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星系与宇宙学 >>> 星系动力学 星系天文学 运动宇宙学 星系际物质 大爆炸宇宙论 星系形成与演化 宇宙大尺度结构起源与演化 星系与宇宙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星系与宇宙学 LAMOST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0.196 秒)
2022年11月21日,《天体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 Astrophys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人员与合作者关于早型星双星统计性质的研究工作。该工作利用LAMOST DR8中分辨率数据,研究了886颗观测次数大于6次的早型星的双星比例、质量比分布和周期分布,给出了早型星双星比例与有效温度、金属丰度和投影自转速度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早型星的形成及演化,提供了统计学参考...
近日,国家天文台博士生刘思琦、罗阿理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俊贤教授及上海天文台沈世银研究员等人在LAMOST海量光谱中发现了1547个致密星系,其中1417个为最新发现的,包括大量绿豌豆星系、蓝莓星系及紫葡萄星系等。这是迄今为止一次性新发现致密星系数量最多的研究工作。这些星系个头小,亮度暗,观测非常受限。在这之前,最大的具有光谱信息的致密星系样本仅约800个成员。研究团队对这些星系的恒星形成率...
近日,由德州学院王丽丽副教授、上海天文台沈世银研究员、国家天文台罗阿理研究员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分析了LAMOST巡天中约43000个星系,并成功测量了这些星系的平均年龄和金属丰度,首次发布了LAMOST星系的星族基本参数星表,这为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星系的形成与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源。该项成果已发表在国际著名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增刊》(2022,ApJS,258,9)。
近日,西华师范大学罗杨平研究员、王坤副研究员、捷克科学院天文研究所Peter Nemeth博士、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韩占文院士合作利用LAMOST和Gaia数据对银河系1587颗热亚矮星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银河系晕、薄盘、厚盘以及球状星团中热亚矮星的重要观测特征,揭示了不同环境中热亚矮星的起源。成为该研究领域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质性进展。
近日,南京大学陈迪昌博士、杨佳祎博士、谢基伟教授、周济林教授与北京大学东苏勃研究员、国家天文台刘超研究员、罗阿理研究员、向茂盛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张敬华博士,宗伟凯博士、云南大学黄样副教授、王海峰博士以及美国犹他大学郑政教授合作利用LAMOST和Gaia等星表数据对银河系中的系外行星进行了普查,开展了名为“系外行星的空间分布和年龄演化”课题的系列研究(Planets Across Space and...
近日,国家天文台特聘青年研究助理刘佳明博士、田浩博士与刘超研究员、薛香香研究员、紫金山天文台房敏研究员以及上海天文台杨成群博士等合作利用LAMOST DR5低分辨率光谱数据和Gaia DR2的天体测量数据,对金牛座 (Taurus) 恒星形成区进行了搜寻,共计发现了22个星协,其中7个为首次发现的新星协,还发现了17颗新证认的年轻天体 (YSO, young stellar object)。同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尘埃无处不在而且经常带来麻烦。但浩瀚宇宙中同样普遍存在的尘埃却令天文学家们感到颇有兴味。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苑海波副教授和研究生张若羿利用LAMOST和Gaia数据在仙女座星系(M31)和三角座星系(M33)的外围探测到了尘埃的信号。该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报通讯》上。在本星系群中,M31和M33分别是最大和第三大的星系,但探测这两个星系外围的尘埃依然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无...
LAMOST南银冠的两个完备天区具有极限星等深,完备性好的优势,是研究银晕子结构较好的样本。近日,国家天文台赵景昆研究员、吴宏研究员、薛香香研究员、陈玉琴研究员和赵刚研究员等人,在LAMOST南银冠天区中利用LAMOST和Gaia数据,证认出106颗较亮的人马座星流成员星,为这个星流后续的高分辨率光谱观测提供了非常好的数据源。人马座星流是天文学家开展广泛研究的一个典型星流,它是人马座矮星系受到银河...
近日,国家天文台李荫碧、罗阿理、陆由俊和赵刚等人在LAMOST和Gaia数据中发现591颗高速星,其中43颗能够摆脱银河系引力束缚,未来飞出我们的银河系。这是自第一颗高速星发现以来,一次性捕获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将人类历时15年使用多个望远镜发现的高速星总量(550余颗)翻倍,使目前发现的高速星数量突破1000颗,极大地扩充了高速星的样本。目前,该研究成果已被《天体物理学报增刊》(The Ast...
近日,国家天文台王守成博士生、马骏研究员与云南大学陈丙秋副教授利用 LAMOST DR6 低分辨率光谱数据和国内外其它多波段测光巡天数据,测量了仙女星系(M31)中346个星团的可靠参数。M31距离我们约250万光年。作为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大型旋涡星系,M31是天文学家研究星系形成与演化的最佳天体物理实验室。大质量星团,包括年老的球状星团以及年轻的大质量星团,广泛分布在星系中核球、星系盘到外晕的各个...
近期,LAMOST特聘青年研究员、云南大学王海峰博士和云南大学黄样、陈丙秋副教授,国家天文台邓李才研究员,与美国及西班牙研究团队合作,基于LAMOST的红团簇星数据,在银河系盘12-15kpc范围内,第一次在速度场内发现了与之前 (Wang et al, 2018b, MNRAS, 478, 3367)在数密度空间上看到的新子结构(“South middle opposite”)的对应分布,并且他...
近期,国家天文台天体元素丰度组武雅倩等人对LAMOST DR4数据中的64万红巨星年龄和质量进行了精确估算,为进一步理解星族合成和银河系演化历史提供了有价值的样本。该项研究成果已在国际知名天文期刊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2019,MNRAS,484,5315)上发表。
近日,北京大学吴学兵教授领导的团队发布了最新的LAMOST类星体巡天星表,并发表在国际知名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增刊》(ApJS, 2019, 240, 1)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博士后姚苏。这是吴学兵团队第三次发布LAMOST类星体巡天星表数据,此次发布的星表共包含了LAMOST在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期间观测的19253个类星体光谱数据,其中11458个类星体是由LAMOST独立发...
近期,国家天文台LAMOST工作人员汪梦欣、罗阿理等人基于LAMOST DR4的河外光谱数据构建了一组含有325个发射线窄线双峰特征的星系样本,并结合SDSS-IV MaNGA 巡天数据,对其中一个源的双峰起源展开了进一步地分析。该研究成果已经被国际知名天文期刊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正式发表。窄线双峰发射线星系在研究活动星系核窄线区动力学以及星系并合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目前的...
近年来中外天文学家发现银河系在吞并一个矮星系的过程中,自身受到矮星系引力的扰动,在银盘上激起了振荡特征。但目前天文学家只能通过数值模拟粗略估算出这次的扰动发生在3-9亿年之间,未能从观测上直接探测出扰动发生的时间。近日,三峡大学田海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超,德国马普天文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Astronomy)向茂盛等人合作利用LAMOST-Gaia巡天数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