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考古理论 考古学史 考古技术 中国考古 外国考古 专门考古 考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考古学 四川大学相关记录67条 . 查询时间(0.887 秒)
张长虹,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藏学学刊》常务副主编。2016-2021年曾就职于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主要研究方向为西藏考古与艺术、藏传佛教文物研究、中国西藏石窟考古等。连续多年在青藏高原从事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曾经多次带队赴西藏阿里、青海玉树等地进行佛教石窟和摩崖造像的考古调查工作。
张亮,1988年生,男,汉族,四川三台人。2007-2018年在四川大学考古系学习,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8年留校,讲授《考古学史》、《中国考古学-4》、《敦煌的艺术》、《宗教考古研究》、《田野发掘实习》、《田野调查实习》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石窟寺考古。
杨锋,1978年2月生,安徽人,汉,1996年-2003年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习,先后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2003年进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工作,讲师,现主要从事GIS考古相关研究工作。
齐东方,男,1956年出生于辽宁昌图。1982年吉林大学历史系毕业,1984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并在北京大学任教,1992年获博士学位,后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导师。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2022年始任四川大学讲席教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历史、文物、美术教学与研究。出版独立撰写、合著、主编并参加撰写的学术专著《唐代金银器研究》等二十二部,发表论文二百余篇,主要包...
石涛,男,1987年11月生于四川广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为先秦考古、考古学理论、植物考古、陶器分析等。
索德浩,毕业于四川大学考古学系。2006-2018年工作于成都文物考古研院,2018年7月以后就职于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现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长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研究与教学工作,已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等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简报约80篇,出版专著2部,执笔编写考古报告6部。
胡越,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研究员。研究兴趣:旧石器技术分析、第四纪释光年代学。通过结合石器技术特点和光释光年代学以及古环境变化来探索东亚地区早期人类及现代人演化、迁徙、交流、文化行为等特点,特别是中更新世及晚更新世中国西南地区的旧石器中晚期文化特征面貌及区域古人类的进化迁徙活动。专业方向: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光释光年代学。
范佳楠,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汉唐宋元考古、陶瓷考古、海上丝绸之路。主讲课程:中国古代陶瓷、世界博物馆概览、博物馆实践、国外考古概论等。
李帅,1989年生,汉族,四川安岳人。2007—2017年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学习,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博士学位。2017年留校,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西南考古(含西藏考古),先后承担过田野考古实习、田野调查实习、古钱学概论等课程,承担《南方民族考古》编辑及编务工作。
李水城博士,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客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科技大学“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西北史前-青铜时代考古、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盐业考古(冶金考古、环境考古、农业考古)...
近日,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完成的一项关于青藏高原史前牦牛驯化与黄牛利用的重要研究,以Evidence for early domestic yak,taurine cattle,and their hybrids on the Tibetan Plateau(《青藏高原早期家养牦牛、普通黄牛及其杂交种的证据》)为题,...
近日,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团队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Reports发表题为“Regional variation in bone tool technology in China:Insights from the Zhaoguodong Cave in Southwest China”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贵州招果洞遗址骨器研究的最新进展。四川...
近日,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团队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Reports发表题为“Regional variation in bone tool technology in China:Insights from the Zhaoguodong Cave in Southwest China”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贵州招果洞遗址骨器研究的最新进展。四川...
近日,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完成的一项关于青藏高原史前牦牛驯化与黄牛利用的重要研究,以Evidence for early domestic yak,taurine cattle,and their hybrids on the Tibetan Plateau(《青藏高原早期家养牦牛、普通黄牛及其杂交种的证据》)为题,...
崖墓这一类葬俗在汉晋时期广泛流行于四川盆地及周缘的中国西南地区,极具时代与地域特色。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汉晋时期崖墓数量10万余座,主要集中于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中下游和长江沿岸等地,特别是在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岷江中下游地区。东汉崖墓墓室空间体量较大,大多为长主室带多侧室(龛)或多主室带侧室结构,葬具数量较多,一般认为东汉崖墓存在多次开启、多人下葬的使用情形。长期以来,对于崖墓中所葬个体所代表的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