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造纸技术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造纸技术 纸相关记录147条 . 查询时间(0.14 秒)
数字媒体在当今社会可能很普遍,但有时电子显示屏并没有那么普及。普通的办公室职员每年仍要打印上千张纸,同时大的海报和横幅依旧是会议和贸易展览上的常态。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朱英杰研究员科研团队在新型无机耐火纸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该团队2014年成功制备出高柔韧性、生物相容性好、耐高温、不燃烧的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耐火纸 (Lu et al.,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20, 1242-1246 (2014)),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受到国内外媒体和学术期刊的广泛关注和大量报道。之后,该团队又取得...
2015年4月9日-10日,由美国盛禧奥(Trinseo)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特种纸研究团队共同举办的“2015年特种纸技术研讨会”在广州鸿德国际酒店召开。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学科的师生及中国主要特种纸企业的100多名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近日,最新发布的2015年2月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材料化学杂志C》(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微纳中心吴天准研究小组的最新可重复书写纸成果:以水为彩色墨水的可重复书写纸。
两年一度的全球纸包装行业盛事——“ICCA/WCO全球瓦楞纸箱/工业用纸高峰会议”将于2015年4月13日至17日,在华人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城市——台北与上海举办,此次盛会由国际瓦楞纸箱协会(ICCA)、世界工纸组织(WCO)、正隆集团以及“2015中国国际瓦楞展”主办方励展博览集团共同主办,首次横跨海峡两岸两个城市,规模恢弘,值得期待。
2014年10月22-25日,由中国造纸学会、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和美国制浆造纸工业技术协会(TAPPI)主办、中国造纸学会特种纸专业委员会承办的“2014中国国际特种纸技术交流会暨特种纸委员会第九届年会”在上海市虹桥宾馆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国内、国外共20余名权威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特种纸行业的宏观形势、前沿技术以及产品开发和功能材料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如今,纸已成为人类日常工作和生活离不开的多用途产品。传统纸通常是采用树木或草等植物纤维为原料并加入一些添加剂和漂白剂制造出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次性纸成为一种廉价的商品,导致纸的消耗量及其废物大幅增加。例如在20世纪下半叶全球纸的用量大约增长了6倍,全球约20%的木材用于纸的制造,导致大规模森林资源...
2013年11月9日,由中国纸业商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纸业发展大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圆满落下帷幕。大会以“新周期,再起航——零增长下的变局与出路”为主题,邀请全了国人大、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相关领导做政策形势报告,邀请造纸企业家领袖、权威专家学者、国内外先进技术代表发表主题演讲和进行互动研讨,解读中央三中全会、分析全球经济走势、研判中速增长常态下的造纸行业格局演变,为企业遭遇新周期后的生存与发展提供...
由中国造纸学会特种纸专业委员会主办、成都环龙工业用呢集团有限公司协作承办的中国造纸学会特种纸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八届全国特种纸技术交流会于2013年10月17-19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全国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特种纸及相关企业的领导、专家等290多人参加本次会议。
纸文化:宣纸     中国造纸协会  纸文化  宣纸       2023/5/17
宣纸:原产于安徽泾县(原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故称“宣纸”),现主要产于安徽泾县。是中国古代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宣纸起于唐代,历代相沿。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此外,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今黄山市黄山区)等地也生产这种纸。到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城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当时泾县为宁国府管辖,宁国府治在今宣城,宣城为宣纸集散地,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亦有人称泾县纸。...
纸文化:鱼卵纸     中国造纸协会  纸文化  鱼卵纸       2023/5/17
鱼卵纸:晋代纸名。晋卫铄《笔阵图》云:「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即指鱼卵纸。纸面对着日光可看见纸色白如新出的蚕茧,又有纹点如。鱼卵纸因其纹似鱼卵象形而得名。鱼卵纸柔软,光滑,纸张薄,纸面洁净,所做信笺称鱼笺或鱼子笺。
纸文化:藤纸     中国造纸协会  纸文化  藤纸       2023/5/17
藤纸:古时用藤皮造的纸,产于浙江剡溪、馀杭等地。唐李肇《翰林志》:“凡赐与、徵召、宣索、处分曰诏,用白藤纸……凡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用青藤纸。” 宋欧阳修《病中代书奉寄圣俞二十五兄》诗:“君闲可能为我作,莫辞自书藤纸滑。”宋 梅尧臣《送杜君懿屯田通判宣州》诗:“日书藤纸争持去,长钩细画似珊瑚。”亦称“藤角纸”。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 范宁令属官说,‘土纸不可以作文书,皆令...
纸文化:左伯纸     中国造纸协会  纸文化  左伯纸       2023/5/17
左伯纸:汉左伯所造的纸。在蔡伦以后,别人又不断把他的方法加以改进。蔡伦死后大约八十年(东汉末年又出了一位造纸能手,名叫左伯。他造出来的纸厚薄均匀,质地细密,色泽鲜明。当时人们称这种纸为“左伯纸”。可惜历史上没有把左伯所用的原料和制造方法记载下来。
纸文化:薛涛笺     中国造纸协会  纸文化  薛涛笺       2023/5/17
薛涛笺产生于唐代。唐代名笺纸,又名“浣花笺”。亦名“松花笺”、“减样笺”、“红笺”。唐代诗人李贺有诗云:“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词咏玉钩。”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云:“元和之初(九世纪初叶),薛涛尚斯色,而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乃命匠人狭小为之。蜀中才子既以为便,后裁诸笺亦如是,特名曰薛涛焉。”又说:“府城(指成都)之南五里有百花潭,支流为一,皆有桥焉。其一王溪,其一薛涛,以纸为业者家其旁。...
据<<徽州府志>>记载:黟歙间多良纸,有凝霜,澄心之号,后者长达50尺为幅,自首至尾匀薄如一。早在南唐李后主就极力推崇这 种纸,并建堂藏之,因原产地为歙县的母亲山·羽山既覆船山(主峰搁船尖)有一道天然奇观“石门九不锁”,有一天下第一心,云溪穿心而过,故名澄心,是儒释 道三教合一的天然道场。有诗云:“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迭新墙,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勾画出一幅勤劳的徽州山区人民从事造...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