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杂草防治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杂草防治相关记录802条 . 查询时间(0.613 秒)
为科学有序推进互花米草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恢复稳定的、高质量的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由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张明祥教授主持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应急揭榜挂帅项目“互花米草可持续治理研发技术”取得新进展。项目组在对互花米草扩散机理、传播阻断技术、生境替代方法等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互花米草综合防治技术指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北陵鸢尾有效的除草方法,包括:S1、播种前土地处理:苗圃地用41%水剂型草甘膦异丙胺盐150倍液进行全面除草;S2、播种后苗前土地除草:播种后2天内用330g/L乳油型二甲戊灵200倍液均匀喷施地表;S3、播种1个月、2个月除草:人工除草;S4:播种3个月除草:用选择性除草剂108g/L乳油型高效氟吡甲禾灵667倍液、30%悬浮剂草除灵600倍液和苗前除草剂二甲戊灵200倍液复配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中少花蒺藜草种子清除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侧面连接有把手,收集箱的两面均均匀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滚轮,收集箱的另一侧设置有清除机构,清除机构包括有开设在收集箱远离把手侧面的开口,收集箱的底部连接有与开口对齐的斜板,斜板的另一侧均匀连接有正向尖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刺毛传送带,将装置放置待清除土壤表面,握持把手,推动装置移动,收集箱推动斜板移动,斜板带动正向尖块移动,...
魏守辉,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南京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10月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2013-2014年曾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杂草致灾机理及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在难治杂草灾变规律、休眠与抗逆分子机理及综合防控技术集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4项,作为科研骨干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行业专项和科技基础性工作等项目10余...
崔海兰,女,1976年2月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香菊,女,河北任丘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杂草监测与防控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学分会主任委员,亚太地区杂草学会副主席,农业农村部植物保护专家指导组成员,农业农村部第六届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与对策专家组成员,农业农村部第九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本书主要包括新疆棉田杂草概况、杂草的种类、杂草的防治和棉田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四部分。该书系统介绍了新疆棉花生产中常见的杂草种类,并配有原色图谱,对其形态特征、生态特点、发生危害进行了详细讲解,介绍了以化学防除为主的棉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以及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以满足广大棉农的实际生产需要,并希望对新疆棉花的安全生产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当前扩种大豆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对除草剂品种选择、施用时间、施药方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规范除草剂使用技术,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防治效果,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近年来,由于轻简化栽培技术快速推广、除草剂不合理使用等原因,我国油料作物和棉花田杂草种群结构日趋复杂,马唐、反枝苋等恶性杂草抗药性水平持续上升,严重威胁我国油料作物和棉花生产安全。为有效防控大豆、花生、棉花田杂草危害,特制定本方案。
近年来,由于轻简化栽培、收割机械跨区作业以及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品种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作物田杂草种群结构日趋复杂,稗草、马唐等恶性杂草抗药性水平持续上升,严重威胁我国粮食作物生产安全。为有效防控水稻、玉米、马铃薯田杂草危害,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特制定本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下有机西洋参除草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前后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壳体前后两侧的内壁上均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壳体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下表面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伸进壳体内并与移动板相连接,所述移动板上设有除草机构,通过移动板、连接杆、限位滑块、限位滑槽、气缸和活塞杆的设置...
育苗韭菜因前期生长缓慢,杂草危害严重,一般可在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适用的药剂有33%除草通(施田补)乳油,每亩100~150毫升或48%地乐胺乳油,每亩200~210毫升,对水40~50千克喷雾土表,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
赵娜娜、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9年01月出生,目前在昆虫与农药学系。
一种包含氯吡嘧磺隆和二氯吡啶酸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包括有效成分氯吡嘧磺隆和二氯吡啶酸,氯吡嘧磺隆与二氯吡啶酸的质量份数比例为(1?5):(5?25),所述氯吡嘧磺隆和二氯吡啶酸占所述组合物总质量的5%—95%,所述组合物可配制成水分散粒剂或可分散油悬浮剂,所述组合物为农作物中有害植物的防治应用,所述组合物为谷子田和玉米田中有害植物的防治应用,氯吡嘧磺隆和二氯吡啶酸复配后增效作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专利:一种抑制杂草萌发的菜籽粕生物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