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光学 >>> 量子光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量子光学相关记录207条 . 查询时间(3.08 秒)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冷原子物理研究团队在冷原子温度测量的研究中取得进展,在实验中展示了原子内态几乎无损的冷原子温度快速测量方法,相关工作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Applied。
北京大学量子材料中心刘雄军组和南方科技大学俞大鹏院士合作提出如何在拉曼光晶格中实现和探测非遍历的临界相这一基本量子相,为实现和探测单粒子和多体临界相指明了方向。该研究以”Realization and detection of non-ergodic critical phase in an optical Raman lattice”为题,发表在近期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Phys. Rev. ...
2020年7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张卫平教授应邀来所进行学术交流,作了题为“追光之旅:从量子光学,原子光学到量子精密测量”的报告。三十余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会议由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主任朱健强研究员主持。张卫平教授作为上光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优秀毕业生代表,首先深情回顾了在实验室的学习科研经历,追光逐梦之旅在此扬帆远航。随后,报告了量子光学、原子光学从最初的探索光及其与物...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物理基础问题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许金时、许小冶等人与南开大学陈景灵教授合作,首次实现光子的偏振与其本体分离,进而实现两个光子偏振的无接触交换,揭示了“量子柴郡猫”的独特量子特性,加深了人们对“什么是物理实在”这一物理学基本问题的认识。该成果于6月15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上。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提出一种适用于傅里叶变换关联成像系统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该方法可实现关联成像动态解码,样品只需单次曝光即可获得高质量图像。相关论文发表在Optics Express 28, 17556-17569 (2020)。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非厄米量子模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唐建顺、王轶韬等人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循环式宇称时间(PT,parity-time)对称量子模拟器的构建,并基于该模拟器观测到量子态在PT对称系统中的动态演化行为,为深入研究非厄米量子物理提供了有效的实验平台。该成果于2020年6月11日发表于国际权威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在冷原子喷泉的相互作用区磁场评估中取得了新进展,相关成果作为编辑精选(Editor’s pick)文章发表于《美国光学学会杂志B》(J. Opt. Soc. Am. B 37, 1775-1780)。
日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女教授孔嘉与巴塞罗那光子科学研究院(ICFO)、巴斯克大学(UPV)的研究人员开展合作,在高温原子纠缠上取得突破,从而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5月15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经过4年的潜心研究,孔嘉等研究人员在190摄氏度(463开尔文)炽热、无序原子气体中成功制备并观测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尺度原子纠缠态,纠缠原子的数目高达10的13次方,刷新世界上迄...
2020年3月20日,中国激光杂志社发布“2019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第十五届)。河南大学申怀彬教授、李林松教授、杜祖亮教授等人和中国科技大学张振宇教授的科研成果《兼具高亮度和高效率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成功入选。申怀彬教授等通过设计合成新型核壳结构量子点,研发了兼具高亮度、高效率和长寿命红绿蓝三基色QLED器件,其中多项性能指标创世界记录,该研究结果有望加速推进QLED在高亮高效显示和照明领域...
2020年3月13日,物理学科国际权威学术期刊《Phyiscal Review Letters》报道了我校量子材料与物理研究所单磊教授团队与中科院合肥强磁场中心郝宁研究员理论团队、朱相德研究员等人合作,利用低温强磁场扫描隧道显微镜/谱仪(STM/STS)对一种典型的过渡金属硫族元素化合物(TMD)― 2H-NbSe2进行探测研究。通过对该体系的高分辨隧道谱测量和理论分析,证实了该体系存在非弹性电子...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万文杰教授的科研团队在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以“Synthetic anti-PT symmetry in a single microcavity”(《在单个光学微腔中实现合成维度的反PT对称系统》)为题发表在非厄米量子光学系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万文杰和纽约城市大学助理教授葛力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密西根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方...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激光与红外材料实验室研究员张龙、研究员董红星领衔的微结构光物理研究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等机构合作在超晶格微腔量子应用领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提出基于钙钛矿量子点自组装超晶格微腔的太赫兹量子开关,首次将钙钛矿材料拓展到量子超快应用领域,通过实验和理论验证了超晶格微腔中的腔增强超辐射现象,并基于此现象成功实现0.1 THz的量子开关。相关成果发表于[Nat...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量子光学重点实验室散射成像课题组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提出利用空间滤波扩展记忆效应范围进而增大散斑自相关成像技术的成像视场新方案。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Optics Letters 44, 5997(2019)]。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在量子相干性理论与实验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项国勇等人与波兰华沙大学以及德国乌尔姆大学理论物理学家合作,首次在理论上完全解决量子比特在非相干操作(不增加相干性的操作)下的转化问题并设计实验进行了验证,该成果2月13日发表在国际物理学学术期刊npj Quantum Information上。
超快激光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饱和吸收体作为超快激光系统的关键元件之一,对激光的性能至关重要。常用的可饱和吸收体,如SESAM等,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熔融石英(SiO2)玻璃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光学材料之一,成本低,但是其非线性光学系数小,无法作为饱和吸收体使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