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天文学 LAMOST相关记录188条 . 查询时间(0.101 秒)
近日, 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李荫碧和罗阿理等人使用高效的机器学习算法,成功地从LAMOST DR4恒星光谱中发现了2651颗碳星,这是国际上近年来有着很好一致性的、最大的碳星样本。作为副产品,他们还发现了17颗碳增丰贫金属主序拐点星侯选体,使得这类恒星的数量翻了一倍,它们当中金属丰度最低约为太阳丰度的二百分之一。这项成果已经被国际著名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增刊》(Astrophysical Jour...
近日,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东苏勃研究员和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学院谢基伟副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利用国家天文台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观测数据发现了一类新的太阳系外行星族群—热海星(Hoptunes)。相关研究论文于2018年1月9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并被选为当期杂志封面的研究亮点文章之一。研究团队还包括南京大学周济林教授,犹他大学郑政教授及国家天文台罗阿理研究员...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后卜育德、雷振新与研究员赵刚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热亚矮星搜寻方法。该方法使用一种新的机器学习算法HELM方法对热亚矮星进行分类。基于已有的热亚矮星光谱数据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热亚矮星单星的分类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0.92和0.96,对热亚矮星双星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是0.80和0.71。通过与其他方法的比较,证实该方法具有比其他方法更高的准确率和效率,且该算法对...
扬帆领航历五载,乘风破浪出战果。在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及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9月至2017年6月,运行和发展中心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了为期五年的LAMOST一期光谱巡天任务。经过近半年来紧锣密鼓地数据处理及质量分析,2017年12月31日,包含先导巡天及正式巡天五年的LAMOST DR5数据集正式发布,供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使用。LAMOST DR5包括4154个观测...
热亚矮星是一类中心正在进行氦燃烧并且具有很薄氢包层的特殊恒星,在赫罗图上,它们一般位于水平分支的极蓝端,因此又被称为极端水平分支星。热亚矮星的研究与椭圆星系的“紫外超”现象、Ia型超新星前身星等研究紧密相关,热亚矮星的形成及其性质对于研究恒星物理学、球状星团和星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知的热亚矮星数量很少,为了更好地研究热亚矮星,需要搜寻大量的热亚矮星以扩充样本数量。近年来,LAMOST以其强大的...
近日,国家天文台天体丰度与星系演化研究团组博士研究生李承东在导师赵刚研究员的指导下,利用LAMOST巡天数据,对银河系厚盘的结构性质和演化历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该研究结果已在《天体物理学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发表,并被美国天文学会(American Astronomical Society,AAS)评价为近期富有亮点的工作之一,于2017年12月6日被推送至A...
近期,北京大学姚雨含和国家天文台刘超等人从LAMOST第四期数据的光谱库中,发现了191颗新的米拉变星候选体。该项研究成果已被国际著名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增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eries)接收 。
近日,国家天文台天体丰度与星系演化研究团组博士后依明阿吉与赵刚研究员合作,首次利用我国LAMOST释放的第四次巡天数据与美国SDSS释放的第八次巡天数据中天琴座RR变星,测量出银河系旋转速度与银河系质量,该项研究结果已在国际核心期刊《天体物理学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发表。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巡天项目(测光和光谱)的开展,进而可以测量银河系的质量分布,更加细...
近日,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刘超、徐岩等人使用LAMOST的红巨星样本绘制了银河系外围结构切面图,发现银河系的盘比以前认识的大25%。他们发现,银河系的外盘一直延展到19千秒差距,其间没有看到银盘的截断,即银盘没有明显的外边界,而是光滑地过渡到了恒星晕。
近期,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刘晓为教授团组基于LAMOST望远镜大规模银河系光谱巡天,最新发现了两颗距地球7万多光年的超高速星,分别命名为LAMOST-HVS2和LAMOST-HVS3。这是基于LAMOST大规模银河系光谱巡天发现的第二和第三颗超高速星。银河系中的大多数恒星都像太阳一样以约200千米每秒的速度绕银河系中心运动。所谓超高速星是指一类速度高到能够脱离银河系引力束缚的恒星,如果寿命允...
近期,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苏杰和付建宁教授等人从已发表的基于LAMOST数据的白矮星星表中,发现了4颗新的DA型脉动白矮星。该项研究成果已被国际著名天文学期刊《天文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 )接收。
2017年6月30日,依据国际天文界惯例及《LAMOST光谱巡天数据政策》,包含LAMOST先导巡天及正式巡天前三年的光谱数据——DR3数据集对全世界公开发布。全球科学用户均可登录http://dr3.lamost.org/国际发布网站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LAMOST DR3光谱数据获得于2011年10月至2015年6月四年的巡天观测任务,共包含575万条光谱,其中信噪比大于10的高质量光谱达到了...
近期,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王乔、王有刚、刘超、毛淑德(兼清华大学教授)和Richard Long把作用量分布函数的方法应用于LAMOST反银心方向的K巨星样本,分析了银河外盘的结构。发现银河系的外盘要比以前人们猜想的更大更厚,这对银河系盘的形成提供了新的线索,也对现行动力学模型提出了挑战。银河系(见图一)是典型的旋涡星系,解析银盘的结构有助于我们理解银河系及其他旋涡星系的形成与演化历史。很长一段时间...
LAMOST特聘青年研究员黄样日前获得首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IAU)优秀博士论文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优秀博士论文奖每年各学部(Division)评选出一名在天体物理领域取得突出科学成就的博士毕业生,并资助获奖者参加下一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提供获奖者在大会上报告其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的机会。黄样所获的优秀博士论文奖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色指数是天文学中利用颜色来显示恒星表面温度的量。恒星的内禀色指数是给定光谱型恒星所固有的色指数。它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天体在某一波段连续谱的能量分布情况。由于星际消光的存在,恒星的内禀色指数会受到红化,早期的天体物理量给出了不同类型恒星的内禀色指数的值。但是随着LAMOST这些大型光谱巡天望远镜获取光谱数据的增加,天文学家希望利用最新的观测结果,得到更可靠和波段范围覆盖更广泛的恒星内禀色指数值。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