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化学 植物生物物理学 植物生物化学 植物形态学 植物解剖学 植物细胞学 植物生理学 植物胚胎学 植物发育学 植物遗传学 植物生态学 植物地理学 植物群落学 植物分类学 实验植物学 植物寄生虫学 植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植物学相关记录5676条 . 查询时间(1.119 秒)
植物水力性状在不同的植物生活型中差异显著,是复杂的环境适应和演化过程形成的结果。然而,研究人员对植物生活型、气候和系统发育在解释植物水力性状差异的相对重要性方面缺乏清晰的了解。豆科有约770个属和19500多个物种,是被子植物第三大科,豆科植物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极为丰富的生活型,从湿润的热带雨林到干性热带森林、温带荒漠全球广布,从草本和藤本到灌木和树木应有尽有,是研究植物水分适应性的理想材料。在未...
入侵植物往往逃逸了原产地的专食性天敌,但仍会在入侵地遭遇广食性天敌。防御转移假说认为入侵植物在入侵地会降低对专食性天敌的防御,增强对广食性天敌的防御。植物的适应性进化往往受到选择压力及其持续时间的影响。然而,入侵时间(引入时间)和入侵地专食性天敌的引入(生物防治)如何影响入侵植物防御策略的适应性进化还知之甚少。  
2024年1月23日至25日,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尚朝秋带队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调研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和基础研究项目实施等工作。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纪检组组长、分党组成员郭锐,科技合作处处长赵娜陪同调研。
长期以来,热带亚洲被认为是东亚植物区系的重要源头。热带亚洲的新生代植物化石记录对于探索东亚植物区系的起源至关重要,但由于植被覆盖较大和古植物学研究基础薄弱的原因,产自热带亚洲的新生代化石非常少。为寻找热带低纬度新生代植物化石,2024年1月16日至25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联合泰国清迈大学在泰国北部开展为期10天的科学考察工作。
2023年11月17日,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普团队及志愿者走进肇庆市鼎湖区沙埔镇中心小学,开展“科普润童心 绿色伴我行”的生态知识科普进校园活动,共有500余名师生参与。活动在《鼎湖山保护区奇趣动植物》的专题讲座中拉开序幕。鼎湖山保护区科普工作人员化身森林的小精灵,向同学们介绍了鼎湖山保护区的发展历史以及丰富而又独特的自然资源,讲述了森林植物的生存智慧和动植物之间的“恩怨情仇”,全面介绍了森...
2024年1月18日下午,青海省林业草原规划院院长尚永成,青海省林业工程监理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万军,青海省林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孔东升来访我院,并进行调研交流。学院党委书记王志成,院长刘建全,副院长尚占环,教师李文金、史小明、张东、郑天立参加了交流座谈会。
根际微生物在保护植物健康、提高植物生产力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过程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非生物因素,如土壤理化特性和气候因素,以及生物因素,包括植物种类、基因型和植物免疫系统,已被证明在驱动根际微生物组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根际是一个丰富的生态系统,支持着细菌、真菌、古菌、原生生物、病毒、卵菌纲和线虫等多种生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植物根际土壤...
近日,共青团陕西省委办公室公布了第三批秦岭生态环保“青年学者”名单,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陈尘等9名青年科研人员入选。
报告题目:Spatial IMA1 regulation restricts root iron acquisition on MAMP perception。报告人:曹珉博士。主持人:王二涛,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上海市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长;周峰,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上海市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
杜鹃花泛指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植物。中国是杜鹃花分布最多的国家,约有530余种,杜鹃花种类繁多,花、叶兼美,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其中高山杜鹃花冠硕大、花色绚丽、颜色丰富、株型优美、四季常绿,不仅可作高档盆花,还是园林绿化的珍贵树种和桩景,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
在被子植物中,雌雄异株植物的雌雄个体在形态、生理和生活史等多方面呈现差异化特征,通常称之为“性二态”。尽管被子植物的性二态不如多数动物那么显著,但也有许多雌雄异株植物的部分性状呈现明显的性别间差异,并且部分性二态特征在雌雄异株类群中呈现趋同演化现象。对风媒传粉的雌雄异株植物而言,植株高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性状,除了直接影响个体间对光照等资源的竞争外,植株高度可能影响雌雄两性的繁殖成功。对于雄性而言,...
生物入侵已在全球造成严重的环境和经济问题,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全球近五分之一的陆地面积正面临生物入侵的威胁,涉及多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中国是世界上遭受外来生物入侵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外来入侵植物是入侵物种的主要类型之一,然而,其丰富度分布格局、驱动因素以及气候变化下其分布区域的动态变化仍然缺乏深入研究。
被子植物交配系统频繁地由异交向自交转变,大约有10%~15%的物种呈现高度自交的特征。自交的谱系/物种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受到自然选择的青睐,尤其是当自交过程中繁殖保障优势(reproductive assurance)和基因的自动传递优势(transmission advantage)能够抵消近交衰退导致的适合度折损,自交便有可能受到选择。
木兰科(Magnoliaceae)华盖木(Manglietiastrum sinicum)(其他常用学名包括Magnolia sinica 和Pachylarnax sinica)是仅分布云南东南部地区的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也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全球广为关注的极度濒危物种。近30年来,昆明植物所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团队,较系统地开展了华盖木种群现状调查评估、种群生物学、繁...
植物被食草动物取食的强度常常受到邻居植物的影响,即所谓“关联效应(Associational effects)”。然而,关联效应如何通过寄主影响其寄生植物,尚未见报道。桑寄生植物(Mistletoe)隶属于檀香目的半寄生性灌木,常寄生在寄主植物的茎和枝条上,通过吸器直接从寄主植物获取水分和养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