽管已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控制湖库富营养化和水华,但许多大型湖库藻类水华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如太湖、巢湖和美国的奥基乔比湖和伊利湖;甚至一些已修复的湖泊重新出现藻类水华。为什么富营养化基本发生在浅水湖泊或湖湾且难于治理?目前国际湖沼学主要是基于深水湖泊的认知,而浅水湖泊湖沼学的发展较之仍然有限。湖泊水深特征作为湖泊重要的基础条件对湖泊流域氮磷负荷(土...
CO2排放总量中,工业和火力发电所产生的碳排放占到45%,因此燃后脱碳对碳减排来说至关重要。燃后尾气中一般伴随着大量水蒸汽,因此开发憎水性CO2吸附剂是非常有必要的。近日,韩国化学技术研究所Hwang Lee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通过混合配体合成胺和氟共官能化MIL-101(Cr)吸附剂,可用于潮湿环境中捕集CO2。
环境技术与工程研究部主要面向工业过程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运用环境与化工、冶金、材料、生物、经济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进行工业污染全过程低成本控制理论、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研究。研究部主要聚焦国家环境安全,重点针对煤化工、钢铁、有色、退役锂电清洁循环利用、环保新材料、工业智能优化等方向开展交叉研究和集成攻关,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过程清洁化及产品高值化,解决了工业污染控制的技术难题,并实现大规模工...
氯代烷烃是一类人工合成、应用于各种工业和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有机氯化物的统称。由于生产、使用、储存或处置不当等原因,氯代烷烃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大气、土壤、地下水体系中,成为环境中的常见污染物。有机卤呼吸细菌介导的还原脱氯过程是厌氧环境中包括氯代烷烃在内的有机氯污染物生物降解的主要途径之一。基于有机卤呼吸细菌能量代谢的生物修复方法具有绿色低碳、可持续性强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章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