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口腔医学 >>> 口腔内科学 >>>
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口腔内科学 DNA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0.208 秒)
应用16S核糖体DNA(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健康天然牙、健康种植体以及种植体周围炎的植体龈沟液内微生物菌群的差异,为理解种植体周围组织从健康至疾病状态的病因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技术,分析30个龈沟液细菌的菌群结构及多样性。
DNA甲基化现在被广泛认为是维持免疫细胞功能的关键。异常的DNA甲基化水平与常见的口腔疾病相关。环境因素和遗传多态性导致甲基化异常,影响某些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成为研究口腔疾病机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在慢性牙周炎、口腔癌、口腔扁平苔藓等常见口腔疾病发展过程中异常甲基化的重要性,以及DNA甲基化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关系的研究展望,目的是更清楚地了解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为治疗复杂性口腔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林云锋教授团队在国际前沿杂志Nano Letters(影响因子12.080)上发表了题为“Inhibiting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by Tetrahedral DNA Nanostructure-Enabled Antisense Peptide Nucleic Acid Delivery”的研究论文...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联合核因子-κB 激酶结合激酶1(TBK1)基因不但在DNA 疫苗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特异性免疫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诱导固有免疫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作用。干扰素刺激因子基因(STING)是由TBK1 基因诱导Ⅰ型干扰素产生从而在固有免疫反应时不可缺少的组分。本文就TBK1 和STING 基因在介导DNA 疫苗免疫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目的 了解口腔链球菌丙酮酸氧化酶基因调节区的分子结构。方法 将从口腔链球菌丙酮酸氧化酶基因( Sopox) 的上游区序列体外扩增得到的,并经证明含有启动子活性的1130 kb 片段和PBK-CMV 质粒DNA 用Hind Ⅲ单酶切产物连接,转化E. coli JM109 ,筛选阳性菌落,增菌后取质粒DNA ,再经Hind Ⅲ酶切鉴定。将阳性克隆进行DNA 序列分析。结果 重组克隆酶切产物经1 %琼...
目的:探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患者DNA 修复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宿主细胞再活化反应性检测癌前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的16 对配对病例,同时对吸烟、饮酒、家族史三项重要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癌前病变患者细胞再活化反应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 0105) ,该项指标在癌前病变发生中属重要危险因素,OR 为3125(95 %CI = 1101~10149) 。结论:宿主细胞再活化反应性可用于临床...
质粒DNA在大鼠舌肌中的表达     质粒  报导基因  舌肌       2010/8/16
目的: 建立质粒DNA 大鼠舌肌表达模型。方法: 将表达质粒pM 3TnC3、pSV 402L acZ直接注射入W istar 大鼠舌肌中,应用PCR 技术、B2半乳糖苷酶(X2gal) 组织化学染色及Southern 杂交技术分析质粒携带报导基因—— 乳糖苷酶(L acZ) 体内表达情况。结果: PCR 结果表明大鼠舌肌纤维具有摄取外源DNA 的能力。报导基因表达与质粒DNA注射量及在舌肌中孵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