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科学智识史 科学社会史 科学史理论与方法 科学文化与科学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技术史 国外科学技术史 各学科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科学技术史 农史相关记录39条 . 查询时间(0.399 秒)
《中国农史》创刊于1981年,是由南京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专业学术性刊物,为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会刊,编辑部位于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馆内。本刊先后入选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美国《史学文摘》杂志摘录期刊。
2020年9月20日,南京农业大学举办活动纪念农史研究100周年。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博物馆、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60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活动。据了解,南京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可追溯至1920年,金陵大学与美国农业部、美国...
我校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樊志民教授农史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北方地区的家马引入与本土化历程》在国内历史学权威期刊《历史研究》2017年第6期刊发。2014级博士研究生赵越云为第一作者,指导教师樊志民教授为通讯作者。该成果为农史研究团队在研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农业文明通史”(项目编号:13JZD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郑州大学王星光教授的《中国农史与环境史研究》一书2012年由大象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作者研究中国农业历史及中国环境史的相关论文28篇。在农史研究方面,有关粟作农业的起源、新石器时代粟稻混作区的形成、中国畜力车的本土起源、风能的利用以及农业考古学科的形成和发展等论文,都曾是学术界关注的课题。而在环境史方面,全新世大暖期与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夏小正》与夏代生态环境、商代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生态环境...
《中国农史稿》     中国农史稿       2014/3/12
《中国农史稿》。
2012年10月22日,“当代农史学科建设20年回顾与展望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当代农史研究领域的专家、长期从事“三农”工作和参与政策决策制定的部分老领导、老专家和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及当代农史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对当代农史研究的学科进展和工作成果进行总结回顾,梳理当代农史研究的脉络,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当代农史研究方面的重大研究项目和课题、重大的突破等进...
写作本文的用意,是试图向国内外同行和一切关心中国农史研究的人,比较全面地介绍中国农史学科形成和发展的情况,并从而为思考学科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历史资料。但动手以后,才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虽然中国农史学科形成不到一百年,但已积累了汗牛充栋的文献资料,恐怕穷毕生的精力也难以遍读。对港台的有关资料,自知掌握不够全面,所以本文的介绍的范围限定在大陆的有关研究。农业经济史是农业史与经济史交叉的学...
农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历史并不长。传统史学注重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在阶级社会出现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表现为阶级关系。政治是阶级斗争的技术,而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因而过去所谓的历史主要是政治史和战争史。受当时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古代史学家或史事记录者大多将其视野专注于帝王将相和英雄人物,所谓英雄造时世或时世造英雄。农史在传统史学中是不受重视的。
The Asian Agri-History Foundation (AAHF), a non-profit trust, was established and registered in 1994 to facilitat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on agricultural history to promote research on sustainab...
江苏省农史研究会成立          2008/1/15
为了进一步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推动农史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农史学科研究群体的学术交流,由我院农业遗产研究室主办的江苏省农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日前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农科院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了会议。经过认真讨论,会议选举产生了江苏农史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原江苏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孙颔同志当选名誉会长,我...
环境史把人与自然结合起来进行总体的动态的考察,自然环境被视为积极参与历史活剧演出的能动因素。这种思想对史学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用环境史的视野(即现代生态理念)观察经济史,可以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如自然对经济活动的“参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应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和消费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等等——加深或刷新我们的认识,使之成为经济史学科新的生长点。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深刻的辩证的分析...
由广东农史研究会、江门市林业局和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联合举办的“广东农史研究会第七届年会暨江门林业发展研讨会”,于2005年6月13~15日在鹤山隆重召开。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省社科院、广东省考古所、中科院广州地理所、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林业厅、广州市农业局、江门市林业局、南海市博物馆以及中国社科院、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农业出版社、南京大学、浙...
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即将于7月24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届时将有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科学家近1000人与会。国际科学史大会是国际科学史协会的最高级别系列学术会议,每四年举行一次,自1929年至今已经举行了21次,而此次是第一次在中国举行。 本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的是全球化与多样性,关注的焦点在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科学与技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大会的主要活动包括大会报告、专题研讨会...
当代江西农史要略(2)          2008/1/8
二、人民公社体制时期1958年,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推动下,农村相继出现"农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紧接着建立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成为农村基本的管理制度,影响农村社会20多年。这是建国后江西农村和农业生产发展最为曲折和艰难的时期。一、农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全省农业大跃进运动江西各行业的大跃进运动,是从农业大跃进首开其端的。大跃进是一...
当代江西农史要略(1)          2008/1/8
简短的前言 江西是重要的农业省份,农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较长的一个时期中,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不了解当代江西的农史,也就不足以对江西当代史有清楚、全面的认识。本课题在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考察江西农业在全国、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条件、特点、进程、规模及其基本经验,农村社会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影响,科技成果与科技进步在江西农业中的运用及其结果,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