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相关记录8419条 . 查询时间(0.252 秒)
2024年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郑琼研究员团队和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蔺洪振研究员合作,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据天然气加工新闻网报道,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亚洲现货液化天然气(LNG)价格处于四个多月来的最低水平,原因是库存强劲,天气温和,需求疲软。行业人士预计这些看空因素将会延续到2024年。
发明涉及一种液流储能电池用复合电极及其包含其的液流储能电池,电极包括相互叠合的导电层和催化层,导电层厚度占电极总厚度的10~90%。导电层为导电性好、孔隙率低的碳素材料,催化层为电催化活性高、孔隙率高的碳素材料。这种电极降低了电极的本体电阻以及电极双极板间的接触电阻,最终降低了液流储能电池的欧姆内阻。提高了液流储能电池的能量效率和电压效率,从而提高了其工作电流密度,使得相同输出功率的电池重量、体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全钒液流电池运行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正极电解液以400-1000L/h的流速在所述电池正极和所述正极电解液储罐之间循环,将负极电解液以400-1000L/h的流速在所述电池负极和所述负极电解液储罐之间循环;(2)在操作温度为10-35℃,使所述正、负极电解液在电流密度为40-80mA/cm2、电压为0.8-1.65V下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完成全钒液流电池的充放电循...
本发明提供一种烷基羧酸作萃取剂的重金属离子分散液液微萃取方法,其步骤包括:加热样品使其温度高于所用烷基羧酸熔点、混合烷基羧酸萃取剂和分散剂、向样品中加入萃取剂和分散剂混合液形成乳浊液、降温使萃取剂凝固、分离出凝固的萃取剂进行检测。本发明涉及的方法中烷基羧酸同时作为络合剂和萃取剂,有机溶剂种类少、用量小,萃取时间短,富集能力高,操作简单,省去了固相微萃取中的洗脱步骤和传统液液微萃取中的离心分离步骤,...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液间歇循环式金属/空气电池系统,包括金属/空气电池组(1)、电解液存储盒(2)、电解液循环系统(3)、产物排出系统(4)及与金属/空气电池组并联的二次电池;该金属/空气电池系统的操作控制方法,包括金属/空气电池组对外放电: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以及产物的排出及电解液的置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实现电解液的自主加注和产物的自主排出,简化了电池维护过程;电解液间歇循环,循环泵不连续...
本发明涉及锂硫液流电池和锂硫液流电池用正极电解液及其制备,所述锂硫液流电池由一节单电池或由二节以上单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模块、正极电解液、负极电解液、正极电解液储罐、循环泵和循环管路组成;单电池包括负极集流体、锂负极、隔膜、正极、正极集流体、密封件;正极电解液装填于正极电解液储罐中。所述正极电解液为含有纳米硫粉的Li2S8、、以及三氟甲基磺酸锂或三氟甲基磺酸亚胺锂的混合溶液,其中溶剂为体积比1:5-...
2024年1月19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杨维慎研究员和朱凯月研究员团队在锌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电解液中水含量对正负极界面动力学和可逆性的影响,发现通过适当的调控电解液中的水含量,可以打破锌离子电池中高容量和长寿命难以兼得的限制,进而同时实现锌离子电池的高容量和长寿命。
2024年1月19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杨维慎研究员和朱凯月研究员团队在锌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电解液中水含量对正负极界面动力学和可逆性的影响,发现通过适当的调控电解液中的水含量,可以打破锌离子电池中高容量和长寿命难以兼得的限制,进而同时实现锌离子电池的高容量和长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质联用的丹磺酰氯衍生血浆中胺类物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丹磺酰氯作为衍生化试剂对含伯胺、仲胺的代谢物进行衍生化,从而增加胺类物质在反相色谱中的保留能力,并提高在质谱检测中的离子化效率,达到提高胺类物质定量准确性和检测灵敏度的目的。本发明对胺类代谢物覆盖面广(包括氨基酸及其甲基化、乙酰化产物,二肽等),可以利用100μL血浆样品检测到113个胺类物质,提供胺类物质代谢组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流储能电池用离子交换基团接枝的多孔隔膜及其应用,所述的多孔隔膜是在以聚砜或聚醚砜有机高分子树脂为原料制备的多孔膜为基体,在多孔膜表面和/或孔内接枝离子交换基团制备而成,其中离子交换基团占多孔隔膜总质量的0.1-10wt.%。该类多孔隔膜制备方法简单,孔径可控,接枝程度可调,容易实现大批量生产,制备的接枝离子交换基团的多孔隔膜可有效提高电解液浸润性和离子传导率。
发明涉及一种液流储能电池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双极板采用厚度为0.5-5mm的碳塑复合板作为基体材料,在基体一侧或两侧表面涂覆有导电层,导电层厚度为1-1000μm。本发明双极板结合了碳塑复合板和石墨板的优点,降低了电极和双极板间的接触电阻,最终降低了液流储能电池的欧姆内阻。本发明提高了液流储能电池的能量效率和电压效率,从而提高了其工作电流密度,使得相同输出功率的电池重量、体积以及成本均降低。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节电驱动液相萃取极性阴离子选择性的方法,其特点在于:在电驱动液-液-液相萃取的有机相(中间的相)中加入一种或多种弱碱性的小分子胺类化合物,包括伯胺,仲胺和叔胺,其碳数在6-12之间。根据极性阴离子的极性大小,添加不同的胺类化合物,达到提高特定极性范围阴离子萃取效率的目的。方法简单可靠,有效地解决了酸性化合物萃取效率低的问题,适用于复杂样品中特定小分子的电驱动萃取。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有孔分离膜在液流储能电池中的应用,所述多孔分离膜为孔径可控的聚偏氟乙烯多孔分离膜,聚偏氟乙烯的分子量在10000-100000之间,多孔膜的孔径分布在0.1-500nm,孔隙率为30%-90%,膜厚度为30-1000um。该类膜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化学稳定性好、孔径可控,容易实现大批量生产。制备的膜材料可以有效的实现不同价态离子的分离,保持膜的离子选择性。另外,该类膜材料,不需要...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自主研发的1500 m3/年萃取法短流程生产钒电解液新技术示范线落地四川内江,已实现三个月连续稳定运行,其生产的钒电解液产品经企业检测,铁、铝、铬、钠等典型杂质含量远低于国标一级品水平。日前,产品通过多家钒电池企业的检测和试用,均满足企业要求。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