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性科学 肿瘤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医学 DNA相关记录1202条 . 查询时间(0.244 秒)
DNA双链断裂是严重的DNA损伤类型。若不能及时准确修复DNA双链断裂,细胞基因组将面临染色体片段缺失、易位等问题,甚至导致细胞死亡。细胞主要依赖非同源末端连接和同源重组途径修复DNA双链断裂。相比于高效但易出错的非同源末端连接,同源重组是更精准的修复机制。而同源重组依赖于同源染色体的正确信息来修复断裂。
DNA双链断裂(DSBs)是一种严重的DNA损伤类型,如果不能及时准确修复,细胞基因组将面临染色体片段缺失、易位等缺陷,甚至导致细胞死亡。细胞主要依赖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和同源重组(HR)途径修复DSBs。相比于高效但易出错的NHEJ,HR是一种更为精准的修复机制,它依赖于同源染色体的正确信息来修复断裂。
记者2024年9月29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合成生物学研究团队与天津市环湖医院合作提出了一种创新的DNA信息存储编解码方案——“DNA Palette”。通过体外存储实验,该方案成功将患者疾病全周期的脑部核磁共振影像数据编码至DNA,并无损解码,实现影像数据的三维重建和病理诊断,为医疗数据存储技术提供了新解决方案。该成果近日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上。
2024年9月25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孔祥谦研究员与山东大学药学院侯旭奔副教授团队合作,以“Development of a First-in-Class DNMT1/HDAC Inhibitor with Improved Therapeutic Potential and Potentiated Antitumor Immunity”为题在美国化学会期刊Journal of ...
近年来,科研人员虽然在分子疗法开发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新发现的活性物质数量依然不足。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共同开发的DNA编码化学库(DEL)技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技术能在几周内自动化合成并测试数十亿种化合物,还能用于生产更大的药物分子,这类药物将作用于传统小分子难以触及的靶点。
DNA因其标志性的双螺旋结构而广为人知。但澳大利亚加文医学研究所科学家发现,人类基因组还含有超过5万个不寻常的结状DNA结构,称为i-基序。最新一期《EMBO》杂志发表了这些独特DNA结构的第一张综合图谱,揭示了它们在与疾病有关的基因调控中的潜在作用。
表观遗传调控对人早期胚胎发育至关重要,但该过程中表观基因组动态及其作用机理仍有待深入研究。DNA甲基化(5mC)是哺乳动物中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在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被精确地传递至子细胞,并作为染色质结合蛋白和相关修饰因子的重要调控标记,影响组蛋白修饰、基因表达和染色质结构。这种相对稳定的5mC基因组分布在局部区域受到TET双加氧酶的调控,使得5mC被TET家族蛋白(TET1/2/3)连续氧化...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专利: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线粒体DNA原发突变G3635A的快速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新城疫DNA疫苗由NDV-LasotaHN基因和真核表达载体pVAX1组成,该DNA疫苗的构建是通过如下步骤:NDV Lasota病毒总RNA的提取及纯化、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TDRT-PCR扩增,克隆得到NDV LasotaHN的全长cDNA基因序列、将纯化后的LasotaHN全长cDNA片段重组到pVAX1真核表达质粒中。与当前常用的疫苗相比,本核酸疫苗达到相同免疫效果所需的量小,...
本发明涉及的新城疫的DNA疫苗由NDV-LasotaF基因和真核表达载体pVAX1组成,该DNA疫苗的构建是通过如下步骤:NDV Lasota病毒总RNA的提取及纯化、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TDRT-PCR扩增,克隆得到NDV LasotaF的全长cDNA基因序列、将纯化后的LasotaF全长cDNA片段重组到pVAX1真核表达质粒中。与当前常用的疫苗相比,本核酸疫苗达到相同免疫效果所需的量小,并且...
在一项最新研究中,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科学家通过操纵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DNA和蛋白质,在创造出类似人体细胞的人造细胞技术上实现了突破。这一成果对再生医学、药物输送和诊断工具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相关论文发表于23日的《自然·化学》杂志。
“人体细胞也有生命周期。细胞衰老凋亡后,细胞内的物质会渗透出来。其中,DNA会随之‘崩裂降解’,进入血液,成为游离DNA。”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肿瘤细胞的游离DNA和正常细胞的游离DNA有所不同,这就给了我们探测肿瘤细胞的机会。”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能够“捕获”痕量DNA并可对其进行精准测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分子检测产品得以应用于肿瘤诊疗,为...
近期,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殖男科的研究《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scheme for sperm DNA fragmentation: a pilot study in China》于2023年11月发表在Basic and Clinical Andrology杂志。此前,通过文献搜索未查询到国内外相关报道,本研究为首次报道精子DNA碎片(sperm DNA fr...
2023年10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吴薇研究组与广州国家实验室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DNA Damage Atlas: an atlas of DNA damage and repair”。这项研究整合开发了首个DNA损伤修复高通量测序数据的数据资源库:DNA Damage Atla...
在进行常规的DNA检测时,样本中通常含有许多目标DNA以外的分子,这可能会干扰结果。据美国《科学时报》5日消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技术,无需额外成本即可将DNA检测灵敏度提高100倍。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