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性科学 肿瘤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医学 鸭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163 秒)
建立肉制品中猪、鸭和羊源性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对市售羊肉片、羊肉卷、羊肉串进行猪、鸭和羊源性成分检测分析。方法 针对猪、鸭和羊线粒体Cytb基因分别设计2条外引物、2条内引物和2条环引物,优化LAMP反应条件,对猪、鸭和羊源性成分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对羊肉制品进行上述动物源性成分监测。结果 在0...
建立生肉制品中鸭、鸡、猪源性成分的荧光PCR检测方法,对北京地区出售的牛、羊肉片进行成分调查。方法 合成检测鸭、鸡、猪源性成分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测定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在北京部分超市、农贸市场、餐馆采集牛、羊肉片进行成分调查。结果 所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对鸭、鸡、猪源性成分具有较好特异性,与常见食用肉类DNA在Ct 30以内无交叉反应;对混合肉中鸭、鸡、猪成分D...
研究蝉翼藤有机酸类提取物(CYTYJS)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复制的抑制作用与保肝的作用。方法 将DHBV DNA阳性的广西麻鸭,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CYTYJS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和拉米夫定(3TC)组。于用药前(T0)、用药7 d(T7)、14 d(T14)、21 d(T21)及停药后3 d(P3)分别采血,检测血清中DHBV DNA的滴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
研究3种具有新型结构的核苷类似物在体内的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及其对鸭肝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寻新型高效核苷类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方法:实验组鸭分为2、10和50 mg·kg-1 3个剂量组,分别给予核苷类似物030703、030605和030705,对照组鸭给予阿德福韦10 mg·kg-1,每日1次,经口服连续给药30 d。分别在给药前、给药第15天、第30天和停药后第2周时静脉采血,采用荧光定...
采用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观察六月青总皂苷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与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六月青总皂苷(1.0,2.0 g·kg-1·d-1)和3TC(50 mg·kg-1·d-1)能明显抑制DHBV-DNA复制,抑制ALT, AST 和 DHBsAg水平,改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不同于3TC的是六月青总皂苷在停药后仍能显示有抑制病毒的作用,没有出现反跳现象,提示,六月青总皂苷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有别于3...
本文以[3H]dihydroalprenolol([3H]DHA)为放射配基。对北京鸭红细胞(RBC)膜β受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3H]DHA与北京鸭RBC结合具有饱和性,肾上腺素能激动剂与[3H]DHA竞争结合的强弱顺序与它们的生物活性一致,提示结合有结构特异性和立体特异性,[3H]DHA与鸭RBC结合迅速、可逆。可见北京鸭RBC膜存在β受体,用于放射配基结合测定有取材方便,受体较丰富,...
目的:研究荔枝核总黄酮(TFL)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方法:采用桂林先天感染DHBV的麻鸭为动物模型,荔枝核总黄酮灌胃给药,2 g/(kg·d)与1 g/(kg·d),共15 d,斑点杂交法观察用药前与用药后(1、5、10、15 d)及停药后5 d血清中DHBV DNA表达,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TFL 2 g/(kg·d)于用药后15 d血清DHBV DNA水平为0...
目的:观察白背叶根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irus, D-HBV)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技术筛选D-HBV阳性3日龄广州麻鸭40只。将麻鸭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白背叶根高、中、低剂量组和拉米夫定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用药前、用药第7、14、21天及停药第7天,取各组麻鸭静脉血,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技术检测血清D-HBV DNA含量;治疗前后取肝脏组织进行...
该产品为重要的医药中间体,用于制备复方氨基酸口服制剂或输液,毛发生长剂,染化剂,化妆品,乳制品添加剂,油脂抗氧剂等。还可用于重金属解毒的解毒剂,治疗肝炎等疾病的药物。原工艺采用人发、羊毛为原料,成本高且来源受限制,该工艺改用做羽绒被剩下的鸭毛杆为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原料来源,且母液可用于制备酱油,消除污染,增加利润。纯度可达99%。设备投资:30万元(不计水、电、气)。原料成本:7-8万元...
该项目对鸭内金和鸡内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证实了鸭内金与鸡内金的化学成份和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基本肯定鸭内金可按《中国药典》一部鸡内金项下相同的炒灸和醋灸两种方法炮制,并可作为与鸡内金作用相似的药材入药,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研究水平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鸭肝微粒体酶代谢活化作用的观察。
鸭跖草(图)     鸡舌草  鸭跖草  清热药       2008/5/5
名称:鸭跖草 类别:清热药 拼音:YA ZHI CAO 拉丁:Herba Commelinae 别名:鸡舌草、鼻斫草、碧竹子、鸭脚草、水竹子 药用部位:全草 药材性状:全草长约60cm,黄绿色,老茎略呈方形,表面光滑,直径约2mm,节膨大,基部节上有须根。断面坚实,中部有髓。叶互生,多皱缩成团,质脆易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圆状披针形,黄绿色,长3~9cm,宽1~3cm,先端尖,全缘...
鸭咀花生物碱(Vasicine又称Peganine)在骆驼蓬植物茎叶中作为一主要生物碱存在,且含量较高。本文测定证实其总生物碱量在6月上中旬含量最高,利于采集。用离子交换法提取出总生物碱再经重结晶分离出单体对其结构进行初步确认。
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irus, DHBV)与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同属嗜肝DNA病毒科,它们的基因组组成、病毒复制及组织嗜性等方面均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常作为研究HBV发病机制、防治等的参考动物模型。国内外既有采用垂直感染的先天感染鸭乙肝模型,也有采用后天感染鸭乙肝模型。本实验采用聚合酶链方法(PCR法)从本地樱桃谷鸭血清中分离出一株DHBV新毒株,并与GenBa...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