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材料科学 316L相关记录39条 . 查询时间(0.22 秒)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专利:一种制备316L不锈钢涂层的冷喷涂装置及方法
采用直流电位降(DCPD)方法, 实现了模拟核电站高温高压水环境中的国产锻造态核级管材316L不锈钢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的实时检测.断口观察表明, 国产316L不锈钢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中表现出明显的沿晶应力腐蚀开裂(IGSCC)行为.降低溶解O含量, 增加溶解H含量能够显著降低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梯形波载荷下的裂纹扩展速率大于恒载荷下的扩展速率, 裂纹扩展速率随着(tfl=trs)/th比值的增加...
利用光学显微镜(OM)、电子探针(EPMA)及X射线衍射(XRD), 研究了不同Al含量316L不锈钢热轧态显微组织,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结果表明: Al含量小于2%时, 基体为γ相, Al含量为4%时,基体转变为α+γ双相组织, Al元素分别以固溶和Al4C3沉淀相的形式存在.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随着Al含量的增加, 先降低后升高, 塑性略有下降.利用SEM分析合金的断口形貌表明...
通过血小板黏附和蛋白吸附研究了硝酸钝化(NT)和柠檬酸钝化(CT)对316L不锈钢血液相容性的影响, 并通过XPS分析、接触角和表面电荷测量,研究了经两种方法钝化的316L不锈钢表面钝化层成分、表面张力及表面电荷等表面性能对血小板黏附和蛋白吸附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柠檬酸钝化后的316L不锈钢表现出相对较好的血液相容性, 这与316L不锈钢经柠檬酸钝化后较高的表面张力和相对较低的表面正电荷等表...
通过监测处理前后海水环境参数的变化, 利用开路电位-时间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及极化曲线等电化学方法, 研究了316L不锈钢在电解处理前后的压载水中的腐蚀行为. 结果表明, 在处理海水中,316L不锈钢的耐点蚀性能优于天然海水, 腐蚀倾向减小.处理海水中316L不锈钢的开路电位正移约0.4 V, 电化学反应电阻明显增大,钝化膜的击穿电位正移0.37 V以上, 316L不锈钢的耐蚀性增强.这可能与电解处...
The use of coatings and surface engineered components is increasing and is driven by the need for improved hardness, corrosion and wear resistance [1].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s are the most importa...
对平均粒度为30μm的316L不锈钢粗粉进行了注射成形.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生坯三点抗弯强度和生坯密度作为依据,研究了注射参数对生坯质量的影响;优选出适宜316L不锈钢粗粉的脱脂工艺及烧结工艺;烧结试件得到了理想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630MPa,屈服强度280MPa,延伸率52%,硬度69.5HRB,并评价了其耐蚀性.
针对316L不锈钢激光快速成形(LRF)薄壁试样的凝固组织形态分布,从凝固理论出发, 建立了激光快速成形柱状晶/等轴晶转变(CET)及一次枝距λ1与有限元温度场耦合数值模型, 模拟了成形高度为2.8 mm的LRF薄壁 试样凝固组织形态及分布. 结果表明: 316L不锈钢LRF组织由致密、均匀、外延生长的细长柱状晶组成, 一般不发生CET转变, 组织中λ1在6.5-17μm范围内, 且随熔覆高度的增...
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 通过高温压缩实验对316L不锈钢的热加工硬化特点和机制进行了研究. 根据Ludwik幂函数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非线性拟合, 并用 Crussard-Jaoul分析法计算了Ludwik幂函数模型的n值. 实验结果表明: 316L不锈钢在热变形过程中易发生加工硬化, 真应力-应变曲线上未出现应力峰值; 热变形过程中发生了部分动态再结晶, 这一不完全的软化机制...
应用电容测试法并借助于点缺陷模型(PDM)计算了2205双相不锈钢与316L 奥氏体不锈钢在NaCl溶液中所形成的钝化膜内点缺陷的扩散系数,利用实验测得钝化膜的稳态电流和PDM模型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通过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点缺陷在2205双相不锈钢与316L奥氏体不锈钢钝化膜内的扩散系数约为10-23cm2/s~10-20 cm2/s数量级,并发现在模拟海水溶液中2205钢的扩散系数比316L...
进行316L不锈钢在单级和两级载荷作用下的高温疲劳蠕变试验, 研究了载荷历程效应对材料行为的影响. 在已有统一的疲劳蠕变损伤演化模型基础上, 得到了316L高温单级载荷作用下非线性损伤演化曲线. 同时, 建立了一种耦合载荷历程效应的多级疲劳蠕变载荷作用下的材料破坏准则. 基于该破坏准则, 结合材料的非线性损伤模型对316L不锈钢高温两级载荷作用下的疲劳蠕变寿命进行了预测, 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得...
316L不锈钢法兰在苯甲酸环境中因腐蚀失效进行了分析,发现不锈钢因焊接导致的晶间腐蚀是不锈钢法兰腐蚀失效的主要原因,此外,焊接材料与基体材料的不同以及使用了导电的垫片石墨会引起电偶腐蚀,不锈钢法兰之间存在缝隙会引发缝隙腐蚀,提出了解决措施.
研究了 316L不锈钢在以硝酸为主体的氧化性介质中经过化学钝化处理形成的钝化膜在 3.5 %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运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分析了钝化膜的组成与结构 ,运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钝化膜的电性能 .结果表Ni明 ,经过化学钝化处理后的成膜试样在Cl-介质中耐点蚀性能明显提高 ;钝化膜的主要组成元素Cr、Fe、Ni在膜中分别以Cr2 O3 、FeO、O存在 ;钝化膜呈p型半导...
采用球-平面接触微动设备,对316L不锈钢在不同NaCl溶液中微动过程力学化学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并解析了材料微动损伤速率与溶液腐蚀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材料微动过程力学化学作用相互促进,力学损伤在微动损伤过程中占居主导作用。强碱性、强酸性及溶液富含Cl^-的情况下,都可导致材料严重微动损伤,而在中性条件下,力学因素对化学损伤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对开裂失效的苯酚生产装置316L不锈钢塔塔身与塔板进行了外观检查,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腐蚀开裂断口的形貌;X射线衍射技术和SEM分析了断口表面腐蚀产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开裂失效的原因是氯离子导致的应力腐蚀开裂.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