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考古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历史学 苑相关记录32条 . 查询时间(0.126 秒)
清代北京有一个重要的城市地理特征,即紫禁城(皇宫)与分布在皇城内外的景山、西苑、南苑、三山五园等皇家御苑共同构成了一宫多苑的城市格局。①从地理方位来看,中心区临近紫禁城有景山、西苑,向南延展有南苑,向西北则有以畅春园、圆明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为代表的三山五园。无论是局部区域剖面,还是整体地域概览,均展示出一宫多苑的地理分布特征。以一宫为中心,御苑散布全城、南北通贯,...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拟出版《珞珈史苑(2022年研究生卷)》,兹面向学院研究生征集文稿。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发挥着传承文明、启迪未来,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立足中国大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其中,构建中国历史学学术体系是重要环节,它既受学科性质和任务所规定,又引导话语体系的构建。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唯物史观,继承中国史学优良传统并立足中国实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并回应现实问题,...
在贵州省惠水县摆金镇东3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名为清水苑的所在,那里山形峻峭,水势蜿蜒,山与水之间,是一片宽阔而肥沃的河流阶地,一座古老的布依族村寨便扎根于此,村因地名,曰清水苑,这里日出薄雾萦绕,日落炊烟袅袅,一派人与土地和谐共生的美景。清水苑不仅景色迷人,还保存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文化景观。布依民居吊脚楼、对歌、骑马鞍、过花桥、耙棒、吹木叶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与这里的青山绿水一样令人神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学研究呈现出百花争妍的繁荣局面,其中,横跨经济史、文化史、政治史、外交史、科技史和艺术史等诸多领域的博览会史研究,正是这一时期史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集中展示了新时期历史学发展多领域交叉、多学科渗透、多方法并用的鲜明时代特征。
2019年5月15日上午,《史苑学步》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与会者围绕历史学院资深教授刘家和先生的新作《史苑学步:史学与理论探研》展开学术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廖学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陈祖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苑书义 1929年9月生,1947年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就读于东北大学,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生班毕业后,分配至河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执教。现任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苑书义教授是著名的中国近代史专家,他自觉地运用科学理论指导中国近代历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2018年5月8日,“‘琴心合契’——中日古琴文化民间交流展”在南通博物苑新馆开幕,来自日本、上海、浙江以及本省的琴学专家、书画家、古琴演奏家和古琴爱好者出席开幕式。 本次展览由南通博物苑与南通玄元堂、日本古琴振兴会合作。作为国内首次举办的古琴主题文化交流活动,展览旨在促进中日两地古琴文化交流,同时让广大南通市民对古琴艺术的源流、发展有一定的认识。展品包括三方收藏的来自中日两国的一批古琴和古琴主...
近日,由南通博物苑和首都博物馆合作举办的《观照自在——中国古代观音造像艺术展》隆重开幕。南通市相关文化艺术机构负责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师生、佛学专家、两馆工作人员以及众多文博爱好者们齐聚一堂。开幕式由南通博物苑党支部书记顾翔主持,南通博物苑苑长杜嘉乐、首都博物馆副馆长黄雪寅以及南通市文广新局局长徐国祥分别致开幕辞。南通市政府党组成员朱晋宣布展览开幕。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中处于潮湿环境条件下的木构件经IPBC(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酯Iodopropy-nyl Butyl Carbamate)处理已有8年,2012年时测得其细菌总量及真菌总量比2007年分别减少89.25%和55.56%,且木构件中微生物主要类群也在变化。可近年发现IPBC药物的药效在缩短,为了更加有效地治理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饱水木构件上生长的霉菌,对遗址木构件霉菌种类再次进行调查,...
明朝末期可称作中国版画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明中叶以后,“市民文化”渐渐充斥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各种以图画为主的图谱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实时,制墨本为平常之事,然有爱好者将墨的形制、图案进行创新变革,刻成墨模之后,进而印出“墨谱”。虽说“墨谱”的产生源于墨的生产,但其中所表现的些许图像元素和艺术形态却值得研究。文章从明末徽派制墨名家程君房所出墨谱《程氏墨苑》为载体并进行延伸,对其中的图像内容、形态进行...
  惊悉薄老不幸去世的噩耗,我的心情无限悲痛,也很感突然。我一直坚信,千年已越,薄老百岁必超【2000年元旦,朱镕基曾题赠薄老八字贺词:千年已越,百岁可超。薄老看后笑曰:我改一字,百岁“必”超。朱基感谢薄老不仅是他的一字之师,而且是终身之师。参见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薄一波》(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53页】。因为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薄老已经创造了奇迹。他是新千年后中共七大选出的中央委...
为保护壁画文物,以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大雄宝殿为例,对汶川地震作用下殿内壁画的震害进行了研究。根据震后勘查结果,讨论了大雄宝殿壁画的典型震害症状,分析了古建筑侧脚构造对壁画抗震的有利影响。根据大雄宝殿壁画加固工艺作法及古建筑榫卯连接特点,建立了大雄宝殿的震前有限元模型。为研究汶川地震作用下壁画的震害特征,首先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然后将模拟汶川地震波进行调幅,然后作用于大雄宝殿进行地震反应分析。通过采...
《史苑》第一期目录          2007/12/28
主办: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编:李尚英 发刊词本刊编辑部 ·专 论· 中西文化的抉择——在“清史编纂及编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戴 逸 ·专 题 探 研· 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 张传玺 饮食与礼制 刘志琴 话说故事向历史小说的演变 谢保成 志磐《佛祖统记》的学术特色 张 弓 古代晋蒙边境民族贸易的历史考察崔凡芝 对18—19世纪中国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
《史苑》发刊词          2007/12/28
在著名历史学家戴逸教授和清史编纂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史苑》终于和大家见面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十分明确地提出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促进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内容。这必将有力地推动包括史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我们历史科学工作者要积极响应这一伟大号召,抓住这一大好机遇,大力加强历史研究,努力探索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历史...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