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10 共查到海洋生物学 监测相关记录10条 . 查询时间(0.297 秒)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09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15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2014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视频会议9月23日在京召开。会议全面总结回顾了我国海洋监测工作的实践和经验,深入分析了在当前形势下海洋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飞出席并讲话。
本研究根据赤潮危害的不同形式和途径,针对几种我国特别是我省代表性的生物,主要是轮虫、黑褐新糠虾、鲈鱼、扇贝等,在国内外率先较系统地以海洋各级生物为对象发展了赤潮毒性标准测试方法,针对毒素对相关酶、细胞的致毒机制,建立快速灵敏的毒性监测指标;并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我省常见的有害有毒藻—一PSP产毒藻亚历山大藻、赤潮异弯藻等进行了毒性研究,对现场赤潮样品和织纹螺中毒事件进行了毒性分析。并根据所得结果,...
自2008年5月中下旬以来,黄海水域出现大量浒苔海藻,对青岛奥帆赛海域水体形成了较大威胁,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启动了一级应急预案。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不仅派出藻类专家专程赴青岛现场调研和会商,而且还应急启动了浒苔海藻卫星遥感监测,及时递交分析报告,为江苏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基础信息支持,服务于江苏海域浒苔海藻的控制和治理决策。 应用该所MODIS卫星遥感接收站接收的卫星遥...
我国强化入海污染物监测力度           2007/8/21
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日前表示,我国正在强化对陆源入海污染物和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力度。由国家、海区、省、市四级监测机构构成的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体系进一步健全,11个省、区、市以及47个地级市和计划单列市建立了专门的监测机构。据统计,2006年我国共对600多个陆源入海排污口、19个赤潮监控区、18个生态监控区、22个海水浴场开展了全方位监测,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数据。沿海所有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均及时对外发...
12月5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彦良研究员承担的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青岛大气环境腐蚀性监测技术开发及其应用”研究,通过了青岛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验收专家组认真审阅了项目组提供的结题报告,听取了项目的执行情况和技术报告,通过质询、答疑和认真讨论,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是基于腐蚀过程发生时金属表面存在电解质膜并有微弱氢电流产生的理论开发出的一种能够监测...
新华社电 为预防生物物种资源的流失和外来有害物种的侵害,我国将着手建立生物物种资源监测预警体系,及时掌握重要生物物种资源的动态变化,科学地预测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趋势,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上了解到,我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物种资源流失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吴晓青说,我国建立生物物种资源监测预警体系,将从源头预防、监...
2005年7月11日至12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物学专家与日本水产工学研究所水生物音响博士赤松友成、江西省江豚救护中心湖口站工作人员一起,首次联合监测长江九江段八里江水域的长江江豚迁移情况,并初步确认: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哺乳动物——长江江豚存在江湖迁移行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