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生物化学 人体解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人体生理学 人体组织胚胎学 医学遗传学 放射医学 人体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微生物学 病理学 药理学 医学实验动物学 医学心理学 医学统计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基础医学 HCV相关记录30条 . 查询时间(0.065 秒)
目的: 丙型肝炎病毒(HCV)F蛋白是一个新的HCV基因产物,其生物学特性目前尚不明确,我们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Ⅲ技术进行筛选F蛋白结合蛋白基因.方法: 构建F蛋白诱饵质粒,转化酵母AH109后与含肝细胞cDNA文库质粒的酵母Y187进行配合,在涂有X-gamma-gal营养缺陷型培养基(SD/-Trp-Leu-His-Ade)上筛选生长. 挑选蓝色克隆,提取此酵母克隆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提取质粒D...
目的: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NS3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克隆HCV NS3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方法: 以HCV NS3表达质粒pcDNA3.1(-)-NS3转染HepG2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为对照; 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从中提取mRNA并合成cDNA,经RsaI酶切后将实验组cDNA分成两组,分别与两种不同的接头...
目的: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与逆转录PCR(RT-PCR)两种方法检测血清HCV-RNA的结果比较,评价FQ-PCR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样本为经ELISA法筛选抗HCV阳性血清401份,其中221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80份采用RT-PCR法检测.结果: FQ-PCR法检测HCV-RNA,阳性率(≥102拷贝/mL)68.3% (151/221),定量范围在10...
目的: 研究HCBP6蛋白在细胞内表达时,是否通过蛋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对HCV核心蛋白的反式激活作用产生影响.方法: 利用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别构建HCBP6蛋白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 酶联免疫黏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CAT的表达水平,间接测定HCV核心蛋白对于SV40病毒即刻早期启动子的反式激活活...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备受重视. 1990年以来,人们在体外诱导扩增DC成功之后,克服了以往由于DC在组织中含量很少、难以获取的困难,使DC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为人们探索新的疾病防治手段开辟了新的天地. 以下从树突状细胞的特性、体外诱生及以DC为基础的治疗性疫苗在抗HCV感染中的作用等三个...
目的: 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白细胞中与丙型肝炎病毒(HCV)NS3蛋白结合蛋白的编码基因.方法: 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NS3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白细胞文库质粒的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菌落,增菌后提出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DH5alpha),提取质粒并测序,进行生物信...
目的:构建能表达HCV C-Fc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修饰和转染树突状细胞,制备能高效表达HCV C和Fc基因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做准备.方法:用分别含有KpnⅠ和XholⅠ酶切位点的HCV C区基因上、下游引物,以含有HCV H株基因序列的质粒pBRTM/HCV1-3011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HCV C区基因片段回收后,以KpnⅠ和XholⅠ双酶切,定向插入到含IgG1 Fc基因的质...
目的:研究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特异性抑制性RNA (inhibitor RNA,IRNA)细胞内对丙型肝炎病毒(HCV) IRES介导蛋白翻译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应用脂质体细胞转染法,将IRNA及其突变体mIRNA真核表达载体pcRz-IRNA/pcRz-mIRNA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HCC),经G418筛选4 wk后建立IRN...
目的: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人胰腺cDNA文库中与HCV 1b亚型非结构蛋白NS3相互作用的结合蛋白的编码基因, 为进一步研究HCV影响糖、脂代谢机制奠定实验基础. 方法: 扩增人胰腺cDNA文库并纯化鉴定, 纯化后的文库质粒转化酵母菌Y187; 构建诱饵质粒PGBKT7-NS3并转化酵母菌AH109, 在色氨酸缺陷型培养基(SD/-Trp)上筛选阳性菌落.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3将阳性重组AH1...
表达HCV NS3蛋白肝细胞中ERK与NF-κB信号转导通路间的cross-talk研究。
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析HCV NS3转化肝细胞的蛋白质组。
摘要 为探讨HCV/HBV 复合疫苗的可行性,将合成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PCX与HBsAg 基因连接成PCXS基因,与β-半乳糖苷酶(GZ)基因融合后在大肠杆菌及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中获得表达.目的蛋白GZ-PCXS可被抗-HBs 及抗-HCV 抗体所特异识别.GZ-PCXS抗原皮下注射免疫ICR小鼠后,诱发了较高水平的抗-GZ-PCXSIgG反应.构建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摘要 首先利用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对HCV多蛋白中可能含有优势抗原表位的14个肽段进行了化学合成,并用合成肽作包被抗原进行间接ELLSA试验来分析它们的抗原性,结果表明,所有合成肽中除NS3区的P7、P8和NS5区的P13无抗原性外,其余肽段均具有抗原活性,其中C区的P1,NS4区和P9和NS5区的P12三个肽段的抗原性较好,与相应的重组蛋白C22,C100和NS5A比较,它们之间的抗原性比较接近,随...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模型与诊断技术”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模型与诊断技术”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3月20日在上海举行。闻玉梅院士、赵国屏院士,第二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戚中田教授以及来自全国高校、中科院有关研究所、上海市科研单位等四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研讨会上,专家们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模型与诊断技术; 丙型...
Hepatitis C is a major cause of liver relat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and represents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Depending on genomic organization, the virus is divided into six genotypes...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