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一次能源 >>> 太阳能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太阳能相关记录277条 . 查询时间(3.648 秒)
近日,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谭海仁教授课题组联合朱嘉教授、李爱东教授、物理学院张春峰教授,利用不同带隙的钙钛矿实现了高效率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经第三方检测机构认证转换效率高达24.8%,为目前世界记录效率。该成果以《Monolithic all-perovskite tandem solar cells with 24.8% efficiency exploiting comproporti...
近日,美国德州大学大河谷分校徐犇教授受邀来电力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动力专业相关师生参加了活动。徐犇教授首先作了题为“Multiphase Transport Process in Energy Systems”的报告。他分别对“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solar thermal energy storage system”“Multi-scale modeling of h...
2019年6月14-16日,由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主办,南方科技大学、暨南大学承办的2019第三届全国太阳能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召开。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徐保民担任本次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
太阳能研究者传统上只利用单个住宅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功率测量值推测一个城市的发电量。但一个住宅的安装情况并非一个城市的理想代表,因为一天的不同时间、太阳能板的方向、树和云投下的阴影都会影响发电量。要充分了解如何在不破坏发展中国家赖以生存的可靠电力供应的前提下,将这种可再生能源整合到电网中,迫切需要从分布在整个城市的光伏系统中获得数据。
2019年4月22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NAS)在线发表了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鲁安怀教授课题组完成的题为“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on Earth’s surface via widespread Fe...
记者近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获悉,该院提出基于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来构建空中局域网的飞云工程,可实现对地和对海面用户大范围长时间通信保障。截至目前,飞云工程顺利完成了多架次自主飞行验证,成功开展了基于空基平台的通信应用验证,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9年3月7日,北京大学工学院周欢萍团队与合作者在碱性调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缺陷性质和结晶动力学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工作发表在著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题为Impacts of Alkaline on the Defects Property and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in Perovskite Solar Cel...
日前,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行“2018年度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颁奖典礼。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原主任李申生教授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李元哲教授获奖,中国科学院徐建中院士为二位教授颁发奖牌、证书及奖金。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是由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15年发起,旨在奖励对我国太阳能热利用的科学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在行业内树立标杆...
2018年11月5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公布了2018年度全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评选结果。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编辑出版的《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近年来,科技期刊社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创建“名刊强社”为目标,认真谋划发展蓝图,实施“期...
近日,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在太阳能光热燃料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在国际上首次系统阐释了偶氮苯对太阳能光热燃料的重要作用,有望为人类揭秘高效利用太阳能的“密码”。相关综述《偶氮苯基光热燃料的设计、性能和应用》已由封伟团队博士研究生董立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英国皇家《化学学会评论》。太阳能是自然界中储量最丰富的能源之一,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将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所在。...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薄膜硅太阳电池研究组(DNL1606)研究员刘生忠和陕西师范大学研究员杨栋、博士冯江山等在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柔性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质量轻、便携带、易于运输、安装简单等优点备受关注。高性能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关键部分是低温界面层和高质量钙钛矿吸光层。该团队前期通过开发低温界...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周惠琼课题组将WOx纳米颗粒与商业化的PEDOT:PSS乳液混合用作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空穴传输层材料,改善了空穴传输层的表面自由能,优化了活性层的形貌,从而同时提高了器件的效率和填充因子,为高效有机非富勒烯太阳能电池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空穴传输层修饰方法。该研究以A Highly Effcient Non-Fullerene Organic Solar Cell wi...
2018年7月4日,兰州新区石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新区石化”)、苏州高迈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高迈”)和我所在第24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兰洽会”)上,共同签署了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技术开发”项目合作协议,项目基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以及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关键技术,建立千吨级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工业化示范工程。该项目的签约标...
2018年度陈嘉庚科学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于5月30日下午在北京揭晓并颁奖,共有6个项目获得陈嘉庚科学奖,6位青年科学家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朱嘉教授荣获2018年度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技术科学奖。据悉,朱嘉教授此次获奖成果为《基于微纳结构的高效太阳能光热转换》。在众多的能源形式中,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一直是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与前沿领域。微纳结构由于其特殊的尺度和...
应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莅临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于4月16日上午在第一化学楼1001学术报告厅为广大师生带来题为《人工光合成太阳能燃料前沿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张浩力教授主持。校长严纯华院士、原校长胡之德教授参加了本次报告会。李灿院士从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出发,结合自然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展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