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基础学科 水利工程测量 水工材料 水工结构 水力机械 水利工程施工 水处理 河流泥沙工程学 海洋工程 环境水利 水利管理 防洪工程 水利经济学 水利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水利工程相关记录13755条 . 查询时间(0.96 秒)
水库通过调节和管理水资源,在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生态保护和水质净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已有若干可公开获取的全球数据集对水库空间位置和属性进行编目,但水库的建设运行与相关机构或组织汇编之间存在时间滞后性,对及时反映水库的水文和环境影响带来挑战。此外,这些大区域尺度水库数据集存在大量水库库容信息缺失的情况,限制了水库水资源管理和影响评估。因此,亟需提升水库空间编目的时效性和库容的精细化表达。
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是判断生态修复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能够为生态修复决策制定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对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组分的变化,在功能方面主要关注调节和支持服务。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绿色空间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调节和文化服务。此外,随着物质世界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从城市绿色空间中获取精神和体验上的满足。而现有的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很少涉及人的主观感受,这难...
森林冠层结构复杂性表现为叶片和枝干等冠层元素在三维空间中的占据情况及分布异质程度,可以通过调控冠层内光水资源分配来改变森林生产力和稳定性,从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固碳、保碳等关键功能产生影响。因此,阐明森林冠层结构复杂性与森林生产力和稳定性间的关系,对理解森林生态系统过程、制定森林管理政策至关重要。然而,现有样地尺度的研究结果仍然存在争议。大尺度森林冠层结构复杂性分布产品的匮乏是限制深入探讨其与森林生产...
小麦作为重要的口粮作物,其产量的持续提高和稳产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小麦主要种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限制了小麦的高效生产。与水资源短缺相对应的问题是利用效率低下,我国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具有巨大的节水潜力。因此,挖掘和鉴定小麦耐旱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控制基因,揭示其分子机理及遗传网络,对于小麦抗旱遗传改良、培育耐旱节水高产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徐永生研究团队的GNSS浮标海浪观测技术研究成果2024年4月27日发表后,引起了国际广泛关注。2024年4月27日,徐永生及其团队成员博士生杨磊接受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旗舰杂志《IEEE Spectrum》记者Gwendolyn Rak的在线采访。采访中,徐永生详细介绍了该观测技术的创新点、应用潜力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相关报道2024年4月27日在《IEEE S...
2024年4月7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全球海洋和气候研究中心(GOCRC)王春在研究员团队揭示了印度夏季风降水引发2022年7月西北太平洋极端海洋热浪的物理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LTO博士研究生宋强华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王春在和副研究员姚玉龙为共同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水污染控制与给水净化团队围绕水污染控制与给水净化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污(废)水新型生物处理技术;毒害性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去除机理与技术;微生物絮凝剂、纳米零价铁和吸附剂等新型功能性水处理药剂开发;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生物电化学技术;曝气生物滤池及臭氧氧化深度处理的安全供水技术。近年来团队主持了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
2024年3月25日记者获悉,大庆炼化公司为提升循环水质量,保证装置换热器长周期运行,多举措强化水质保障,有效降低了系统腐蚀,改善了水体质量。截至目前,该公司8个循环水场的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74%,腐蚀速率、粘附速度、细菌总数等指标均优于炼化板块控制指标。
2024年4月8日,海洋所胡敦欣院士和庞重光研究员团队基于长期连续的潜标观测,阐明了西北太平洋台风过境激发的风生近惯性内波的基本特征、能量通量及其对跨等密度面湍流混合的影响,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2024年3月1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水质风险控制工程学”启动会在苏州顺利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主任曲久辉院士,工程与材料学部工程科学三处处长杨静,南京大学副校长王振林,项目咨询专家委员会李家彪院士、朱利中院士、徐祖信院士、王桥院士、王振常院士、余刚院士、俞汉青院士、汪华林院士、杨敏研究员、胡洪营教授及项目承担单位人员参加了会议...
2024年3月23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专项“长江流域近千年水资源演变过程数字重构及韧性应对关键技术”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
2024年3月20日,应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邀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陆探研究员来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访问交流。
杨廷海,男,博士,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2011-2014年获葡萄牙FCT资助在葡萄牙阿威罗大学做博士后。2011年和2016年分别获第四、第五期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科技副总。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专家、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企业委托横向课题10余项。在C...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成果:1、大气转化、沉降的关键过程与海洋环境效应。2、近海生态灾害发生机理、危害过程与快速检测技术。3、微纳米颗粒的环境效应和生物响应。4、滨海地下水污染与海水入侵防控关键技术。5、海水养殖污染控制新技术。
陶敏,男,中共党员,理学博士,现任湖北理工学院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生物学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生态学访问学者;兼任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湖北理工学院学报编委、黄石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家、湖北省“院士专家企业行”专家人选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