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勘探地球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勘探地球物理学相关记录69条 . 查询时间(1.453 秒)
为了推动山西省地球物理科技进步,提高地球物理学科的研究和应用水平,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国家科技部发布的《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贯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精神,山西省地球物理学会开展了地球物理勘查科学技术成果评奖工作。
海底泥火山是这样产生的     海底泥  火山  孔隙压力       2020/12/4
泥火山是一种不可预测的、危险的现象,现在科学家对它们如何形成和演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地球物理学研究期刊》。
摘要:在末次冰期,东亚热带陆地是否存在类似 Dansgaard-Oeschger事件的千年尺度气候事件及这些事件是受北半球高纬度气候影响还是受低纬度海洋的控制,是长期困扰第四纪古气候学的难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研究员团队与国内同行合作,通过对中国广东湛江湖光岩玛珥湖约6万年来的植硅体和花粉分析发现,在末次冰期存在7次千年尺度季节性干旱事件,它们主要与热带东-西太平洋海表温度(SS...
下地幔占地球体积近60%,在各种尺度上都表现出强烈的不均匀性。对下地幔不均匀体特别是小尺度散射体的分布、形态和性质的研究,可以为认识地球深部物质组成及相变、地幔流变性、地幔对流尺度、地幔混合效率等提供重要制约。传统研究方法主要有S-P转换波法和反射前驱波法。其中,利用震源下方的S-P转换波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但依赖于深源地震的分布,仅适用于探测深源地震较为发育的俯冲地区;反射前驱波法可以探测大陆下...
2020年11月1-3日,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赛在北京举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参加比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获最佳组织奖,孙小东、梁锴获评优秀指导老师。
冈瓦纳是新元古代-古生代过渡时期的一个古大陆,主要分布于南半球,又被称为南方大陆。奥地利地质学家Eduard Suess于1885年在《The Face of the Earth》一书中提出“冈瓦纳大陆”一词,根据印度中部冈瓦纳地区石炭纪到侏罗纪的地层——“冈瓦纳系”而命名。大致以东非造山带为界,冈瓦纳大陆被分为东冈瓦纳和西冈瓦纳两部分。
近日,2020年“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重庆举行。我所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裴顺平研究员获得中国地球物理科学技术创新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裴顺平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地壳和上地幔结构层析成像研究,注重成像方法研究与实际科学问题相结合。在4D成像技术,联合各向异性成像技术,衰减成像技术及其在青藏高原及周边深部结构探测的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性研究成果。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许多数据挖掘算法被广泛使用,它们的优势可概括为:(1)识别数据中的隐藏模式;(2)捕获复杂的非线性关系;(3)自动学习模型;(4)无需定义完整的输入和输出变量之间基于物理的数学关系。在勘探地球物理学中,由于岩石物理响应多解性,使得地球物理数据与地质分类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碳循环对于理解大气CO2浓度及全球气候变化至关重要,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主题。然而,碳在地球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等圈层之内或之间,历经多级时间和空间尺度,以多种赋存形式进行转换和转移,呈现出复杂的循环样式 (图1),也是地球科学研究的持久难题。其中,地球表层岩石风化作用,是连接大气圈与岩石圈碳循环的关键过程,备受关注。
月球很早就停止了大规模构造活动,较完整地保留了天体撞击的痕迹,是研究行星早期演化历史的理想场所。撞击作用会深刻地改造原始的月壳物质,是月面物质大规模运移的重要动力,影响范围可达几百乃至上千公里。探测月球浅层结构是深入认识月球撞击和火山喷发等历史的关键,对于月球环绕探测、着陆巡视探测和采样返回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8月31日,为落实学校与湖北省地质局战略合作协议和双方推进深化合作座谈会要求,我院与湖北省地质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以下简称“湖北物探队”)框架合作协议签订暨产学研基地揭牌仪式在湖北物探队举行。湖北省地质局总工程师熊保成,湖北物探队党委书记、队长梅焱祥,校党委副书记王林清,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红丽等参加签约仪式。湖北物探队党委副书记郑乐平主持会议。
大地电磁探测(MT)与地磁测深(GDS)的地球物理探测结果显示,在中下地壳及上地幔深度范围普遍存在电导率高导异常现象,而俯冲带区域尤为明显。为解释这些高导异常的成因,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的主要成因模型包括:名义无水矿物中的水、含水矿物的脱水产物、熔体(硅酸盐或碳酸盐熔体)、高导性矿物相及含水(盐)流体等。
山脉作为地球上主要的地貌之一,构成了世界地形的“骨架”。它们通常受到构造挤压作用而形成,因此重要山脉大多发育在板块汇聚带。但是,控制山脉高度的因素很多且存在争议,几十年来一直困扰着地球科学家。
为了避免拾取的过程,同时确保CIGs产生的高效性,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何彬与导师刘伊克研究员提出了一种使用拉东域共成像点道集(RCIGs)进行基于波动方程的偏移速度分析的新方法。该方法与经典的偏移速度分析方法不同处在于:(1)采用拉东域共成像点道集的聚焦特性,建立了全新的目标函数,从而使得反演过程为全自动的,不需要任何的人为拾取等干预。如图1所示,当速度准确时,RCIGs 是聚...
近日,精密测量院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学研究团队基于全球分布的高精度超导重力仪网络观测资料,在地球运动微弱信号提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成功提取到高信噪比的地球长周期面波,这是利用重力技术的首次尝试。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上。地球内部结构问题一直是地球科学前沿基础领域关注的焦点。最近十几年来,利用地震背景噪声提取到的面波信号在地壳和上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