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农业工程 >>> 农业机械学 农业机械化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农田水利 水土保持学 农田测量 农业环保工程 农业区划 农业系统工程 农业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业工程 平原相关记录70条 . 查询时间(0.107 秒)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研究发现,轻度水分亏缺滴灌通过调节土壤水分分布,可降低夏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且不降低产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总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研究发现,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灌水定额45毫米、氮肥基追比5:5既能提高小麦产量,又可提升环境效益,为冬小麦高效种植提供了指导。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
2022年4月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调研华北平原井灌区夏玉米蒙头水灌溉现状,研究不同机井深度对灌溉效益影响,提出230米为夏玉米灌溉效益盈亏临界点机井深度,为夏玉米生产和灌溉提供有效的指导。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农业-巴塞尔(Agriculture-Basel)》。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与相关单位合作揭示了咸水灌溉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河北低平原地区微咸水资源的安全利用提供理论指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农业水管理(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上。
2022年1月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与新技术团队”与山东农业大学及衡水旱作研究所合作揭示了咸水灌溉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河北低平原地区微咸水资源的安全利用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21年7月23日上午,国家节水灌溉北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湖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长三角平原河网区农业节水减排创新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平湖市举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副所长张宝忠与平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志凤共同为基地揭牌,平湖市治水办、平湖市水利局、平湖市农业农村局、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平湖分局等相关单位领导出席揭牌仪式,并参观考察了平湖市灌溉试验重点站、平湖市广陈镇龙兴村叶家浜灌区、...
2021年4月13日上午,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华北平原农田关键带水氮传输过程及控制机制”研究进展交流暨年度工作会议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召开。河北师范大学教授许清海、河北工程大学教授徐永新和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程彦培作为咨询专家参加了会议,项目负责人、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沈彦俊和各专题负责人、主要骨干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交流项目年度研...
2019年度,我院整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油菜两减”项目、“四川省农业重大协同推广项目”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油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基地建设等工作,在成都平原广汉、安州等地建设了试验示范基地。院土肥所、绵阳分院作为协同推广示范县的技术支撑单位,以全省项目总体实施方案为指导,结合区域油菜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新品种展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两段机械化收获等方面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培训指导工作。
2019年11月1日,省农科院粮作所邀请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专家对其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江汉平原再生稻轻简机械化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沙洋示范区水稻再生季进行测产验收。该示范片位于荆门市沙洋县毛李镇,示范用品种为“丰两优香1号”和“天两优616”,面积3600亩。示范区集成了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水肥高效管理技术、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技术、机收碾压减损技术等。专家通过实地考察,一致认为该示范片再生季...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胡春胜研究组在华北平原开展了20余年(1997年至今)的氮肥梯度长期定位实验。依托该定位实验,胡春胜研究组和王仕琴研究组通过在华北山前平原小麦玉米长期施肥农田土壤以及周边地下水采样分析,利用水化学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揭示了小麦玉米农田不同施氮处理(0, 400, and 600 kg N ha-1 yr-1)硝酸盐在包气带的淋失速率、反硝化速率和迁...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任理教授指导博士生李佩的系列研究工作以姊妹篇论文“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limited irrigation on crop water productivity and reducing deep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using an agr...
2017年5月26日,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有关专家,对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共同承担的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华北平原冬小麦水分高效利用简约技术与设备研究应用”(14226403D)进行了结题验收。
基于在松嫩平原黑土区获取的玉米穗质量构成要素(穗粒质量、穗轴质量、穗粒数、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利用传统统计学、多重分形和联合多重分形方法分析了玉米穗质量构成要素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玉米穗粒质量、穗轴质量、穗粒数、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的空间变异强度依次减弱,且穗粒质量和穗轴质量的变异程度为中等变异,穗粒数、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的变异程度为弱变异;玉米穗轴质量和穗粒质量的多重...
针对丘陵-平原-湿地复合地区降雨径流数值模型较少、而已构建的模型对水文要素空间分布和湿地区水流运动又反映不足,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法和有限元法构建丘陵-平原-湿地复合区降雨径流数值模型。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将复合区分为地势起伏较大的上游丘陵区和下游地势变化较小的平原湿地区。上游丘陵区降雨采用距离平方倒数法计算降雨空间分布、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法建立非饱和区土壤水运动模型、利用达西公式建立饱和区水流运动模型、利...
2013年12月5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农田节水机理和技术课题组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作物研究所、粮油作物研究所等召开了学术研讨会。会议主要议题为:针对河北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产区面临的多年地下水超采对区域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引起国家和河北省相关部门对解决该问题的重视,就河北平原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基础上的粮食生产策略和途径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