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农业工程 >>> 农业机械学 农业机械化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农田水利 水土保持学 农田测量 农业环保工程 农业区划 农业系统工程 农业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业工程 缺水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0.17 秒)
北方灌区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用水效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加强节水灌溉研究是推动中国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喷灌是一种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的节水灌溉方式,在北方地区具有广阔的前景。在分析中国北方缺水地区喷灌发展的现状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对畦灌和喷灌2种灌溉方式及固定式、优化型固定式、半固定式喷灌系统的投资、效益、劳动强度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每公顷喷灌投资...
该文针对西北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缺水问题,以黑河中游区域范围内的张掖市内的盈科绿洲及荒漠为研究对象,运用ASTER卫星遥感数据,根据地表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作物缺水指数模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缺水指数模型涉及的2个参数进行了改进:1)在植被覆盖区,利用半干旱地区基于亚象元的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双层模型,剥离土壤的影响,获取缺水指数模型中的植被潜热通量;2)为了更精确地提取地表信息,利用遗传算法对该区进行...
该文针对西北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缺水问题,以黑河中游区域范围内的张掖市内的盈科绿洲及荒漠为研究对象,运用ASTER卫星遥感数据,根据地表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作物缺水指数模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缺水指数模型涉及的2个参数进行了改进:1)在植被覆盖区,利用半干旱地区基于亚象元的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双层模型,剥离土壤的影响,获取缺水指数模型中的植被潜热通量;2)为了更精确地提取地表信息,利用遗传算法对该区进行...
宁河县位处海河流域下游地区,水资源十分缺乏,由于无限制开采地下水造成一定范围内的地面沉降。概述了宁河县水资源利用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初步分析了宁河县的节水潜力,提出了如何从工业、农业、生活3个方面高效用水,从而达到压采地下水、遏制地面沉降的目的。
辽宁省缺水现状及对策研究     辽宁省  缺水  对策       2009/4/24
对辽宁省缺水问题的产生及现状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干旱是我国农业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从1949年到1998年,全国平均每年受旱灾面积为3.24亿亩,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17%。到1998年底,我国有效灌溉面积为8.01亿亩,虽然生产了占全国67%的粮食、60%的经济作物和80%的蔬菜,但却耗费了大量的灌溉用水。据估算,2000年我国农业年用水量高达40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9%。在水资源短缺的条件下,灌溉农业能否实现高效率用...
该研究在试验示范区进行了比较完整的大田作物滴灌灌溉原理与田间灌水技术试验,在此基础上,以第一手试验观测数据为基础,应用数理统计学、土壤水分平衡、土壤水分动力学原理以及动态经济评价方法,系统总结出了春小麦单作、春小麦-玉米带田的田间耗水量、耗水规律以及灌溉制度:得出大田作物滴灌的最佳毛管移动间距。分析论证了大田作物滴灌用水量与作物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土壤水分动态等因子的关系,分析对比了...
本研究试验提出了冬小麦最佳覆膜种植模式,具有显著的保温、增产效果,其小麦生态及产量均优于未覆膜小麦,效益费用比达4.37,水分生产率达1.12~2.62千克/立方米。在沿海丘陵缺水区,因地制宜地修造塘坝、谷坊、集水坑、截流沟、蓄水池等集雨工程,有效地截留地表径流,扩大灌溉效益,提出不同水文年节水灌溉制度,为山丘缺水区及海水入侵区发展集雨系统提出有效途径。
研究提出了作物某些时期水分亏缺利于增产的新观点;首先定量分析了干热风对产量的影响机制;提出了环境干旱敏感指数的新概念;建立了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作物水分-环境-产量模型;研究了作物冠层温度变化规律,建立了细胞液浓度,土壤水分与冠层温度的关系;制定出灌区五种主要作物的优化灌溉制度和合理的田间工程配套模式。
 形成缺水盐渍化地区的资源环境、农业结构、技术体系、经济增长四模块三阶段循环发展农业可持续模式,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的经济运行机制,以节水为前提的资源环境管理和农机农艺结合,高产优质高效益高工效技术体系,组装集成适合缺水盐渍化条件的农业持续发展技术体系。国内领先。
本研究试验提出了冬小麦最佳覆膜种植模式,具有显著的保温、增产效果,其小麦生态及产量均优于未覆膜小麦,效益费用比达4.37,水分生产率达1.12~2.62千克/立方米。在沿海丘陵缺水区,因地制宜地修造塘坝、谷坊、集水坑、截流沟、蓄水池等集雨工程,有效地截留地表径流,扩大灌溉效益,提出不同水文年节水灌溉制度,为山丘缺水区及海水入侵区发展集雨系统提出有效途径。
建立了抗灾应变的农田生态水利工程体系;建立了以消耗土壤水为主的冬小麦节水栽培新体系;首创了棉花开心高光效高产栽培新株型和新技术;提出了根据富士苹果叶色等级估测树体营养等,国际先进。
中国目前有13亿人口,是一个占世界人口20%的大国,据预计2030年, 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需要粮食6400亿kg,届时缺水1300-2600亿m3 。随着工农业和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耕地越来越少,18亿亩耕地红线的突破难以避免。粮食和水资源安全将长期成为中国政府的头等大事。 中国是个受干旱严重影响的农业大国,据水利部统计,“十五”期间,全国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
针对冬季储水灌溉问题,对不同灌溉温润层、不同灌前田面平整情况以及不同水流推进与消退条件下,冬季储水灌溉对来年灌溉定额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观测。分析观测结果证明免耕覆盖具有提高土壤含水量、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对秋耕地进行耕磨与碾压处理具有减小田面糙率,提高水流推进速度与灌水均匀度的作用;对于保持灌水均匀度、提高灌水定额具有明显的作用。
坛式根灌循环模式是在原有根灌模式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并结合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特点设计的。该模式经济合理,技术简单,适合推广使用。种植试验表明,它能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并能使观赏植物的花期延长一个月之多。同时,坛式根灌循环模式能改善城市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循环关系,有助于缓解干旱缺水城市的地下水漏斗问题。由于制造坛子的材料取源于矿山废料,因此对防止环境污染也有益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