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天文学 矮星相关记录126条 . 查询时间(0.068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孟祥存和博士李蛟在Ia型超新星(SNe Ia)前身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他们研究发现B型亚矮星可能是一些超新星遗迹中的残留伴星。这一研究为在超新星遗迹中搜寻SNe Ia的残留伴星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该成果发表在2019年2月出版的《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上。以SNe Ia为距离指示器进行测距,研究人员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这就意味着宇宙是暗能量主导的宇宙。...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王博领导的团队在双白矮星并合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双白矮星并合的结局与并合时的吸积物质的速率密切相关。这一成果发表在2019年2月出版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上。Ia型超新星是宇宙学距离指示器,通过Ia型超新星测距,人们发现宇宙在加速膨胀,从而暗示了宇宙中暗能量的存在。双简并星模型是两种主流的Ia型超新星前身星模型之一,并且也是引力波源(图1)。因此...
近日,国家天文台雷振新、赵刚和赵景昆等人利用LAMOST光谱巡天数据发现并证认了294颗新的热亚矮星,并通过特征谱线拟合给出了这批恒星的大气参数。该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天文学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2018, ApJ, 868,70)。
近日,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周济林课题组提出了环白矮星尘埃盘和白矮星大气金属污染的演化模型,揭示了白矮星吞噬其周围残留行星物质的演化规律。相关研究论文A power-law decay evolution scenario for polluted single white dwarfs于2018年11月6日在《自然·天文学》上发表(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
近日,国家天文台赵景昆、赵刚和青木和光等人利用日本斯巴鲁望远镜对晕流LAMOST-N1的六颗成员星进行了高分辨率光谱观测,其中LAMOST-N1是赵刚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LAMOST DR2数据发现的新晕流。通过分析成员星的丰度模式和最终观测结果,赵景昆等人发现晕流LAMOST-N1来自于银河系对外部系统的吸积。由于LAMOST-N1的丰度模式和目前已知的典型矮星系的丰度模式也不完全一致,它的...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李焱等人在B型亚矮星的内部结构和演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揭示了这类恒星中心氦燃烧期间对流内核的发展历程。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在国际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正式发表。B型亚矮星是一类很特殊的恒星,它们的质量大体上只有太阳的一半,但是其光度却可以达到太阳的十几倍到几十倍,同时其表面温度是太阳的4倍到8倍。由于其特殊的形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李焱等人在B型亚矮星的内部结构和演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揭示了这类恒星中心氦燃烧期间对流内核的发展历程。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在国际权威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正式发表。B型亚矮星是一类很特殊的恒星,它们的质量大体上只有太阳的一半,但是其光度却可以达到太阳的十几倍到几十倍,同时其表面温度是太阳的4倍到8倍。由于其特殊的...
银河系中部分恒星群按照不同的路线绕银河系中心运动。这种不统一的旋转模式形成的扰动机制一直困扰着科学家。近期一项基于欧洲太空局盖亚(Gaia)太空望远镜观测的研究显示,这种旋转模式可能是3—9亿年间一个较小的矮星系垂向穿过银河系扰动的结果。三峡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心田海俊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超等合作,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盖亚望远镜的巡天数据,通过追踪相空间混合的历史,对垂向扰动...
近日,三峡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心田海俊博士团队,利用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及欧洲太空局天体物理学全球天体测量干涉仪(Gaia)卫星的巡天数据,精细勾画了太阳附近的恒星在垂直相空间中的漩涡结构,并推测该漩涡结构可能是一矮星系与银河系并合所致。根据漩涡结构在不同年龄恒星中的变化情况,他们推算出矮星系与银河系的并合很可能发生在最近5亿年间。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天体物理快报》。与前人的工作相...
过去,天文学届普遍认为矮星系中恒星的运动速度完全是由其自身的引力驱动的,并由此推断暗物质存在于矮星系中,而且比率远远大于其可见物质。近日,发表在美国天体物理学报(ApJ)的一项研究成果驳斥了这一观点,并证明矮星系中恒星的运动实际上仅仅只是反映了来自银河系的引力作用。这项研究在矮星系、暗物质以及银河系引力场分布等研究领域开辟了全新的思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6日报道,借助微引力透镜效应,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发现了一颗新的巨行星,围绕位于银河系凸起处的一颗褐矮星旋转。研究人员称,这颗名为“OGLE-2017-BLG-1522Lb”的系外行星,可能是首颗围绕褐矮星旋转的巨行星,新发现有助进一步揭示行星的形成机制。
近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博士后卜育德、雷振新与研究员赵刚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热亚矮星搜寻方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报增刊》。据了解,热亚矮星是一类中心正在进行氦燃烧并且具有很薄氢包层的特殊恒星。热亚矮星的形成及其性质对于研究恒星物理学、球状星团和星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知的热亚矮星数量较少。而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具有强大的光谱获取能力,具备搜寻大量热亚矮星的潜力。不过,热亚矮星的传...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后卜育德、雷振新与研究员赵刚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热亚矮星搜寻方法。该方法使用一种新的机器学习算法HELM方法对热亚矮星进行分类。基于已有的热亚矮星光谱数据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热亚矮星单星的分类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0.92和0.96,对热亚矮星双星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是0.80和0.71。通过与其他方法的比较,证实该方法具有比其他方法更高的准确率和效率,且该算法对...
热亚矮星是一类中心正在进行氦燃烧并且具有很薄氢包层的特殊恒星,在赫罗图上,它们一般位于水平分支的极蓝端,因此又被称为极端水平分支星。热亚矮星的研究与椭圆星系的“紫外超”现象、Ia型超新星前身星等研究紧密相关,热亚矮星的形成及其性质对于研究恒星物理学、球状星团和星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知的热亚矮星数量很少,为了更好地研究热亚矮星,需要搜寻大量的热亚矮星以扩充样本数量。近年来,LAMOST以其强大的...
近期,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苏杰和付建宁教授等人从已发表的基于LAMOST数据的白矮星星表中,发现了4颗新的DA型脉动白矮星。该项研究成果已被国际著名天文学期刊《天文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 )接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