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农业工程 >>> 农业系统工程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农业系统工程相关记录75条 . 查询时间(3.728 秒)
2014年12月1-3日,应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许世卫的邀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农业贸易司经济学家格莱格尔•泰拉德(GregoireTallard)、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贸易及市场司经济学家马萨托•纳卡米(Masato Nakame)来信息所开展全球农产品市场模拟分析动态局部均衡模型(Aglink-Cosimo)使用培训及农业监测预警方法专题研讨...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了《关于第十六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中国农业科学院4项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这是继2013年中国农科院4项专利入围第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之后再次多项专利获奖。
日前,科技部发文新认定了一批国家科技国际合作基地,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建设的“油料遗传改良与质量安全国际合作基地”榜上有名。国家级的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花落油料所,既表明油料所国际科技合作能力和成绩获得广泛认可,亦将推动油料所国际合作跃上新的水平。
2014年中国高校农业期刊“编辑创新奖”评选活动于7月19日在北京举行。经农业期刊专委会秘书处初审、农业期刊专委会正副主任及相关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审,共评出编辑创新奖25家期刊。《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荣获 “编辑创新奖”。
近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发布了2015年全球大学的排名,这也是USNEWS首次对美国以外的大学进行排名。我校农业科学学科位列世界第48位,中国大陆高校中居第5位。
2014年11月4日下午,杭州市余杭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高级研修班在我校开班。我校副校长董维春、余杭区副区长李红良出席典礼,我校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友生、余杭区政府办副主任谈震鸿、余杭区高新农业示范中心副主任董志高及研修班学员参加典礼,典礼由余杭区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丁少华主持。 董维春代表学校对前来参加培训的学员表示欢迎。他向学员们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的百年发展历史及目前教学科研实力和服务社会情...
根据省政府《关于公布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决定》(苏政发〔2014〕106号)文件精神,我校11项成果喜获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
近日,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揭晓,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刘斌博士、植物保护研究所刘文德博士、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李呈军博士分别获得2014年度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至此,全院共有7人先后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为中国农科院高层次杰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10月23日下午,正在我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坦桑尼亚总统贾卡亚·姆里绍·基奎特访问我校,受聘担任我校荣誉教授并向师生发表演讲。学校党委书记姜沛民主持授予仪式和演讲会,柯炳生校长代表学校向基奎特总统授予荣誉教授证书。
近悉,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公布了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我校获批拔尖创新型项目1项(涉及专业: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复合应用型项目1项(涉及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覆盖了我校大部分涉农专业,标志着我校农林高层次人才培养进入新的阶段。
2014年10月21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武威绿洲现代农业科学研究试验站落成揭牌。这是西北高原所第4个野外定点研究站,也是中科院开展院地合作的一个重要成果。
2014年9月20日上午,第二届世界农业奖颁奖典礼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来自全球近百位专家齐聚南农,共同探讨全球农业及生命科学的教育与创新。凭借40年来在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突出成就,来自德国波恩大学的世界知名土壤学家保罗·弗莱克教授获得该项奖励。世界农业奖是世界农业高等教育领域唯一的国际性奖项,由南京农业大学首倡,并经全球农业与生命科学高等教育协会联盟通过而设立。
全球农业与生命科学高等教育协会联盟(GCHERA)将于2014年9月20-21日在南京农业大学举办“GCHERA世界对话:农业及生命科学教育与创新——通过大学-企业-政府的联结培育农业创新体系”及2014年度GCHERA世界农业奖颁奖仪式。届时将有来自全球近20个国家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含联合国粮农组织相关机构)的代表参加。
2014年5月28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功能农业重点实验室与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设的功能农业博物馆在苏州工业园区揭牌。 功能农业博物馆以故事和实物的形式,为参观者讲述了为什么要发展功能农业、功能农业提出和概念、功能农产品的概念、生产中会用到哪些技术、六年来出现了哪些产品、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等。参观者可以通过功能农业博物馆的馆藏充分认识这一新兴产业。
在全球变化加剧背景下,生态水文过程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共同关注的焦点,很多学者开发了多种模型来进行描述,简单而实用的模型一直是各国科学家所追求的目标,然而,气候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使得这个目标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基于流域水量和能量耦合平衡原理的Budyko框架(模型)似乎有望实现这一目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