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材料科学 Si相关记录273条 . 查询时间(0.326 秒)
采用料浆法在Ni基高温合金上制备了Al-Si扩散涂层,研究了表面涂覆75mass%Na2SO4+K2SO4盐膜的基体合金和Al-Si涂层在900℃空气中的热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铸态合金遭受了灾难性的热腐蚀,合金出现严重的内硫化和内氧化,而Al-Si涂层由于表面生成致密的、保护性Al2O3膜,以及涂层中Cr元素和一些富Si相的有益作用而表现出优异的抗热腐蚀性能.  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等手段研究Fe和Si元素的含量对2519铝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Fe和Si含量的减少,2519铝合金的时效硬化效果逐渐增强;随着Fe和Si含量的增加以及m(Fe)/m(Si)的降低,2519铝合金的抗拉强度逐渐降低;当w(Fe+Si)>0.14%及m(Fe)/m(Si)<2.7时,2519铝合金的抗拉强度随w(Fe+Si...
通过分析相图,采用中频感应真空熔炼制成液相点温度在450~500 ℃之间Au-10.22Ag-3.25Si,Au-14.02Ag-3.28Si和Au-18.47Ag-3.27Si 3种不同成分的Au-Ag-Si系钎料合金。分别在其液相点以上20,40和60 ℃及流动氢气保护下进行钎料在Ni板上的铺展试验,通过分析铺展面积及润湿角,研究其与Ni的润湿性;采用背散射电子相观察钎料与Ni润湿后的界面组织...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对Al-0.80Mg-0.63Si-0.61Cu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研究其在高温压缩变形中的流变应力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高应变速率和较低温度条件下,应力出现锯齿波动,呈不连续再结晶特征;该铝合金热压缩变形的流变应力行为可用包含Arrhenius项的Zener-Hollomon参数来描述,其变形激活...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透射电镜分析和金相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处理态Sn微合金化的无铅易切削Al-Mg-Si合金棒材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的最佳时效工艺为 170 ℃/8 h,在此条件下,合金棒材的抗拉强度为351 MPa,屈服强度为336 MPa,延伸率为13.5%;合金的物相组成为铝基固溶体、主要强化相Mg2Si和CuAl2以及低熔点组织组成物Mg2...
采用粉末冶金液相烧结工艺制备Si-50Al电子封装材料,研究了压制压力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压制压力可提高材料致密度,有效地促进界面的反应结合,使材料热导率提高;但当压制压力过大时,由于Si颗粒发生开裂甚至解理,界面热阻急剧上升,导致热导率下降;高压制压力导致Si-Al体系在945℃附近出现1个放热过程,这个放热过程对应于该温度下氧化铝薄膜的破裂以及随后Al与Si颗粒表层SiO2的界...
利用固液反应球磨技术,采用Fe球球磨液态Al-Cu和Al-Si二元合金熔体,制备了Al-Cu-Fe与Al-Si-Fe系三元合金,研究了Al-Cu-Fe和Al-Si-Fe三元合金相形成规律。在923 K球磨液态的Al-33.2%Cu共晶合金,球磨48 h后,得到Al13Cu4Fe3的固相粉末;在943 K球磨Al-54%Cu(Al2Cu)合金熔体,球磨24 h后,Al2Cu的液相消失,得到了固相的A...
采用料浆渗技术在 D Z40 M 钴基高温合金基材上制备了 A - l S i 涂层, 研究了涂 层在 10 00e 下的高 温氧化行为和 9 00e 下的燃气热腐蚀行为。结果表明, 料浆渗 A - l S i 涂层明显改善了 DZ4 0 M 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涂层主要由 C o A l 相组成, 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 C o A l 相发生了退化, 逐 渐转变成 A - C o 相; 涂 ...
运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的计算结果分别建立Al-Si、Mg-Al两种合金熔体的剩余化学键的局域价电子结构基本单元即残余键结构模型,从压力对熔体结构作用的层面,分析热力学平衡相图中最大固溶点和共晶点发生偏移的本质原因,并指出压力作用下热力学平衡相图的变化是合金熔体微观结构信息变化的宏观反映。结果表明:压力作用抑制了合金熔体中Si-Si、Al12残余键结构的扩散速率,使其不容易“捕捉”到周...
In this paper the dependence between chemical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cooling rate of Al–Si aluminium cast alloy was investigated. For studying of the structure changes the thermo-analysis was c...
In this paper the dependence between chemical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cooling rate of Al–Si aluminium cast alloy was investigated.For studying of the structure changes the thermo-analysis was carr...
利用基于Stillinger--Weber(SW)势函数的分子动力学方法分析了Si中30o部分位错和单空位(V1)的相互作用. 不同温度、剪应力作用下的计算结果表明, 在温度恒定条件下, 剪应力较小时, V1对位错有钉扎作用; 当施加的剪应力达到临界剪应力时, 位错脱离V1的钉扎继续运动, 并且将V1遗留在晶体中; 随温度的升高, 临界剪应力近似线性下降. 通过不含V1和含有V1的模型中位错芯位置...
对低碳Mn--Si钢中的粒状组织进行了实验研究, 考察了粒状组织中小岛的形状及其分布. 结果表明, 不含Cr时, 空冷后形成了由先共析铁素体基体+岛状物所组成的粒状组织,其中的岛状物形态及分布可以是无规则的, 也可以是长条状的小岛沿一定方向分布于基体上. 对于这2种形态的粒状组织, 尤其是对后者形态的形成和铁素体基体的分析表明, 小岛的形状和分布是先共析铁素体形态的反映, 条形规则排列的小岛可能受...
分别研究核化温度、核化时间和晶化温度对Mg8.88Y5.92Al10.15Si15.22O52.65N7.19(摩尔分数,%)氧氮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此外,还对比研究了两步和一步热处理制度对此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用DSC曲线初步确定玻璃成核和晶化温度范围,再用传统方法确定玻璃的最佳热处理制度;用X-射线衍射仪鉴定微晶玻璃中的物相;用扫描电镜观察微晶玻璃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对于此组成玻璃,热处理制...
研究了热机械循环训练对Fe-15Mn-5Si-8Cr-4Ni形状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随热机械训练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在训练3次时达到最大值,恢复率为75.3%(预变形量3.75%),此时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是最好的,训练次数再继续提高对合金的记忆效应并没有多大的影响甚至会下降。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呈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热机械循环训练造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