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大尺度相关记录96条 . 查询时间(0.178 秒)
2024年2月25日,由我校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2023年度青年科学家项目“极端气候下大尺度森林火灾风险和火蔓延预测技术研究”的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合肥顺利召开。
2024年2月7日,天体物理学国际期刊《天体物理学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和CME理论研究团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由博士研究生胡佳亮与林隽研究员等人共同完成。他们提出在日冕物质抛射(CME)两侧产生的大尺度准周期快速传播(QFP)的磁声波的新机制。
2024年2月4日,新疆天文台恒星形成与演化团组硕士研究生玉米提·麦合木提在导师加尔肯·叶生别克研究员指导下,利用南山26米射电望远镜,对英仙座分子云进行了大尺度的甲醛谱线观测,并结合赫歇尔卫星(Herschel)远红外以及美国五大学天文台(Five College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 FCRAO)14米望远镜望远镜一氧化碳谱线数据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已发...
由于海洋观测资料匮乏以及热带气旋(TC)生成过程的理论不完善,TC生成预报成为难点。西北太平洋是TC生成频数最高的海域,夏季风环流活跃,TC生成涉及的多尺度相互作用比较复杂。前人基于观测资料的研究表明,在TC生成前期,热带初始扰动对大尺度环流特征尤其敏感。目前,对于西北太平洋不同大尺度环流型中发展与不发展热带扰动的差异未有充分研究。2023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光华团队对...
由于海洋观测资料匮乏,热带气旋(TC)生成过程的理论也不完善,TC生成预报一直是一个难点。西北太平洋是TC生成频数最高的海域,夏季风环流活跃,TC生成涉及的多尺度相互作用比较复杂。前人基于观测资料的研究表明,TC生成前期,热带初始扰动对大尺度环流特征尤其敏感。目前,对于西北太平洋不同大尺度环流型中发展与不发展热带扰动的差异还未有充分的研究。
生物界主要有两种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在植物界,有性繁殖通常指种子繁殖,而无性繁殖最常见的形式是营养繁殖或克隆生长。科学家们对两种繁殖方式的优劣势、进化意义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开展了大量研究,我们仍然对两种繁殖方式的生态地理格局知之甚少。例如,繁殖方式随温度梯度如何变化?学界通常认为有性繁殖过程包括传粉、结实、种子萌发等比无性繁殖需要更高的温度,低温有利于克隆繁殖,但近期的研究结果对此存在争议...
地下芽库在草地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大尺度环境梯度下芽库分布格局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可以阐明物种适应策略,揭示当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物种分布格局与多样性。然而,地下芽库在大尺度气候梯度上的作用却鲜有报道。本文以区域尺度的温度和水分样带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国北方草地地下芽库的空间格局,以探讨1)温度和水分因子对地下芽库的影响是否相似,2)气候因子对芽密度和多样性的影响是否相似?
地下芽库在草地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大尺度环境梯度下芽库分布格局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可以阐明物种适应策略,揭示当前以及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物种分布格局与多样性。然而,地下芽库在大尺度气候梯度上的作用却鲜有报道。本文以区域尺度的温度和水分样带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国北方草地地下芽库的空间格局,以探讨1)温度和水分因子对地下芽库的影响是否相似,2)气候因子对芽密度和多样性的影响是否相似?
微生物是土壤有机碳循环的重要驱动者。土壤自养微生物吸收固定大气中的CO2形成微生物生物量及残体,在调控土壤有机碳库的形成和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研究多关注异养微生物驱动的有机碳降解和矿化过程,对土壤自养微生物介导的固碳潜力、空间分布特征及对土壤有机碳库的贡献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和量化评估。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人类社会面临生态危机和挑战,如物种灭绝、资源枯竭、有害生物暴发、动物疫病流行等。探索大尺度气候对动物种群时空动态的影响,对于应对和缓解气候变化的生态影响与后果至关重要。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不断加剧,人类社会正面临一系列生态危机和挑战,如物种灭绝、资源枯竭、有害生物暴发、动物疫病流行等。研究和揭示大尺度气候对动物种群时空动态的影响,对于应对和缓解气候变化的生态影响与后果至关重要。
埃迪卡拉-寒武纪转折期(560-514 Ma)是地球历史上生物变革的关键时期,主要表现为埃迪卡拉型动物的灭绝(大约541 Ma)和寒武纪早期多门类动物的爆发(大约541-514 Ma)。地球表生环境变化被认为是控制生物演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关这一时期的环境与生物协同演化也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争论的焦点。尽管海洋缺氧被认为是埃迪卡拉型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但一些证据表明这一时期的氧水平明显升高,...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人员在《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发现在太阳爆发耀斑的大尺度电流片中,由于撕裂模不稳定性的发生会使得电流片中出现湍流。该研究量化分析了出现湍流后的磁重联速率、耗散率、耗散尺度等,发现湍流通过增宽电流片的方式有力加速了电流片内的磁重联过程。
近日,天文学期刊《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发表了云南天文台太阳爆发现象和CME理论研究组的硕士研究生张怡宁和叶景博士等人的最新工作。他们的研究发现,在太阳爆发耀斑的大尺度电流片中,由于撕裂模不稳定性的发生会使得电流片中出现湍流。他们的工作量化分析了出现湍流后的磁重联速率、耗散率、耗散尺度等,发现湍流通过增宽电流片的方式有...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日冕观测与选址组在日冕波的起源研究中获得新进展。该研究首次为耀斑激发日冕波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并首次报道了日冕波列的干涉现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