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基础学科 水利工程测量 水工材料 水工结构 水力机械 水利工程施工 水处理 河流泥沙工程学 海洋工程 环境水利 水利管理 防洪工程 水利经济学 水利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水利工程 水系统相关记录33条 . 查询时间(0.821 秒)
水系统与水资源可持续管理(中国水论坛No.7)》为第七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全书共分为七个部分,即前沿和综合、水与气候、水与环境、水与生态、水与社会、水资源与水系统管理以及新方法新技术。《水系统与水资源可持续管理(中国水论坛No.7)》汇集了90多位水资源等领域专家对水相关问题的探讨和认识,为中国水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些方法、思路和措施,对制定国家水资源、水环境开发利用的宏观战略与水安全对策具有一定...
2022年8月20日,茂名石化水务部炼油新鲜水制水系统提标改造项目中交。该项目投用后,新鲜水出水浊度降至1散射浊度以下,供水能力达到3000立方米/小时,满足炼油生产用水要求。
2022年5月12日,河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及河北省科学院双碳技术研究院低碳能源转化研究中心科研骨干参加了由河北省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协会组织的院士专题讲座。
2021年1月22日,中国科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三江源国家公园联合研究专项“三江源区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和水系统动态变化监测与评估”项目在甘肃兰州召开。会议以现场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项指南编写专家、四川大学教授王根绪、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周国英等咨询专家及主要项目骨干25余人参加会议。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研究员陈仁升主持会议。
2020年12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武汉大学和宝武水务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工业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与绿色发展示范区”揭牌仪式在武汉大学举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葛全胜,宝武水务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平刚,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副校长李建成,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夏军,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谷岩松等代表出席了仪式,...
2020年12月6日,海绵城市建设水系统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我校水利水电学院召开。武汉大学夏军院士、湖北省科技厅杜耘副厅长、湖北省科技厅基础处吴骏处长、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王建波副院长、胡浩副处长、项瑞望主任、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熊立华教授以及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实验室方向带头人和固定研究人员共5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首先由王建波副院长致欢迎...
2015年6月24~26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在湖北省宜昌市组织召开会议,对《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阶段船闸输水系统专题报告》进行了审查,刘志明副院长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审查专家有: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国务院三峡办技术装备司原副司长田泳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高张东、广西交通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陆宏健等。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岳中明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
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和污水处理效率是解决目前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中国工业用水系统可分为生产用水子系统和污水处理子系统。本文考虑两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并区分污染物在两个子系统中的弱处理和强处理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DEA的两阶段评价模型。应用本文提出的新模型分析中国30个省级区域的工业用水系统的效率,结果表明: 中国省级区域工业用水整体效率不高,且地域分布特征明显,东部、西部、中部效率依次递减; 中国...
在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频繁,流域内河流和含水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历来是水循环研究的关键环节。环境同位素作为水循环研究中的示踪剂,可以有效地揭示流域河流-含水层之间的转化关系。根据张掖盆地黑河河水及其两岸地下水中的稳定氢氧同位素资料及氘过量参数(d)值,分析了张掖盆地内不同水体中的δD、δ18O和d值的分布规律及其所指示的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和地下水与黑河河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
河海大学理学院水系统科学侧重于将数学与河海大学强势专业紧密结合开展学术研究,重点开展数学在水动力学方向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水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水系统建模与仿真等。本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8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4人;本学科具有很好的科学研究条件,相关期刊和实验条件比较完善;近五年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共发表SCI学术论文60余篇,在国内外著名出版社出版专著及教材多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
向家坝右岸地下电站尾水系统工程规模巨大,受地形和地质条件的限制,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面临诸多技术难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通过数值计算、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制定“变顶高尾水洞”、“两机合一洞”等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案,以及“先挂顶,再下挖”、“洞内开洞”等较为特殊的施工方法;利用安全监测指导施工,确保工程安全;开挖结束后,围岩变形趋于稳定,顶拱实测最大变形为13.25 mm,与理论值15.72 mm较为接近...
生态人居环境中的水系统     生态  人居  水系统       2011/1/13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水资源条件的优劣对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城市、一个村镇、一个家庭乃至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对自然界水资源的了解,合理开发构造生态人居环境中的水系统,已成为21世纪生态文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本文将以建设生态人居为目标,并通过对几个具体实例的水系统建设特征介绍,阐述如何认识水资源、挖掘水资源、利用水资源、开发水资源。
全球水系统计划(GWSP)第7次科学委员会(SSC)会议于2009年10月17-20日在南非举行。针对GWSP第三阶段计划任务,成立了新一届GWSP执行办公室,同时对全球水系统计划科学委员会进行换届,国际知名计划IGBP、GEWEX、IHP、IHE的代表等出席会议。新任GWSP执行办公室主任是Janos Bogardi教授。我国夏军研究员、澳大利亚S. Bunn教授等多名学者被选为全球水系统计划(...
针对雨量丰富的南方地区出现水质型缺水问题,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其水系统做模拟分析。以上海杨浦区为分析实例,根据其特征设立模型,包括5个子系统、6个调控参数。通过调整调控参数,运行模型得到所需的3种不同方案。在此基础上,找出影响需水系统的主要因素为:水价〖DK3〗、污水治理系数、节水意识、工艺改革。基于三种方案的作用参数和模拟结果,为解决水资源这一“瓶颈”问题,实现杨浦区水系统的供需平衡和区域的协...
考察了一个城市地下水流动系统演化史, 发现新的系统结构往往通过突变产生, 其过程不可逆; 认为在人类不断增长的开采作用 下, 地下系统不断调整结构, 以满足功能需求, 使系统得以进化; 当这种进化达到极致仍无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时, 地下水系 统只能向熵增方向演化, 产生退化; 地下水系统的演化模式为: 自然结构→进化结构→退化结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