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测绘科学技术 材料科学 矿山工程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冶金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动力与电气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 核科学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技术 印刷工业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 工业设计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工学 协同相关记录1621条 . 查询时间(0.19 秒)
2024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郑琼研究员团队和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蔺洪振研究员团队合作,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油泥在许多国家被归类为危险废弃物,由于其成分包含高浓度的有毒石油烃、氮、硫、氯和重金属,处置不当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尽管其具有有毒和致癌性,但油泥中丰富的石油烃使其成为能源回收的宝贵资源。催化热解因化学品消耗较少、能源回收率高以及较低的次生环境污染而日益收到认可,被广泛认为是一项高效的油泥无害化资源换技术。尽管金属及分子筛催化剂效果好,催化效率高,但催化剂表面焦炭的积累可能导致催化剂的失活和资源...
纳米流体在提高致密低渗油藏采收率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纳米流体对致密砂砾岩储层的改性作用以及提高采收率的机制尚不清楚。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研究团队通过室内试验及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流体能够降低水—油之间的界面张力,同时可将储层由中性润湿变为强亲水性润湿。相对于水驱,纳米流体驱能更为有效地驱替大孔和小孔中的油,并且与CO2协...
埃克森美孚于2015年在圭亚那深水Stabroek区块首次获得勘探发现,并于2019年实现首产,由此拉开了圭亚那石油工业加快发展的序幕。圭亚那官方报道称,该国从2019年以前的零石油产量跃升至2023年的日均生产近65万桶油当量。业界预测,到2026年,圭亚那或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深水石油生产国。
气候变暖和大气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趋势,城市交通部门成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排放的最重要部门之一。1990到2021年,交通部门的CO-2排放年均上升1.7%,上升率超过其他部门,此外,交通尾气排放的PM2.5和O3与2015年全球约780万年生命损失有关。因此,协同减少城市交通部门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减缓气候变化和提升空气质量有重要意义。 
2024年以来,海南炼化立足位于洋浦风电产业园区位优势,加强与园区内企业在基础设施、原料互供等方面一体化协同合作,有效拓宽创效渠道。
面向先进功能材料组分多元化(功能互补与协同)、结构轻量化(材料、构件与装备的减重)、微纳米尺寸复合化(兼具小尺寸功能特性与大尺寸的易操控性)的发展趋势,理化所油气中心提出中空微球球壳结构分区设计的理念。通过引入大尺寸空腔结构实现了材料的轻量化。在功能性方面,一方面将具有不同化学组成和功能性的异质球壳结构单元复合,实现中空微球的组分复合化和功能增强。另一方面,将球壳的力学支撑和功能性部分分区设计,通...
海水在地球上储量丰富,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可持续能源转换方式,可以替代淡水生产氢气,因此高稳定性和高活性的电催化剂对于直接海水分解制氢非常重要。然而,海水成分复杂,含有多种阴阳离子(例如Cl−、SO42−、Br−、HCO3−、Na+、K+、Ca2+和Mg2+等),使催化剂的性能面临严峻挑战。在电解海水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阴极上析氢反应的不断进...
2024年3月1日,阿姆河公司与西南油气田公司、川庆钻探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长城钻探公司、工程建设公司、东方物探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中油测井公司等8家企业在成都召开“两创新、三攻关”一体化协同发展推进会。会议紧紧围绕牢记重大嘱托、当好标杆旗帜、着力国家所需,部署推进建立创新型技术支持体系和创新型项目运行支持体系(“两创新”),以及开展致密储层改造攻关、气田水综合治理攻关、精准效益勘探攻关(“三...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这为我国进一步实现产业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导向。
开展绿色农药制剂的研发,提高药效,减少有机溶剂等有害助剂的使用。重点研发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微胶囊剂等水基化制剂和水分散粒剂、干悬浮剂、固体乳剂等干制剂。4年内研发绿色新剂型30个以上,产业化应用10个以上,绿色制剂产能达到5000吨/年,减少芳烃溶剂3000吨/年。制定出10个以上企业标准。
开展绿色农药新品种及主流品种新工艺的研发,设计原子经济性好的合成路线,研发环境友好原料、溶剂和催化剂替代有毒有害物质;开发连续化、集约化技术及装备;研发清洁生产共性技术:催化加氢技术、催化氧化技术、氯化技术、硝化技术、氟化技术、杂环合成技术和手性合成技术等。4年内研发清洁生产技术8项以上,产业化技术4项以上。通过以上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三废减排90%以上,制定出4个以上企业标准。
开展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生物合理设计、组合化学合成、构效关系及高通量筛选等研究,并与分析与安全评价平台协同,发现和优化高活性、安全的候选农药,重点进行含氟、杂环类化合物的研究。4年内合成和筛选新化合物2000个以上,发现具有开发潜力的候选农药40个以上。对已有很好研究基础的噻唑类和Strobilurin类杀菌剂候选品种进行深入研究,开发成功绿色农药新品种10个以上,制定出10个以上企业标准。
浙江省绿色农药2011协同创新中心官网。
围绕生物农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弱、生产工艺和装备落后等问题,针对生物农药创制、农药微生物高效发酵技术、农药植物集约化高效栽培及加工技术、稳定高效生物农药制剂技术等迫切需求,开展生物农药新产品创制、生物农药高效制备以及生物农药生产工艺及装备开发等方面研究,突破基于新功能活性化合物挖掘和改造、纳米微胶囊农药制剂、高密度发酵和低排放后处理等关键技术,开发绿色制剂加工、农药微生物发酵等工业装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