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 >>> 诸葛亮文化研究 楚汉文化研究 中华玉文化研究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文化学 鹿相关记录38条 . 查询时间(0.115 秒)
2023年10月10日,在开封市尉氏县蔡庄镇鹿村一个玉雕加工车间,村民貍超正对一块石材进行雕琢、打磨、抛光,经过巧手加工,变成了美轮美奂的精品玉器。
玉雕鹿形佩鉴赏(图)     鹿  帝位  政治性  阶级性       2021/8/10
从目前考古已发现的资料看来,至商代中晚期的殷商时代,玉雕器上的动物仿生造型才逐渐丰富起来:张口露齿的虎,缩头缩尾的龟,温静可爱的鹿,憨态可掬的象,以及牛、羊、兔、昆虫等等,虽然形象拙朴,但线条简洁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琢玉技术已经能够在坚硬的玉石上雕琢出复 杂的动物仿生形象。
东王公 白虎 神鹿。馆藏号:A0170。名称:东王公 白虎 神鹿。原石规格:纵83横84厚12。时代:东汉 。出土地点:善南王开  1958年征集。画面简述:画面二层;上层,东王公、人物异兽;下层车马左行。左侧立面长方框内为菱形纹。
双鹿画像石,东汉。纵47、横212、厚20厘米。1951年福山县东留公村出土。高浮雕。画面两只梅花鹿,呈对卧状,安祥自然,加之高浮雕效果,双鹿更显灵气。鹿与俸禄同音,因此被古代人们视为祥瑞之兽。
双鹿纹玉佩,长4厘米、高3.4厘米,厚0.4厘米。金(1115-1234)。黑龙江省绥滨县奥里米金墓出土。此即秋山玉。秋山玉是指以山林、虎、鹿、熊为主题的玉器,图案多为虎、鹿、熊、兔或其它动物,辅以山石、灵芝和柞树等,虎多作伏卧状,鹿多作回首、站立、奔跑状。佩饰由和田白玉精雕而成,玉质透明温润,略呈三角形,造型精巧别致,构图清新典雅。底部两棵随风摇曳的树构成三角形状,树下站立两只马鹿,左侧公鹿引颈...
立鹿饰件,金元时期,高5.9厘米。器采用多层镂雕的技法单面雕刻鹿、柞树、洞石、灵芝等。鹿膘肥体壮,大角,正悠然觅食。柞树双面雕刻,叶缘形如锯齿,叶脉用阴刻线表示。鹿、柞树叶、灵芝纹用金黄色玉皮表示,树干、山石纹用玉的白色部分映衬,呈现出美丽的秋山景色。
清白玉鹤鹿同春螭耳活环盖瓶,清代,高22cm,宽11.5cm。瓶呈扁圆形,玉质白色,有赭色沁。圆钮方盖,圆腹,方圈足。瓶颈阴刻一圈蝉纹,两侧镂雕双龙为耳,耳上套活环;肩部饰蕉叶纹;腹部的主体纹饰为开光鹤鹿同春图,画面上峻岭山石之中,一棵挺拔茂盛的松树直立峻石之上,树下的小鹿悠闲自得。腹部背面的纹饰与正面基本一致,只是小鹿换成了两只鹤,寄寓有福、得禄、同寿之意。雕工自然朴实,玉料温润洁净,造型稳重大...
南京博物馆馆藏:玉鹿(图)。
玉鹿,西周,高8.3厘米,宽5.9厘米。1993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黄褐色,扁体片状。呈站立状。长角粗壮,分两杈向左右平展,前杈上扬,卷成两个大圆孔,后杈向后勾曲。臣字目,大耳,吻部前突,前胸挺出,后背拱起,短尾,体态丰润,蹄趾明显。体肌以两道圆弧线表现,简练明快。后肢前曲,表现了鹿昂首观望,蓄势待发的神态,富有活力。墓主人为晋穆侯次夫人。
带銙(同“垮”音)是古人腰带上的装饰品,其材质多为金、银、铜、玉、犀等,而其中又以玉带最为尊贵,在唐朝更形成了“玉带之制”。1979年12月30日,在安徽省粮校工地出土了一枚由和田透闪石青白色玉碾琢而成的北宋鹿纹玉带銙,其造型精致、纹饰独特。专家称,这是我国迄今唯一出土发现的秋山玉带銙实物,弥足珍贵。
明透雕双鹿青玉山子,明。长15.6厘米、高7厘米、厚3.9厘米。玉青色,局部褐色沁。圆雕两梅花鹿游栖山野间,山峦起伏,山峰耸立。左前方雌鹿卧姿,中后方雄鹿行于山上,口衔瑞草,左右各雕一朵灵芝。两鹿回首相望,温馨吉祥。
明 玉衔灵芝卧鹿,长9.8cm 高5.8cm ,玉料青色,稍有黄色沁。全器立雕成一卧鹿,无角,短尾,头顶琢灵芝,嘴衔灵芝一茎。雕刻粗放,构思独特。明代吉祥图案,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直接反映在玉雕技艺上。此器上的鹿和灵芝都是明代吉祥图案中的组成部分。
玉松鹿纹圆形饰(宋)(图)       圆形饰         2010/4/15
玉松鹿纹圆形饰 宋 尺寸:直径6.8cm清宫旧藏说明:玉料白色,器圆形,正面多层镂雕松鹿纹,鹿纹居前,较大,松饰于后,呈平面凸起形,有较强的立体感和真实感。此鹿的雕法与一般唐代及辽金玉器中的鹿纹雕法不同。鹿身较肥但肌肉表现不明显。颈部有多层皱皮,艺术手法细腻。又,鹿为昂首式,头顶有大角,这种鹿纹在宋代玉器中亦是不多见的;松树于鹿身之后,不雕树身,仅雕松枝示意;唐代之前的玉器上一般不饰树木,唐以后山...
玉松鹿纹圆形饰(清)(图)       圆形饰         2010/4/15
玉松鹿纹圆形饰 宋 尺寸:直径6.8cm清宫旧藏说明:玉料白色,器圆形,正面多层镂雕松鹿纹,鹿纹居前,较大,松饰于后,呈平面凸起形,有较强的立体感和真实感。此鹿的雕法与一般唐代及辽金玉器中的鹿纹雕法不同。鹿身较肥但肌肉表现不明显。颈部有多层皱皮,艺术手法细腻。又,鹿为昂首式,头顶有大角,这种鹿纹在宋代玉器中亦是不多见的;松树于鹿身之后,不雕树身,仅雕松枝示意;唐代之前的玉器上一般不饰树木,唐以后山...
白玉鹤鹿同春摆件(明)(图)     白玉  摆件         2010/4/15
白玉。寿石灵芝,鹤鹿同春,寓意长寿,可以用做笔架,明代后期制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