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8 共查到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TiO2相关记录8条 . 查询时间(0.361 秒)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所科研人员在可见-近红外光电探测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在Al2O3陶瓷管、硅基片上溅射制备了二氧化钛(TiO2)纳米薄膜材料.将薄膜样品放入管式退火炉中分别在500℃, 700℃和1 100℃温度下退火.由于退火温度的不同,薄膜的晶体结构、晶粒尺寸、晶向以及气敏特性都有所不同.利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和薄膜气敏特性测试,分析了退火温度对薄膜气敏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在500℃时,呈现锐钛矿结构,薄膜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以多孔陶粒为载体,采用低温水热W22;模板剂法制备复合掺杂的La(S,C)-TiO2阵列膜,研究水热反应温度、非离子型高分子模板剂用量和La、S复合掺杂的协同效应对纳米TiO2膜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BET、EDS和SEM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水热反应温度为150 ℃,反应时间控制在10 h时可得到锐钛矿相的TiO2膜;模板剂P123用量为0.03(与Ti的摩尔比)时,可以将TiO2...
采用溶胶W22;凝胶法在金刚石表面涂覆TiO2薄膜。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以及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涂膜后金刚石磨料表面形貌、结构和成键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不同进刀量时TiO2薄膜对金刚石磨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磨料表面的TiO2薄膜可以保护金刚石磨料在烧结过程中不受结合剂中碱金属氧化物的侵蚀,提高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润湿性;在进刀量为5 μm/s时,与未涂膜金刚石砂轮相比,涂膜金刚石砂轮对硬质合金(W...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5种稀土(Pr、Nd、Sm、Eu、Dy)掺杂TiO2光催化薄膜,研究了稀土掺杂量、镀膜层数、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材料的催化活性均存在一最佳值.薄膜中仅含TiO2而未见稀土氧化物,除掺镨TiO2薄膜完全由金红石相组成外,其余均由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的混晶组成,其中金红石相所占比例较大,薄膜表面均存在大量缺陷;稀土掺杂TiO2薄膜对罗丹明B的光降...
TiCl3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TiO2复合粉体,利用TEM和XRD对纳米粉体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纯TiO2和掺Sn4+纳米粉体基本没发生团聚;La3+掺杂改性的催化剂为锐钛矿型TiO2,掺杂稀土镧会抑制TiO2晶型的转变,使晶型转变温度滞后。掺杂Sn4+和La3+能够有效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催化剂活性。
采用扩散烧结法制备了Mg2Ni0.75Cr0.25合金, 然后与纳米TiO2颗粒混合球磨得到纳米复合材料。 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 纳米复合材料由Mg2Ni-Ni复相合金和纳米TiO2组成, 平均晶粒度为24~35nm。 纳米TiO2颗粒对Mg2Ni0.75Cr0.25合金储氢动力学性能的提高具有催化作用, 降低了Mg2Ni0.75Cr0.25合金的吸、 放氢温度, 使纳米复合材料氢化生成焓明显...
以激冷法制得的高纯、超细金属铝粉和化学纯试剂TiO2为原料,通过对燃烧过程的观察分析和结构、成分、化学状态分析,研究了Al-TiO2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分三阶段:反应前期、反应期、产物反应期。反应前期主要反应是液态铝表面氧化膜分解。反应期则发生Al与TiO2的界面反应,并诱发TiO2颗粒链式劈裂效应,使反应速度成倍增长,最后反应放出足够的热量将TiO2熔化,使反应以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