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空间物理学 >>> 电离层物理学 高层大气物理学 磁层物理学 空间物理探测 空间环境学 空间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空间物理学相关记录330条 . 查询时间(2.167 秒)
2021年11月5日,2021年十大“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院长李德仁院士荣膺该称号。李德仁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名誉博士,国际著名测绘遥感学家。
国内外大量的空间飞行实践发现,空间环境通过单粒子(SEE)和充放电(SESD)两种方式导致了较多的航天器故障,并且均主要为星用电子设备出现数据或逻辑状态跳变、工作模式非受控切换、执行机构操作异常等可恢复性“软错误”故障,如欧洲的TELECOM系列通信卫星、美国的S-NPP卫星、国内的“地球空间探测双星”、某型号试验星等。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和工程界将此二者分割开来研究与应用,不了解二者诱发航天器故...
近日,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磊研究员团队的谢良海副研究员受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实验现场》栏目在全国科普日(9月19日)当天播出的一场大型科普直播秀——《奋进吧!科学少年》(点此回看),该节目围绕“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科普主题,聚焦近年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突破性科技成就,通过科学实验形式,向广大青少年进行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弘扬科学探索精神,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动创新型国家...
日冕物质抛射(CME)是太阳上的大尺度爆发现象,伴随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释放,是空间天气预报的一个研究重点。行星际空间是CME吹袭地球的必经传输通道。CME在行星际空间传播的部分称为行星际CME(ICME)。在行星际空间传播期间,ICME可以与周围太阳风发生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过程,从而影响其到达地球的时间和强度等,因此对于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的模拟研究尤其重要。
在流体和磁流体系统中,能量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在不同尺度传输,产生湍流。湍流在日球层中普遍存在,对空间等离子体的物质能量交换、加速和热化及宇宙线传输等具有基础且重要的作用。由于大尺度磁场的存在,磁流体湍流被认为是各向异性,扰动功率谱指数在平行和垂直磁场方向分别接近-2和-5/3。
2021年10月23日,漠河市市长邢雪松、副市长高峰等一行7人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调研。所党委副书记钟华、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科研和野外站骨干参加调研会。
2021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2021年10月15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颁奖,4名空间科学领域的优秀中青年科学家获此奖项。
2021年10月10日至12日,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届年会将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中国科学院许厚泽院士荣获2021年度卫星导航定位终身成就奖。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讲席教授夏克青团队与同济大学教授钟锦强团队协同合作,在旋涡运动演化的研究课题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旋转热对流中旋涡的反离心集群运动(Inverse centrifugal effect induced bycollective motion of vortices in rotatingthermal convection)”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
为促进青年学者的交流与合作,2021年9月10日至15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简称青促会)部分会员赴青海冷湖行星地质观测中心及周边开展野外考察。本次考察内容包括空间地球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及地质学等多学科的参观学习、仪器安装和野外取样。
2021年8月24日,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在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怀柔园区组织召开了空间中心单位调度会议。工程总指挥王赤院士出席并主持会议,工程常务副总指挥邹自明、总工程师徐寄遥、总经济师张世伟、项目办、各专业管理组以及空间中心各系统、设备的建设团队成员等四十余人参加会议。
2021年8月4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副总设计师李春来、三期部副部长王琼及主管柳骊一行四人来访,调研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研究进展情况。所长吴福元院士,潘永信院士、李献华院士及部分月球科研样品研究骨干参加了此次调研会议。
风云四号B星于2021年6月3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研制的空间环境探测分系统2021年7月20日14时成功加电开机工作。
大气中的碱金属原子层存在于距离地面约80公里到120公里的中高层大气和低电离层的交汇处,有着错综复杂的光化学过程和动力过程,一直以来都是空间天气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 南美实验室海外博士后Vania Fatima Andrioli与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寄遥研究员、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Paulo Prado Batista教授等研究人员合作,利用南美实验室激光雷达系统对...
中尺度行进式电离层扰动(MSTIDs)是中纬地区电离层非常重要的一类扰动事件,在北半球夜间这类扰动通常呈现从西北向东南向延伸的条带状结构,并且由东北向西南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MSTIDs的形态结构和传播方向可能受到电离层和热层背景环境的影响,对MSTIDs事件传播和演化过程中的热层-电离层耦合物理机制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