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药物化学 药学院相关记录99条 . 查询时间(0.293 秒)
胡利军,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 活性天然产物的仿生合成研究(2) 活性天然产物的成药性修饰研究。
谭毅,化学生物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 小分子共价抑制剂的开发与研究;[2] 活性小分子靶标发现与确证。
许芳,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基于治疗疾病的活性小分子设计合成及潜在靶标发现。
兰新苗副教授,研究方向名称:纳米药物,微针。
李丹副教授,研究方向名称:不对称合成与手性药物,天然产物生物合成途径解析。
冯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功能导向的天然产物合成”,即以具有新颖结构和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合成为核心,以发展高效实用的合成方法学为手段,实现目标分子的快速、高效和多样性合成,并将其应用于药物化学以及化学生物学研究。
张筱宜副教授,研究方向名称:基于新靶点的抗肿瘤小分子药物研究。
段薇副教授,1993年03月至200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讲师、副教授2005年0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副教授、高级实验师。
周正群,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1)药食同源中药活性成分研究(2)药食同源中药来源的创新药物研究。
彭丽洁,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针对雌激素相关受体或其它蛋白靶点,设计和合成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和良好成药性的先导化合物,为创新药物开发奠定基础。
吴振龙,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1. 中药和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研究2. 天然生物活性分子高效发现策略研究。
宋施豪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病原细菌信号调控与致病机理,病原细菌-宿主互作机制研究,新型抗菌药物研制及作用机理研究。
武玉萌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活性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结构改造及活性研究。
董帅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情况:主要从事海洋药物化学相关研究。包括:具有药理活性的海洋小分子与多肽的合成修饰与改造;技术手段包括:金属催化、固相合成、有机电化学合成等;
刘进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抗肿瘤药物;抗代谢性疾病药物;靶向蛋白降解抗炎药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