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测绘科学技术 >>> 大地测量学 >>> 地球形状学 几何大地测量学 物理大地测量学 动力大地测量学 空间大地测量学 行星大地测量学 大地测量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大地测量学相关记录152条 . 查询时间(1.773 秒)
2007年3月3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主办,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07 SuperMap杯国际GIS高校开源大赛暨第五届全国高校GIS应用开发大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标志着我国首个开源GIS高校赛事正式在京启动,这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国际GIS高校赛事。
2007年1月19日,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和国家天文台联合研制的高精度卫星激光测距系统项目验收会在国家天文台举行。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继贤、国家天文台台长艾国祥以及中国科学院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验收会议。   该项目是由科技部支持,国家天文台负责,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和国家天文台联合研制。会议上,我院项目研究人员汇报了系统的研制、安装调试情况,以及我院派出的技术人员...
2007年1月25日,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周旭华博士申报的“应用于近海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卫星重力与卫星测高技术”项目获得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海洋技术领域2006年度专题课题资助。
  今年8月,张继贤院长与瑞士联邦高等工业大学大地测量与摄影测量研究所所长格林教授在北京签署了双方合作备忘录。   瑞士联邦高等工业大学大地测量与摄影测量研究所集科研、系统与算法设计开发、教学和应用为一体,主要从事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图像分析与识别和计算机视觉基础理论、算法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涉及整个大地测量、高精度空间定位、卫星遥感、航空摄影测量与地面摄影测量等领域,侧重于精确的几何...
  2006年10月25日上午,我院举行了聘任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凯因茨教授(Wolfgang Kainz)为名誉研究员的仪式。凯因茨教授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终身教授,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第二委员会主席,是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国际权威之一。   聘任仪式由院外办主任费旭辉主持,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双占出席了仪式,发表了讲话,并代表我院向凯因茨教授颁发了“名誉研究员”证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应我院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邀请,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与地理资讯学系李志林教授于2006年8月3日来我院做了题为“空间建模及分析的尺度问题”的学术报告。   李教授首先介绍了空间数据存在的问题,如数据昂贵、现势性差和不一致性等问题,继而引出了空间数据的可用性,提出了采用空间数据多尺度建模的策略。李教授分析了空间数据尺度的分类与研究现状等,针对我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提出了多尺度...
  应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研究所邀请,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冯延明教授于9月27日来我院做了题为“各种GPS解的指数分析”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大地所党亚民所长主持,大地所全体职工和研究生以及部分其他单位的研究生聆听了这次报告会。   报告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冯延明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卫星系统、GPS大气监测、广域差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以及下一代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应用这四部分内容概要。接着,冯教授针对...
20067月16日~22日在北京召开的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一个十分明显的热点是介绍火星、土星、金星等行星的探测计划的执行情况。大会组织的五场交叉学科报告有两场讲述最新的行星探测计划:一是欧空局欧洲航天技术中心Jean-Pierre Lebreton博士、美国宇航局加州喷气推动实验室Dennis Matson博士的《卡西尼—惠更斯土星新探测成果》,一是法国南特大学行星学和地球动力学实验室Chr...
2005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大地测量学家陈俊勇应邀在四川测绘局作了《2005珠峰高程测量》和《区域大地水准面的实施与研究》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四川测绘局副局长余国珊主持,四川测绘局局长张建国,副局长冯先光、史同和,纪检组长安英选,局属各单位、机关有关处室领导(总工)及技术人员近80人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2005年12月9日上午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工程测量学家潘正风教授来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作学术报告,题目为“地面移动测量系统”。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教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90余人聆听了报告。
2005年7月1日下午,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主任殷跃平研究员等一行三人到长安大学地测学院交流指导工作并作学术报告,长安大学学校科技处副处长裴先治教授、院长彭建兵教授、党委书记陈志新教授、副院长张勤教授、副院长李庆春教授、副院长门玉明教授、地工系主任赵法锁教授及全系副教授以上的全体老师参加了交流会。
2005年5月11日,以长江大学胡文宝教授为首的科研团队成功地研制出能够给地球做“CT”的电磁测地技术,从而成为勘探地下资源的利器。寻找地下油藏的传统方法是靠人工地震勘探,这种方法不仅在地质复杂区域难以奏效,布设观测系统还需要大量人员照看,耗费人力物力。电磁测地技术则是研究人员一方面采用大功率电源向地下发送电脉冲,一方面在地面用组合装置接收地下目标产生的散射场,从而获得相关图像,再经过专业人员判读...
为期三个月的2005年珠峰重测活动将让科学家们再次聚集到这座世界最高峰,“珠峰变了没有”将是他们试图求证的。目前觇标、GPS全球定位系统以及气象雷达站等四套关键设备已经在北京调试完毕,本周二(2005年3月29日)运往珠峰大本营。
珠峰高度复测行动如期全面展开     珠峰  高度  测量       2005/3/18
2005年3月17日早上8点15分,在青藏公路沿线从格尔木到安多约800公里的大山里,中国珠峰测量队的30多名队员,分别在4个主测量点和8个附测量点上,同时打开了自己悉心架设的GPS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开关,展开了为期48小时不间断的联机观测。这次联机观测是备受关注的2005珠峰高度复测行动启动后的第一次实测,也标志着珠峰高度复测行动正式开始实施。
我将首次携带仪器登顶珠峰测高     珠峰  登顶       2005/3/11
对于近期广泛关注的再次登顶珠峰、对珠峰地区进行大规模综合科考及重新精确测高活动,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05年3月9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副司长辛少华在会上介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有6名队员开始进行登山训练,争取在西藏登山队的配合下,有1—2名测绘队员能够登顶,同时将有3、4台3公斤以内的测量仪器,由西藏登山队帮助携带上山。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