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光学工程相关记录29155条 . 查询时间(4.111 秒)
光动力疗法(PDT)是对肿瘤细胞选择性杀伤,并获得临床批准的非侵入性肿瘤治疗方法。与化疗等全身性治疗手段相比,PDT是局部治疗手段。PDT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光照区的病变组织,但这一特性使PDT无法阻止肿瘤细胞从原发肿瘤部位转移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导致肿瘤复发。此外,PDT对氧气的消耗会进一步加剧肿瘤区域乏氧情况,促进肿瘤发生转移。而肿瘤转移是癌症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发展既能够阻止肿瘤转移,又能...
2024年2月9日,紫金山天文台与国家天文台联合对Ia-CSM类超新星SN2018evt晚期的光学与中红外多波段观测信号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超新星爆炸后几年内的中红外测光数据,见证了热核爆炸超新星晚期的尘埃形成与演化现象。结合激波消融星周尘埃、星周尘埃和新生成尘埃的热辐射等物理过程,SN2018evt晚期的中红外流量超出得到了成功的解释。该研究成果在2024年2月9日以“Newly formed ...
极化激元是一种光与其他粒子或准粒子相互作用耦合形成的电磁模式。其不仅可以增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还能将自由空间光局域在纳米尺度,实现在纳米尺度下对光的操控。近年来,光学各向异性材料的极化激元由于具备新奇的光学特性,已经成为极化激元学中的重要领域。在各向异性材料中,当介电张量呈现相反符号的元素时,其光学等频面呈现双曲面形状并允许双曲极化激元的传播。双曲极化激元一直是层状材和天然晶体中重要的研究主题,...
吸热型碳氢燃料在冲压发动机主动冷却结构中吸热升温后会经历过热液态、跨临界态、超临界态甚至裂解态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由此导致的热力诱导流动不稳定性是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动机主动冷却的关键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对于多管道失稳流动研究多集中于流量漂移以及密度波动态失稳两个独立问题,但两者在并联管道失稳流动中实际是紧密关联的。尤其是在多管道、多物理耦合的强非线性作用下系统的失稳模式变得更加复杂。因此,考...
2024年2月6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先进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率先研制出性能世界领先的高效稳定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从根本上阐明了钙钛矿材料不稳定的根源,解决了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困扰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运行稳定性问题,为钙钛矿材料在发光显示领域的产业化指明了方向。相关论文于2月5日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 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上。
2024年2月6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先进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研制出性能世界领先的高效稳定钙钛矿发光二极管,从根本上阐明了钙钛矿材料不稳定的根源,解决了自诞生以来困扰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运行稳定性问题,为钙钛矿材料在发光显示领域的产业化指明了方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研究院科研成果2023年论文。
2024年2月4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化学传感器研究组(106组)冯亮研究员团队发表了关于超薄二维纳米结构在超灵敏气体传感中的机遇与挑战的综述文章,系统介绍超薄二维纳米结构在气体传感中的重要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
脂质体、外泌体等纳米制剂在疾病治疗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体内停留时间短、清除速率快等挑战,合适的递送载体可改善其体内行为,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关于药物分子的递送研究已持续几十年,而对于纳米粒递送的研究却极少,且分子水平的治疗剂适用的载体通常无法递送纳米粒。所以,制备生物安全、具有开放孔道、孔径在纳米尺度范围的多孔载体,用于纳米粒的递送,将为药物递送开辟新思路。
2024年2月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部生物分离与界面分子机制研究组(1824组)卿光焱研究员团队开发了强烈左手性圆偏振发光(L-CPL)的手性荧光复合膜,突破了长期以来纳米纤维素衍生化只有右手性圆偏振发光(R-CPL)的现状,为纳米纤维素手性圆偏振光的不对称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涉及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具体地说是类金刚石碳膜作为基质在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分析中的应用。采用类金刚石碳膜表面作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的辅助基质,对低分子量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解吸离子化效率,同时不产生基质分子的背景干扰,从而实现了低分子量化合物高效,快速的检测。采用类金刚石碳膜作为辅助基质的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是不需要加入任何有机基体的一种新的解吸离子化方法,为天然产物和生态代谢物...
月壤化学成分在解译月球的地质演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可以通过实验室测量月球样品轻松确定月壤化学成分,但目前有限的采样点远不能代表整个月球表面。基于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反演月球主要元素含量,是估算月表未采样区域化学成分的关键手段之一。一些模型如波段参数、偏最小二乘法和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等,在估算月球全球化学成分方面取得了成功。但仍然有一些问题不能忽视:首先,由于轨道数据的相对较粗的空间分辨率...
在光激发下调节电子给体和受体之间的电荷转移性质有望为开发新型有机光功能材料提供创新机遇。例如,促进光诱导的电荷分离并抑制电荷复合将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效率。其中具有精准结构的有机分子可进行精确结构功能化和基于溶液的表征,因此在理解和调控电荷转移性质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在分子水平上,引入巧妙排列的给体和受体基团的新设计是优化电荷转移过程的有效方法。
本发明属主动光学技术领域,一种可变曲率反射镜装置,包括反射镜、支撑环、驱动环、压电陶瓷驱动器、后盖板,驱动环为环状结构,支撑环为带固定臂的环状结构,支撑环通过固定臂与后盖板相固接,在支撑环和后盖板之间依次设置有反射镜、驱动环和压电陶瓷驱动器;压电陶瓷驱动器的一端与后盖板相贴接,另一端与驱动环相贴接;反射镜的工作面一侧与支撑环相贴接,另一侧与驱动环相贴接。其主要思路是利用一个压电陶瓷驱动器产生推力,...
二维共价有机框架(2D COF)材料在催化、分离、传感、储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具有共轭结构的2D COF,载流子可以在其二维分子平面内传输,展现出优异的半导体性质,有望应用于光电器件领域。然而,由于该材料既不溶解,也不熔化,难以通过传统的聚合物加工方法制备高质量薄膜。因此,发展原位合成技术,直接制备高质量的2D COF薄膜,对于COF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