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物理学 >>> 生物信息论与生物控制论 生物力学 理论生物物理学 生物声学与声生物物理学 生物光学与光生物物理学 生物电磁学 生物能理学 低温生物物理学 分子生物物理学 空间生物物理学 仿生学 系统生物物理学 生物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物理学相关记录675条 . 查询时间(1.916 秒)
2022年3月2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的模型,它建立了一个关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如何运作的定量框架,并允许他们预测在哪里、以何种概率以及为何会发生靶向错误,即脱靶。这项研究使我们首次对当今最重要的基因编辑平台背后的机制有了详细的物理了解。相关研究结果于2022年3月15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
布利冈(Bouligand)结构由单向纳米纤维片层螺旋堆叠构成,在骨、鱼鳞、龙虾壳等多种生物材料中广泛存在,是一种典型的纤维增强结构,直接决定这些生物材料的卓越力学性能。模仿自然布利冈多级有序结构及其内在强韧机制已被用于提升工程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中。然而,蕴藏在自然布利冈结构中的智慧仍未得到充分开发和运用,已实现的仿生布利冈结构与自然布利冈结构相比,无论在结构层级还是结构精度方面都相差甚远。
日前,由渔机所倪锦等人发明的“南极磷虾蒸煮设备的温度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0 1 0191388.3。该专利发明了一种南极磷虾蒸煮设备的温度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南极磷虾蒸煮设备为刮板式加热装置,其热源输入设置有两路PID蒸汽供热线路,第一PID供热线路在蒸汽进口至刮板式加热装置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一号蒸汽过滤器、一号蒸汽减压阀、一号压力传感器、一号电磁阀、主...
天然关节软骨由于其渗透性的表面润滑生物大分子和良好的机械耐受性,显示出低摩擦、高承载和优异的抗磨损性能。然而,由于磨损、疾病以及外伤等因素的影响,关节软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的损坏。水凝胶表面摩擦力低、生物相容性良好,被认为是天然软骨的潜在替代材料。然而,传统的水凝胶材料机械性能较差,受压剪切过程很容易发生弹性变性(特别是在球-面接触工况下),即缺乏有效的力学网络支撑结构和能量耗散途径,限制了其工...
英国《自然·物理》杂志14日发表的一项试验性癌症研究,报道了一种稳定、紧凑型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产生的质子对小鼠肿瘤的照射结果。研究结果证明了该技术或能用于以改善癌症放疗为目标的相关研究。
黏附材料在工程材料领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然而在高强度、高湿度(水下)的应用环境中(渔船、游船、划艇、潜艇等),水分子极易破坏胶黏剂的黏合界面,导致功能失效。市面上现有的大多数胶黏剂水下黏附强度低、耐水性弱,无法满足长期的水下应用需求。因此,开发具有较强界面黏合力、耐水性和机械耐受性的黏附剂是工程应用和技术领域的挑战之一。
随着生命科学的研究逐步聚焦于分子层面,研究行为背后的分子机制和单个分子的性质成为纳米生物技术领域的热点。利用纳米技术,在纳米尺寸控制、操作单个分子,并在单分子水平研究分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剔除大量分子导致的系综误差,有助于阐明分子的工作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固态纳米孔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无需标记的单分子探测技术,可以对单个分子进行尺寸、带电量和力学的研究。固态纳米孔是在绝缘薄膜表面加工的尺...
黏附材料在工程材料领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然而在高强度、高湿度(水下)的应用环境中(渔船、游船、划艇、潜艇等),水分子极易破坏胶黏剂的黏合界面,导致功能失效。市面上现有的大多数胶黏剂水下黏附强度低、耐水性弱,无法满足长期的水下应用需求。因此,开发具有较强界面黏合力、耐水性和机械耐受性的黏附剂是工程应用和技术领域的挑战之一。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峰研究员团队与兰州大...
日前,全国妇联决定授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胡海岚教授等10位杰出女性2021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陶瓷具有硬度大、强度高和模量高等优异特性,被广泛用于能源、医疗、航天航空等领域,然而其本征脆性却限制了其服役环境和使用寿命。受天然珍珠母“砖-泥”多级结构设计策略启发,人工结构陶瓷断裂韧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制备仿珍珠母结构的陶瓷块材技术,例如逐层叠加、磁场辅助组装、冷冻铸造、共挤出以及预制框架诱导矿化生长法等。然而,仿珍珠母结构陶瓷的韧性提升仅能达到原料陶瓷的10倍(大多数≤5...
2022年2月28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专家娄智勇、饶子和与高岩团队合作成果“揭示SARS-CoV-2逃逸抗病毒药物机制”等10项重大科学进展,从30项候选进展中脱颖而出。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振动、冲击、噪声研究所张文明教授团队联合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康亚妮副教授团队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在生物传感领域期刊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上发表了题为Pump-Free Microfluidic Magnetic Levitation Approach For Density-based Cell Characterization的研究论...
论文题目: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蛋白质结构特征预测研究。答辩人:冯世豪。时间:2022年2月17日下午1:30。关键词:生物信息,蛋白质结构特征预测,深度学习,α螺旋跨膜蛋白质拓扑结构,卷曲螺旋,两亲螺旋,蛋白质接触图。
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免疫治疗正在成为一种革命性的肿瘤治疗方案,但其仅适用于一小部分癌症患者。ICIs的临床反应主要依赖于肿瘤组织中浸润的效应T淋巴细胞(CTL)识别并杀死肿瘤细胞。然而,肿瘤组织中CTL浸润非常有限,且复杂的瘤内物理屏障严重阻碍着CTL的浸润,削弱了ICIs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重塑肿瘤内物理屏障以增强CTL的浸润成为提高ICIs介导的免疫治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人口老龄化对植介入医疗器械提出了紧迫需求。在器械表面构筑亲水润滑涂层,可有效减小其与组织界面的摩擦力、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减小病人痛苦、延长器械使用寿命。水凝胶是一类具有典型湿滑特征的高分子材料,表面修饰水凝胶涂层可有效改变材料与器械表面的润滑特征。然而,现有的修饰方法普遍存在基材通用性差、涂层厚度不可控等问题。如何实现在通用材料和器械表面可控生长水凝胶润滑涂层,仍是该领域的科学难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