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矿物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矿物学相关记录222条 . 查询时间(2.794 秒)
2014年9月10日,国际矿物学会矿物分类及新矿物命名委员会(IMA-CNMNC)传来好消息,我校科学研究院李国武教授发现的又一新矿物获得该国际组织的正式批准(批准号IMA2014-053),该新矿物发现于云南省华坪县境内一半风化碱性花岗岩中,是一种以半金属碲和钨、钾构成的全新成分和新结构的新矿物,这是首次在世界上发现该成分及结构的矿物,是目前唯一种K-Te-W的天然矿物,此前从来没有发现过类似的...
2014年9月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批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王家臣、傅贵、候运炳、秦跃平、张勇等作为主要完成人的《煤炭采矿安全特色专业建设与实施》项目荣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实现了学校自恢复本科教育以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0”的突破。 在全国开展教学成果奖励活动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党的国家对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对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及合理开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进一步落实全会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学习和借鉴区外地质找矿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提升我区地质找矿、合理保护与开发矿产资源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按照中国地质学会2014年度朱立新秘书长工作报告精神及内蒙古地质学会2014年工作部署,在内蒙古国土资源厅的大力支持下,我会组织地勘单位相关人员于5月份赴...
人类或许要重新认识占地球约一半体积的下地幔。中美科学家2014年5月22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说,他们的高温高压矿物模拟实验表明,地球下地幔2000千米至2900千米深处的区域,主要组成矿物可能不是此前认为的含铁的硅酸盐钙钛矿。
2014年4月14日上午,副校长姜耀东会见了来我校访问的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何宏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何满潮教授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和管理学院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谈。
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十大地质找矿成果评选日前揭晓。中国地质大学科学研究院李国武教授的“中国烧绿石超族新矿物研究”入选2013年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日前,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京举行。省委书记罗志军为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项目参与完成者颁奖,省长李学勇在大会上讲话。我校共有7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世界上超过50%的Cu、几乎所有的Mo和大量的Au、Ag等金属均来源于斑岩型矿床,因此斑岩型矿床研究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有关斑岩型矿床的成岩成矿机理进展包括俯冲板片之上地幔楔形区部分熔融、岩浆与岩石圈相互作用以及MASH(熔融-混染-存储-均化)过程、岩浆在上地壳岩浆房的侵位以及流体出溶机理等。基于此,Richards(2003,2005)建立了经典的岩浆弧斑岩型矿床成矿模式,这一模式得到了普遍...
角闪石是岩石圈七类主要造岩矿物(方解石、石英、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之一,属于二轴晶含水矿物。对角闪石变形机制的研究是了解地壳深部动力学和流变学过程的重要途径。
2013年11月15日,美国矿物学会公布了新增会士名单,西北工业大学学校材料学院“千人计划”特聘教授Artem Oganov成功当选。美国矿物学会(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MSA)是全球最具影响的地学学术组织之一,1984年开始设立会士,每年从全球从事矿物学、结晶学、地球化学和岩石学等领域的科学家中,经过学士委员会提名、学会理事会投票产生。每年新增选的会士...
沉积剩磁是获取古地磁场信息的主要来源,连续沉积序列的沉积剩磁记录可反映地磁场随时间变化,如极性倒转过程、地磁漂移事件和相对古强度变化等信息,也是建立高分辨率地磁极性柱(可用于沉积盆地定年和地层对比等)的基础。沉积物中磁性矿物本身及其变化也携带了较为丰富的古环境和古气候信息。因此,湖泊、海洋和风成沉积磁学研究一直是古地磁学、岩石磁学和环境磁学的重要内容。沉积物中磁性矿物来源及组成则是揭示剩磁获得机理...
中亚造山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造就了巨量金属堆积,形成了中亚成矿域。新疆西准噶尔与哈萨克斯坦毗邻,二者位于中亚成矿域的核心区(图1),哈萨克斯坦以发育世界级斑岩铜矿(科翁腊德、阿克都卡等)而闻名于世,我国新疆西准噶尔以发育大型金矿床(哈图)、超大型铀铍矿床(白杨河)和大型斑岩铜矿床(包古图、苏云河)而著称。哈萨克斯坦成矿带与新疆西准噶尔成矿带如何衔接,尤其是发育世界级斑岩铜矿的北巴尔喀什成...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亚历山大·冈察洛夫(Alexander Goncharov)研究团队与合作者一起,在研究行星深层内部碳氢化合物流体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模拟行星深层内部条件下碳氢化合物的演化,研究结果更新了人们先前源于地表条件实验数据的对地幔物质的认识。相关结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 4, 2446 2013)上。
当地时间2013年9月2日中午,“向阳红09”船抵达西北太平洋我国富钴结壳勘探区采薇海山区,为第三航段下潜作业开展了各项准备工作。这将是我国首次对富钴结壳矿区实施载人深潜调查。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13年8月6日(北京时间)报道,本周,国际矿物学协会正式承认了一种新的矿物——立方氮化硼,其由美国、中国和德国的地质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于2009年在自然界中找到,并被命名为qingsongite。而在此前,该矿物只能在实验室中合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