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大气物理学 AAS相关记录27条 . 查询时间(0.154 秒)
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 是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的东-西反位相分布。最近的研究进一步确定了热带印度洋次表层海温也存在一固有东-西偶极子型振荡模态,被称为印度洋次表层偶极子 (subsurface Indian Ocean Dipole,Sub-IOD),其为表层IOD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基础。有趣的是,IOD和Sub-IOD都会受到太平洋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El ...
北极海冰减少和北极放大效应是全球变暖背景下最显著的气候特征。由于气候系统的高度复杂性和气候系统模式的不确定性,海冰减少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目前仍具有很大争论。为减少模式不确定性对模拟的影响,CMIP6发起了北极放大效应模拟比较计划(PAMIP)。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CAS FGOALS-f3-L气候系统模式团队参加了PAMIP试验,针对全球海温...
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做出郑重承诺:“力争于2030前实现碳达峰,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该战略决策一经宣布,便得到了国内学术界和工业界前所未有的响应。 在碳中和背景下,高比例、大规模太阳能并网发电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现实。利用太阳辐射进行发电有很多工程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同时考虑到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存在复杂的散射和吸收,是一个复杂的大气过程,也有赖于大气科学特别是大气探测的发展,因此合理有效地融...
贝加尔湖南部至中国东北的广大区域位于东亚夏季风区的过渡带,是干旱区和半干旱区的交界处,生态系统复杂。这里人口众多,畜牧、农业等生产、社会活动频繁。近年来,由降水偏少带来的干旱、沙尘和火灾给这里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关注该地区降水的影响因子可以帮助我们其提高预报性,有助于减少由降水异常带来的损失。
西太副高(副高)和东亚急流(急流)作为东亚夏季风系统的重要成员,其年际变化对东亚夏季降水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是目前短期气候预测的重要基础之一。
淡水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可再生资源,人类处处离不开水。降水是陆地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且由于植被、土壤等原因不同地区陆地储存降水能力不尽相同。陆地淡水储存能力直接决定多少降水可储存于本地,但由于缺乏数据及相应的度量手段,很难直接定量对其进行描述与分析。为此,中科院大气所博士生朱恩达与其导师袁星教授利用最新提出的降水储存指标并结合GRACE重力卫星观测以及CLM5陆面模拟,揭示了全球194个主要流域陆地...
积层混合云是我国重要的降水系统,云内对流雨核区降水较大,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重点关注的对象。飞机探测是认识该类降水云系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对流区垂直气流较强,飞机进入其中时,会有一定程度的颠簸,影响飞机安全。因此,针对积层混合云系开展的综合探测并不多,云内对流雨核区含水量和增雨潜力仍有待深入研究。
湖泊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的特殊功能。中国超过39.2%的湖泊分布于高原地区。高原湖区周边地形复杂多样,湖陆风环流与山谷风环流叠加,形成的局地环流具有复杂性和独特性,对局地的能量和物质循环产生显著影响。由于在水体开展持续观测的难度大、成本高,目前对于湖气相互作用的认识仍非常有限,湖泊对区域水热循环和碳交换的影响机制尚有待进一步分析。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AAS)于2020年发表的《Record-Setting Ocean Warmth Continued in 2019》(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376-020-9283-7)以3954分的成绩在Altmetric刚刚公布的2020年Top 100榜单。
土壤温度是陆面过程的重要参量,直接反映了陆地的热状况,它可通过“记忆”不同气象要素的异常信号,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产生影响。研究不同气象要素对土壤温度的影响有助于揭示各层土壤温度异常的来源。
近年来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人类安全及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增加大气水汽持水能力并影响水分和能量循环,进而影响极端降水发生。
中亚地区地处亚洲大陆内陆腹地,是主要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主要来源于被誉为“中亚水塔”的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的雪水融化。研究表明,极端降水贡献了约50%的“中亚水塔”区域降水。在中亚地区暖湿化的背景下,研究中亚地区极端降水对于地区水资源安全、未来政治决策和气象防灾减灾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中亚地区地面气象观测站点的时空分布非常不均匀,为极端降水的研究带来极大不便。
大气气溶胶是指大气中悬浮着的各种固体和液体粒子,具有复杂的物理、化学、光学特性和较大的时空差异。综合探测气溶胶特性是减小气溶胶环境与气候效应不确定性研究的基础。目前,针对华北、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研究已有许多,在大气污染问题同样严峻的华中地区,相关研究涉及甚少,观测研究华中重点区域气溶胶综合特性及其闭合关系,将弥补该区域气溶胶特性研究的不足,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研究支撑。
中国地表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是中国当前两大空气污染难题。城市地区人口密集,而非城市地区多为植被覆盖;那么,我国地表O3和PM2.5浓度在城市与非城市地区究竟有怎样的时空差异呢?
巴基斯坦降水比较稀少,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巴基斯坦的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66.5%,降水对农业发展有重大意义。因此,巴基斯坦是一个对降水变化非常敏感的国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