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06-118 共查到相关记录118条 . 查询时间(0.096 秒)
此件玉器质地清澈细腻,完全没有受沁的现象。器物制作也是极为精细,在器物的中部磨出一道凸起的脊棱,好似树叶的叶脉;脊棱与两侧边间过渡自然,线条圆润,两侧边磨出尖薄的边刃,整器显得含蓄典雅。该件玉器与成都平原东周时期的青铜矛在形制上有较大的区别,但器身呈柳叶形的主要特征却为该地区后期青铜矛所继承。
丹阳出土东汉青铜矛     东汉古墓  青铜矛  陶器       2007/9/5
据新华报业网2006年5月25日报道,省市考古工作者连日来在丹阳珥陵镇太子庙村发掘出一座完整的东汉古墓,从中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青铜器、瓷器、陶器。其中,一件随葬东汉青铜矛堪称价值连城。据悉,该矛刚重现天日时,刃口依旧锋利无比、寒气逼人,后遇空气腐化;矛身铸有精美花纹,线条简约流畅、凝重坚实,刃部打磨纹理细腻,制造工艺水平极高。令人惊奇的是,青铜矛始见于春秋早期,全盛时期是战国,随着我国铸铁技艺的...
由绿色半透明玻璃制成,刃锋利,矛脊两侧有槽,矛柄作圆柱状,柄的中部凸起成圆球形。玻璃矛仅此一件,是研究西汉时期玻璃制造以及我国玻璃史的重要资料。
摘要:根据多年非连续性的野外观察、研究与有关文献资料.在例养、环志和没收的隼科鸟类的基础上,进行了初步分类研究,对珍稀濒危物种猎隼、阿尔泰隼、矛隼在地理分布、亚种划分、生活习性、繁殖行为,以及分类地位等方面进行概括性叙述,旨在为今后隼科鸟类的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核磁共振和质普分析对三花假卫矛藤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并鉴定了6个三萜类化学成分,分别为β-香树脂醇(Ⅰ)、齐墩果酸(Ⅱ)、β-香树脂醇棕榈酸脂(Ⅲ)、羽扇豆醇(Ⅳ)、20(30)-羽扇豆烯--酮(Ⅴ)及20(30)-羽扇豆烯-β,29-二醇(Ⅵ).经检索,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三花假卫矛中分得.
为构建免疫调节型DNA疫苗,将山羊IL2基因分别与捻转血矛线虫H11-1、H11-2和H11-3基因串联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cDNA/IL-2-H11-1、pcDNA/IL-2-H11-2和pcDNA/IL-2-H11-3。为检测疫苗在山羊体内的表达情况,将纯化的疫苗质粒肌肉注射山羊后取注射部位肌肉组织,于首次免疫7 d后和二次免疫10 d后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H...
2006年6月22日下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司司长王庆云来大连理工大学调研,大连市副市长邢良忠,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林安西,校长欧进萍陪同调研。在创新园大厦,林安西书记和欧进萍校长向张矛副主任一行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发展情况。
研究了冬青卫矛种子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丙酮是冬青卫矛种子色素较好的浸提剂;其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g:mL),浸提温度35℃,浸提时间40min,提取率为6.8%.对色素理化性质研究表明:该色素是脂溶性的,对热、添加物、金属离子、还原剂稳定,对酸碱均有较好的稳定性,但耐阳光性、耐氧化性较差;它为类胡萝卜素的天然色素.
汪矛,女,教授。从事植物学、植物解剖学、植物生物学等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事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发育植物学。主要研究成果:研究了被子植物幼苗子叶节区初生维管系统的个体发育及系统演化;以杜仲胚乳为材料,揭示了植物胚乳细胞的编程性死亡过程。目前承担植物生物学和发育解剖学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曾主持、参加植物解剖学教改项目和生物学基地教学计划设置教改项目,发表教改论文多篇;编写“植物生物学”教材。
用石蜡切片的方法研究了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 Thunb.)的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得到以下结果:①胚珠发生为厚珠心类型,珠心表皮细胞平周分裂产生多层珠心周缘细胞,胚珠有直生与倒生胚珠2种类型,具双珠被,珠孔在成熟胚囊时期为内外珠被共同形成;②胚珠内孢原细胞为单细胞,并直接分化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发生时,珠孔端一个细胞不分裂,合点端的一个细胞正常分裂,大孢子发育...
目的研究二乙酰二脱水卫矛醇(DADAG)诱导人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及其机理。方法MTT法观察DADAG的体外抗增殖作用;透射电镜、DNA梯形条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和caspase-3检测试剂盒分析DADAG诱导HL-60细胞凋亡与Bcl-2家族成员和caspase-3的关系。结果DADAG明显抑制HL-60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8 μg...
去水卫矛醇(DAG)和美登新(MAY)同时或间隔24小时给药(无论先后顺序如何),对EAC小鼠的生命延长和杀瘤细胞均有协同作用;不同先后顺序给药对L1210得到同样结果,但同时给药则无协同作用。给DAG后24小时再给MAY,对接种21天的B16黑色素瘤瘤重抑制率超过了“相加作用”,但不能延长生命。联合用药对HepA及S180无协同疗效。联合使用DAG及MAY,对正常小鼠骨髓干细胞的杀灭低千“相加作...
参照已发表的捻转血矛线虫H11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H.contortus ZJ株的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成功扩增出H11基因。将PCR产物与pUCm-T载体连接后,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序列分析表明,其核苷酸序列与国外报道的H11基因的同源性为99.5%。编码氨基酸序列具有氨基肽酶的保守序列,推测可使虫体不能获得所必需的氨基酸而导致死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