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应用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应用化学 离子相关记录59条 . 查询时间(0.183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郑琼副研究员团队自主研制出48V/10Ah磷酸盐基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并作为中低速电动车的动力电源成功开展应用示范。根据实测数据,在6至7℃环境温度下,该动力电池系统续航里程达到35km,系统比能量为90Wh/Kg。该系统由32个5Ah钠离子软包电池,采用2并16串方式组成。软包电池用磷酸钒钠正极和低阻、高稳定性电解液均为...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杨波课题组在阳离子-中间体复合物对铜表面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生成碳二产物反应的促进作用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该理论模拟采用显式水溶液模型下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自由能采样技术,研究了Cu(100)电极/电解质界面碳二产物生成的关键基元步骤(CO二聚反应生成OCCO),并探索了OCCO形成过程中阳离子半径对反应的影响作用机制。该成果以“Promotional Role o...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席振峰/张文雄课题组最近在«德国应用化学»(Nan Li, Botao Wu, Chao Yu, Wen-Xiong Zhang*, and Zhenfeng Xi*, Angew. Chem. Int. Ed., https://doi.org/10.1002/anie.201916651)上发表了题为“Trishomoaromatic (B3N3Ph6)-D...
物质学院杨晓瑜课题组在手性阴离子催化合成手性吲哚衍生物方面取得进展。近日,相关工作以“Regioselective and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β-Indolyl Cyclopentenamides by Chiral Anion Catalysis”为题,于国际知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德...
采用简单的恒电流法测定了锂离子在LiVOPO4中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LiVOPO4电极中的扩散系数分别为4.78×10-11和3.27×10-11 cm2/s.
用水杨醛和邻苯二胺合成了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双席夫碱(SPS),将其作为中性载体与碳粉混合,以液体石蜡为粘合剂,制备出能斯特响应铜(Ⅱ)离子选择性电极,应用于SCN-的测定。 SCN-浓度在1.0×10-6~1.0×10-2 mol/L之间时该电极对其具有能斯特响应,检测下限为4.0×10-7 mol/L。 在pH值为3.5~4.6的SCN-溶液中,电极的响应时间均小于30 s。电极的稳定性好,灵敏度...
采用低能量离子束对碳纳米管进行轰击。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离子束轰击可以方便地去除碳纳米管中的杂质,拉曼光谱结果显示离子束轰击没有对碳纳米管造成明显损伤。 以尿素作为杂质添加到碳纳米管中,经离子束轰击后发现尿素消失,说明离子束对杂质的去除机制为其溅射效应。
用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疏水性离子液体修饰玻碳电极,在0.2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为4.0~8.0)中,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示脉冲溶出伏安法(DPSV)研究了木犀草素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木犀草素含量的新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上木犀草素氧化、还原峰电位均负移,峰电流增大。 在-0.2~0.7 V电位区间,pH=7.0的磷酸盐缓...
在1 mol/L LiPF6/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体积比1∶1∶1)电解液中,采用恒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法(CV)、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光谱(EDS)、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测试技术,研究了添加剂硫酸亚乙酯(DTD)对锂离子电池性能及石墨化中间相碳微球(MCMB)电极/电解液界面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电解液中引入体积分数0.01%DTD后,MCMB/Li电池可...
研究了低取代度阳离子淀粉(CS-L)在Mg-Al类水滑石(HTlc)上的吸附行为。 CS-L可在带结构正电荷的Mg-Al HTlc表面吸附,吸附方程符合Langmuir等温式,300 min左右达吸附平衡,饱和吸附量为33.92 mg/g。 吸附驱动力可能缘自于:CS-L醚键或羟基与HTlc羟基之间形成氢键;熵效应,即吸附所引起的CS的熵减少小于被吸附水释放引起的熵增加。 随着pH值的增加,CS-...
按文献方法制备了3种八面体MnO6分子筛催化剂K-OMS-2、H-K-OMS-2和Cu-OMS-2,用SEM和XRD测试技术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和组成。 考察了这3种催化剂对用氧气选择性氧化醇为相应的醛或酮的催化作用,研究了采用不同OMS-2在离子液体[bmim]PF6中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其中H-K-OMS-2对苄醇和烯丙醇氧化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均超过90%。 催化剂和离子液体可分别...
用磺酸型离子液体1-甲基-3-磺酸丙基咪唑硫酸氢盐([MIMPS][HSO4])催化β-萘酚、芳香醛和酰胺(或脲)3组分“一锅法” 类Ritter反应合成了酰胺烷基萘酚。 投料比为n(β-萘酚)∶n(芳香醛)∶n(酰胺或脲)∶n([MIMPS][HSO4])=1∶1∶1.3∶0.1,无需溶剂,恒温125 ℃反应5~40 min,通过简单水洗抽滤即可分离产物,酰胺烷基萘酚产率为85%~97%。 离子...
脱脂棉在碱存在下与环硫氯丙烷发生醚化反应,合成了一种环境功能材料——聚硫醚纤维素(PTCC)。 考察了溶液酸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并研究了PTCC对3种阳离子染料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 研究结果表明,中性介质较有利于吸附的进行;298 K、pH=7.0时,静态吸附2 h后,吸附趋于平衡,PTCC对碱性艳蓝B、碱性艳蓝R和夜蓝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726、652和320 mg/g;PTCC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
在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中以氯化苄为引发剂,氯化亚铜/2,2’-联吡啶为催化剂成功实现了丙烯酰胺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用I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实聚合物链端具有-Cl端基。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催化剂和配体用量、单体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丙烯酰胺在离子液体中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1.5 h时转化率达到31.43%,MnGPC=4451,M...
为研究混合溶剂对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影响的本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丙烯酸在不同溶剂中的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及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表征了接枝样品。实验结果表明溶剂对接枝反应有较大的影响,当选用醇和水为混合溶剂时,接枝率随着水与醇的体积比的增加而增大。利用紫外光谱中出现的红移现象可以解释丙烯酸在不同溶剂中的反应活性以及接枝率的变化规律。红外光谱中C=O伸缩振动吸收峰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