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环境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环境科学技术 碳源相关记录26条 . 查询时间(0.235 秒)
大规模的大藻藻华-浒苔绿潮在我国黄海已连续16年暴发,对近海碳库及碳源/汇具有重要影响。绿潮暴发初期,大藻快速增殖会吸收大量CO2用于合成生物量有机碳,并同时释放一部分溶解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到海水中;而至绿潮后期,藻体密度达到高峰,藻体光合固碳作用减弱,胞外有机碳的释放增强,使得POC和DOC在海水中大量累积,并在微生物作用下向CO2和溶解无机碳(DIC)转化。然而目前尚不清楚...
近日,由辽宁大学环境经济研究所、辽宁省金融研究中心、辽宁中环资源环境研究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编制的《辽宁省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核算及空间格局分布研究报告》,在沈阳市通过了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组织的专家论证。这是宋有涛教授团队继发布《东北三省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报告》《基于GEP核算的东北三省冰雪服务价值评估报告》后,首次基于改进的碳源/汇形成过程评价方案(CSF)和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
采用连续运行式生物膜脱氮蓄磷-碳源调控回收磷系统(biofilm bio-nutrient removal carbon source regulated phosphorus removal,BBNR-CPR)处理低C/N比(3.4~6.9)模拟生活污水。通过反应器内生物膜来蓄积废水中的磷,同时采用周期性投加高浓度的外加碳源,诱导释放生物膜内蓄积的磷且对其进行回收。在此基础上,通过增设后置缺氧段...
以NO−3NO3−-N或者NO−2NO2−-N为电子受体,以葡萄糖为碳源,通过批次实验研究了反硝化过程中在不同C/N条件下,反应器内的脱氮和N2O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当C/N在1.5、3、6.5、10和20变化的过程中,以NO−3NO3−-N为电子受体时,反硝化速率由8.81×10−3 g·(g·h)−...
某厂稻谷燃料乙醇DDG废水处理工艺因好氧进水碳氮比失调,导致出水TN难以达标。通过对反硝化系统碳源种类的筛选,寻找适宜的碳源并对废水处理系统工艺进行调整,以提升反硝化脱氮效率。碳源筛选实验在葡萄糖、乙醇和清液(原废水),3种碳源条件下进行。通过考察实验系统pH和TN浓度的变化,对反硝化系统投加不同碳源时TN去除速率,以及相应碳源条件下的运行成本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乙醇作为碳源时系统的TN去除速率最...
针对农村污水普遍存在碳源不足的问题,研究了不同碳源种类对反硝化脱氮过程的影响。选用SBR,以乙酸钠、乙醇、葡萄糖、蔗糖为碳源,分别控制COD∶N值为4.5、5、6.5、6.5,对反应器脱氮速率以及氮素指标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投加乙酸钠、乙醇、葡萄糖、蔗糖时,其平均反硝化速率分别为0.050、0.031、0.034、0.026 g·(g·h)−1;有机物结构越复杂,意味着代谢过...
碳源对微生物异养硝化至关重要,为了探究碳源对耐低温异养硝化菌-哈尔滨不动杆菌HITLi 7T低温生长和氨氮代谢的影响,考察了乙酸钠、碳酸钠、淀粉、柠檬酸钠、蔗糖、葡萄糖、甘油、糊精、乳糖和麦芽糖10种碳源.结果表明,碳源种类对HITLi 7T低温生长速率和胞外分泌物含量影响较大.乙酸钠是HITLi 7T的最优碳源,低温下培养4 d后OD600能提高到0.146,产生的ATP也明显高于其他组,为5....
果园是太湖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但是氮肥投入量大,氮素损失严重,使得排水沟道的活化氮浓度高,碳氮比下降,碳源可能是影响沟道底泥硝化与反硝化作用的限制因子.因此,采集了果园排水沟道沉积物,在实验室条件下,设计了C0、C1、C2、C3、C4这5种有机碳源(葡萄糖)浓度水平,分别为0、5、25、50和100 mg·L-1,同时分别输入了5 mg·L-1的硝酸钾溶液.采用乙炔抑制法来研究果园排水沟道土壤的反...
为探索活性污泥中不同层胞外聚合物(SB-EPS、LB-EPS和TB-EPS)对污泥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培养污泥、污水厂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加热法分层提取EPS,研究不同层EPS对生活污水中COD的吸附特征,并采用Lagergern单层吸附动力学模型、Ritchie双层吸附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方程进行动力学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污泥的原污泥、-SB污泥和培养-LB污泥与Lagergern单层吸附模型...
在低碳源废水条件下,通过对改良后的双污泥处理工艺与传统厌氧-好氧-缺氧工艺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究解决城市生活污水碳源不足的方法. 实验组反应器为改良型双污泥系统,即在原双污泥系统缺氧段增加两个阶段的微曝气(曝气量0.5 L ·min-1),对照组反应器为多级厌氧-好氧-缺氧SBR. 结果表明,进水COD、氨氮、SOP浓度分别为200、35、10 mg ·L-1时,实验组比对照组脱氮除磷效果好(去除...
利用瓦里关全球本底站和番禺气象局站地面观测的CO2浓度资料对改进的Carbon Tracker-2010(CT-2010)模式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CT-2010能较好地反映近地层CO2浓度的分布状况,在瓦里关地区,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决定系数(R2)为0.584,残差为4.49 μmol·mol-1,相对误差为1.18%;在珠三角地区,上述3个参数值分别为0.430、13.89 μmol·mol...
为实现混合底物的高效定向转化,以产絮菌根癌农杆菌(Agrobactrium tumefaciens) F2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单一碳源及不同初始浓度对菌体生长、絮凝效能及絮凝剂产量的变化规律,采用BP算法构建絮凝效能及产量预测神经网络.产絮菌F2利用葡萄糖时的絮凝效能和产量分别为88.98%和2.20 g·L-1,过低的初始浓度将影响产量,不低于7.5 g·L-1为佳.以D-(+)-葡萄糖、D-半...
为实现混合底物的高效定向转化,以产絮菌根癌农杆菌(Agrobactrium tumefaciens) F2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单一碳源及不同初始浓度对菌体生长、絮凝效能及絮凝剂产量的变化规律,采用BP算法构建絮凝效能及产量预测神经网络.产絮菌F2利用葡萄糖时的絮凝效能和产量分别为88.98%和2.20 g·L-1,过低的初始浓度将影响产量,不低于7.5 g·L-1为佳.以D-(+)-葡萄糖、D-半...
从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高效脱氮细菌,命名为Acinetobacter sp. Y1.本实验对菌株Y1在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及底物浓度下的脱氮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Y1可以利用氨氮、亚硝氮和硝氮生长,不能利用羟胺;以氨氮为唯一氮源进行硝化作用时,柠檬酸钠和乙酸钠是最佳碳源,最佳碳氮比为15,菌株Y1可降解高浓度氨氮,在36h内将400 mg·L-1氨氮全部去除,1600 mg·L-...
本试验采用室内试验装置,研究了pH、温度、硝酸盐浓度对锯末+乙醇作为混合碳源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在5~10内变化时对锯末+乙醇混合碳源体系的硝酸盐去除率影响较大,pH>7时的硝酸盐去除率明显高于pH<7时的去除率;并且随着pH值的增加,亚硝酸盐的积累量越多,锯末+乙醇混合碳源体系最佳的pH值范围是7~8.锯末+乙醇混合碳源体系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温度为8.5、15 ℃时的反硝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