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天气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天气学相关记录251条 . 查询时间(0.489 秒)
近期,记者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青藏高原地-气耦合系统变化及其全球气候效应”集成项目“青藏高原地-气耦合过程对区域灾害天气的影响”项目组了解到,2021年该项目进入全面集成研究的重要阶段,将继续开展高原地-气耦合过程大气热源结构与变化特征及其灾害天气影响、高原地-气耦合过程多尺度环流系统形成机制及其灾害天气影响、高原山地特色天气分析诊断方法与数值预报技术的深入研究;将完成高原热源、环流系...
2021年3月25日,中国气象局天气预报科技成果中试基地组织召开2021年天气预报科技成果准入评审会议,“基于智能网格降水的洪水-滑坡耦合式预报技术”等3项成果通过业务转化准入。
我国北方地区27日遭遇沙尘天气,部分地区有沙尘暴。中央气象台当日18时继续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3月27日20时至28日20时,内蒙古中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辽宁西部、吉林西部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内蒙古中部偏北地区有强沙尘暴。沙尘天气对交通运输、人体健康等产生不利影响,各地采取积极措施应对。
2021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我国气象部门将在当天首次面向公众发布气候趋势预测产品,内容包括延伸期(10到30天)、月、季节和年度的气候趋势预测结论,为气象防灾减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气候服务信息。气候预测结论定期发布,即时更新,公众可登录国家气候中心官方网站和各地气象局网站查询。
2021年3月17日,湖北省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和省气象服务中心业务技术骨干到华中科技大学,与该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学者专家开展座谈,共同推进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攻关。华中科技大学、省气象服务中心分别介绍了带电粒子催化降雨项目开展、人工消雾试验进展等情况,与会人员就试验外场气象条件和设施配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1年3月15日,一场近10年来最强的沙尘暴天气影响了我国北方地区,12个省区市被沙尘覆盖;16日,受冷空气影响,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仍有沙尘天气困扰,许多地方出现了重度污染天气。
今年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这背后蕴含着什么样的意义?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生态系统特别是海洋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能为海洋做些什么?本期《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邀请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苏京志,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近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生态环境部第一时间下发预警提示,要求各地根据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情况及时启动预警。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突击检查唐山市钢铁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发现河钢唐钢不锈钢公司、唐山金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唐山市春兴特种钢有限公司和唐山东华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高负荷生产,未落实相应减排要求,并普遍存在生产记录造假问题...
据中央气象台统计,我国3月14日夜间至16日上午,西北地区、华北大部、东北地区中西部、黄淮、江淮北部等地出现大范围扬沙或浮尘,新疆南疆、内蒙古、甘肃西部、宁夏中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暴或强沙尘暴,沙尘天气面积超过380万平方公里。
沙尘暴对健康有何危害     沙尘暴  健康  危害  天气       2021/3/19
今春,我国北方地区首次发生大范围沙尘暴天气。北京积水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副主任医师程洋指出,狂风卷着沙尘,不仅可以导致环境污染、土地退化、生产生活受影响、交通安全受影响以及生命财产损失,同时也给人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可以危害全身的各个器官。
从2021年3月14日起,我国北方多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北京、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西部等地出现沙尘暴,局地出现能见度不足500米的强沙尘暴。FY-4A气象卫星15日8时监测显示,我国可视的沙尘区面积约为46.6万平方公里。这也是近十年来影响我国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
2021年2月26日 ,陕西省榆林市气象局《陕北黄土高原强对流天气预报及雷达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投入业务化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特殊地形区域气象预报准确率。
2021年2月24日,为统筹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中国气象局召开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衔接会,围绕“十四五”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编制与相关业务进行有机衔接进行专题研讨。中国气象局总工程师黎健出席会议。
2021年2月24日,为统筹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中国气象局召开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现代化建设需求衔接会,围绕“十四五”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编制与相关业务进行有机衔接进行专题研讨。中国气象局总工程师黎健出席会议。
热带气旋(TC)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天气系统之一,它会引起诸如风暴潮、台风浪、大风、强降雨等一系列灾害的发生,而西北太平洋(WNP)又是全球TC生成数量最多、生成范围最广的海域之一。WNP平均每年有20多个TC生成,约占全球TC生成总数的1/3,而其中约1/4的TC登陆我国并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提高对TC特征指标预报的准确性将有利于提高沿海地区防灾减灾的能力,有助于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