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营养学 毒理学 消毒学 流行病学 传染病学 媒介生物控制学 环境医学 职业病学 地方病学 社会医学 卫生检验学 食品卫生学 儿少卫生学 妇幼卫生学 环境卫生学 劳动卫生学 放射卫生学 卫生工程学 卫生经济学 优生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SARS相关记录90条 . 查询时间(0.094 秒)
起初是对常规实验室数据的初步分析,后来发展成为有史以来对SARS-CoV-2患者的病毒载量水平的最大规模研究。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柏林夏洛特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25000名COVID-19患者的PCR样本。他们确定了每个样本的病毒载量,并利用他们的结果来估计传染性水平。这就为不同年龄组和不同疾病严重程度下的疾病传染性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概念。它还提供了对SARS-CoV-2病毒变体B.1...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SARS-CoV-2将很难实现这一目标。通过研究几十个天然发生的突变和实验室选择的突变,包括那些在Delta变体和其他令人担忧的变体中发现的突变,他们发现,未来的SARS-CoV-2变体将需要包含大约20个正确的突变,就可以完全抵抗普通人在冠状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但是,即使该病毒完成了这一遗传壮举,它仍然容易受到一系列改进的抗体---...
自2019年新冠病毒出现后,经过不断地变异,目前已经出现阿尔法、贝塔、伽玛、德尔塔、拉姆达等变异株。变异株的出现,对现有新冠疫苗的有效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理想的疫苗,应该既能够抵御已知病毒的感染,又能够对抗未来相关变异病毒的侵袭。
SARS-CoV-2具有极强的传染性,造成了目前COVID-19全球大流行。截至2021年3月14日,全球累计确诊119,212,530例,累计死亡2,642,612例。根据已有报道,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与COVID-19疾病进展密切相关。重症COVID-19患者体内会产生强劲的细胞因子风暴,但是机体常常不能产生保护性的适应性免疫反应,特别是欠缺有效的病毒中和抗体。然而,感染过程中SARS-CoV-...
2021年3月15日,抗新冠病毒(SARS-CoV-2)候选新药DC402234在美国启动临床I期试验。DC402234是由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柳红、许叶春、蒋华良团队联合上海科技大学杨海涛、饶子和团队以及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张磊砢、肖庚富团队等共同研发的抗SARS-CoV-2候选新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曦 通讯员赵晖)记者2月24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生物信息中心主任高峰教授课题组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和新冠病毒与人类受体在不同温度下结合特性的差异,为药物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参考。该项研究2月22日在线发表在生物信息学领域顶尖期刊《生物信息学简报》上。
实验室赵金存教授团队与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国家生物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P3实验室)、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应用表达新冠病毒受体人ACE2的腺病毒转导小鼠,首次在小鼠体内解析新冠病毒感染后小鼠T细胞免疫应答特性与功能,此研究将极大推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细胞免疫应答研究,为SARS-CoV-2致病机制解析及新型疫苗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撑。该研究成果于2021年1月19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患者血清新型冠状病毒(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IgM 和IgG 抗体的变化规律及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2020 年1 ~ 2 月初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收治的28 例SARS-CoV-2 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
评价三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体化学发光试剂盒的检测性能,研究SARS-CoV-2 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37 例临床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恢复期血清样本和100 例对照患者血清样本,对三个不同厂家的化学发光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评估。绘制ROC 曲线分析三种试剂的检测性能。利用Kappa 统计分析三种试剂的检测一致性。
COVID-19的大流行正威胁着全球亿万民众的健康。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针对SARS-CoV-2的“特效药”。为了加速药物开发,迫切需要鉴定关键性的分子靶标以及它们在感染过程中发挥的角色。一型干扰素(IFN-I)应答是免疫系统抵御病毒侵染的中心事件. 近期多篇研究表明与其他病毒相比,SARS-CoV-2最突出的特征是其在病人体内尤其是重症患者体内能强烈抑制IFN-I的产生1,2。此外也有研究发现利...
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到目前为止已经造成了一千多万人的感染,五十多万的死亡病例。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特别是IgG和IgM进行检测,有助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诊断,是核酸检测的有力补充。目前已鉴定的抗原主要有核衣壳蛋白(N蛋白)和刺突糖蛋白(S蛋白),对于新冠病毒其它蛋白的抗原性的鉴定仍为空白。另外,探索病人体内的抗体响应强度与年龄、性别、疾病的进展和严重程度等是否有相关性,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病...
在中国,由于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COVID-19的流行已暂时得到控制,而除了一些进口病例外,新病例很少。基于PCR的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已被广泛用于COVID-19的检测和确证,但是在中国无症状或亚临床SARS-CoV-2感染的患病率仍然未知。2020年7月20日,华中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及广州医科大学等多单位合作,钟南山,韩光,胡德胜及何建行等人在Cell Research 在线发表题为“Se...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一项研究证实,新冠病毒不能通过蚊子传播给人类。研究人员17日在《科学报告》杂志上发表论文称,新研究首次提供了确凿的实验数据,支持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蚊子不能传播新冠病毒的论断。
近几十年来,冠状病毒大流行已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巨大威胁。典型的例子是,SARS病毒在2003年导致非典大流行,SARS-CoV-2则导致了去年底以来的COVID-19大流行。两种病毒均被认为起源于蝙蝠,同时必须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种间传播,才能引起大流行。受体利用是决定病毒宿主范围的关键因素,而宿主范围又是病毒种间传播的关键。来自中国的最新研究以受体为切入口,发现新冠病毒中间宿主范围比SARS窄。鸡、...
选择合适的标本类型进行SARS-CoV-2检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采集咽拭子核酸检测阳性的4名COVID-19患者的鼻拭子、粪便、尿液、血液(分离血清)标本,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SARS-CoV-2核酸检测,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IgM和IgG。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