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文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文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463条 . 查询时间(2.191 秒)
2022年5月3日晚,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光芒应邀做客文学院“智慧之光”学术名师系列讲座,主题为“当下文学的叙事伦理问题及反思”。本次讲座由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肖百容教授主持,副院长吕双伟教授,当代文学教研室易瑛老师、许永宁老师以及文学院研究生、本科生等四百余人参加。张光芒教授首先通过几个例子引出“什么是叙事伦理”的话题,强调问题的产生并非概念的界定而是对问题探讨的努力与思考。接着,...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京发布《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共分为5个部分,分别从网络文学实现题材转向、网络文学推动全民阅读、保护激活创作生态、网络文学IP全链路开发、网络文学出海等角度,综合分析梳理了2021年度网络文学行业及其上下游的整体变化态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课题组负责人陈定家介绍,《报告》立足...
近年来,建党百年、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社会议题,吸引网络文学强烈关注。4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中国网络文学已成为大众创作、全民阅读的“中国故事”。大众创作正推动网络文学题材转向,现实、科幻题材增速飞快,与玄幻、仙侠、历史等品类渐成并驾齐驱之势,网络文学内容题材多元化格局业...
刘小新研究员的学者生涯从华侨大学起步。1990年代初,大陆高校与海外交流的渠道和机会还不多,华侨大学特殊馆藏——华侨知名人士赠送的书籍——为他开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之旅提供了重要资料来源。对刘小新而言,“华人”不仅是近距离接触的境外学生,也为他的研究创造了特殊的观察位置与视角。多年以后,刘小新倡导“华人文化诗学”正是基于这种情感与知识的积累。
“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史记》记录了李冰修建都江堰的丰功伟绩。“李冰的”水,流了2000多年,至今都在灌溉我们。在成都作家、诗人凸凹看来,李冰与其治水功绩配得上任何程度的致敬和感恩。凸凹对李冰、都江堰有着特殊的情结。出生于都江堰的他,曾以李冰为主角写出长篇小说《汤汤水命——秦蜀郡守李冰》。2022年,凸凹再次为李冰、都江堰作传。只不过,这次是诗歌。凸凹咏唱出4000行长诗...
2022年4月1日,第七届郁达夫小说奖参评作品征集正式启动。本届评奖仍面向全球华语写作,通过审读委成员、国内主要文学刊物、主要文学团体和网络自荐(自荐作品发送至《江南》杂志邮箱jiangnanzzs@163.com)等途径广泛征集作品,同时开通海外文学组织等推荐渠道,力求汇集全球最优秀的华语中短篇小说。郁达夫小说奖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体现民族精神、聚集时代气象、敢于人生发现、促进社会进步、抚慰人类...
2022年4月6日,由陕西省作家协会、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青年联合会指导,《延河》杂志社支持,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主办的第五届陕西青年文学奖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后,正式揭晓。阎安、王尧、王春林、邓凯、叶德庆、刘笑伟、李少君、胡弦、徐可、梁平、彭学明、韩霁虹、穆涛等24位专家学者担任本届评选委员会委员。
2021年,中国作家协会与全国46家团体会员单位一道,围绕党史学习教育,聚焦庆祝建党100周年,团结引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突出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和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在组织广大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方面,在带领广大文学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作...
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为凝聚人民智慧,加强著作权保护,中国作协社联部通过“中作社联”微信公众号举办“保护著作权 大家来提案”活动,面向社会公众征集有关著作权保护的意见和建议。活动得到社会公众的积极响应,大家踊跃参与,纷纷为加强著作权保护建言献策。
文学创作中的思辨性问题     文学  哲学  思辨性  传统文化       2022/4/6
文学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的精神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形式上表现为不同的文学情感和哲学智慧。文学与哲学都源于生活,两者的融合和相互影响也是必然的。韦勒克与沃伦在合著的《文学理论》中就曾提出,“通常人们把文学看作是一种哲学的形式,一种包裹在形式中的思想”,认为“文学可以看作是思想史和哲学史的一种记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史哲也是不分家的,古代士大夫往往集哲人、文人于一身。写作者在用文学语...
龚学敏的诗集《濒临》(百花文艺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中,《金钱豹》《白狐》《河豚》《丹顶鹤》等作品组成“动物世界”。这些动物在人们的“常识”中是非诗性的,但诗人善于通过它们来营造个人的诗学空间。现代工业文明给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与快捷,但某种意义上说也切断了人和诗歌赖以栖身的自然之间的关联。它和扩张的物欲遇合,更使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过度开发触目惊心,负价值日益凸显,大量动物濒临灭绝。摸清这一生...
惊蛰过后万物复苏,自在博物书店院里的郁金香球根悄悄冒出了嫩绿的叶片,洋水仙迫不及待地在春风中摇曳着它的花裙,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地歌唱着,仿佛在迎接读者们的到来。在北京西二环边,有这样一家主题书店,虽然没有豪华新潮的装修设计,却凭借精准的主题定位和专业用心的服务赢得了读者的心。
近日,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赵敏俐教授主持的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的重要成果《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由现代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全书共21卷,545.4万字。该书由赵敏俐主编,徐健顺、朱立侠副主编,上百位吟诵志愿者参与编辑整理,历时两年多,终于告成。这是学界首次大规模出版的吟诵资料,也是吟诵访谈实录的第一次公开出版,对吟诵的研究和传承,具有里程碑式的...
" 这个书名很特别啊!" 作家刘琼的全新散文作品《格桑花姿姿势势》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很多读者乍看书名都挺好奇。" 姿姿势势 " 究竟有何寓意?近日,作者刘琼接受了媒体群访,分享了新书背后的创作故事。刘琼说," 姿姿势势 " 由 " 姿势 " 得来,意思是漂亮,源于兰州方言,常形容小女孩、房子漂亮等。作家刘琼借鉴了西北方言喜欢用叠声词的特点,将 " 姿势 " 演变为了 " 姿姿势势 ",类似 ...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互联网在线内容消费群体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听书人群成倍数增长,根据易观分析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有声行业市场活跃用户规模达8亿人次,2020年用户规模则为5.7亿人次。探访书店、图书馆、有声阅读内容平台、有声阅读从业者,确实明显感受到这个行业正在发生悄然蜕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