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能源科学技术其它学科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能源科学技术其它学科相关记录384条 . 查询时间(5.743 秒)
近年来,甘肃省瓜州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风光电等新能源产业,年发电量达150亿千瓦时。图为瓜州县风车群在戈壁滩上运行。
2021年1月27日,在悠长的鸣笛声中,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氢燃料混合动力机车在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成功下线。这是我国氢能源在铁路机车领域产业化应用的最新成果,有力助推我国铁路装备进入全球氢能应用“俱乐部”。
2021年1月14日宣布,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在山东烟台交付启航。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这一最新海洋工程重大装备,实现了3项世界级创新、运用了13项国内首创技术,被誉为迄今我国相关领域技术集大成之作。
国家能源局批准《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综合设计规范》等320项能源行业标准(附件1)、《Carbon steel and low alloy steel for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s-Part 7: Class 1, 2, 3 plates》等113项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附件2)、《水电工程水生生态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等5项...
确立合理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将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作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强调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为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行动指南。
我院兼职教授魏一鸣与我院博士生王蓬涛等在碳捕集与封存及利用工程布局方面取得进展。2021年1月5日,该研究成果“2℃温控目标下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的全球布局”(A proposed global layout of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in line with a 2 °C climate target),以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依托巨大市场优势推动能源科技自立自强,加快补齐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短板技术装备和巩固领先技术优势,国家能源局组织评定并于近日公布了第一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生物质能源+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Bioenergy with CO2 capture and storage)是重要的碳中和技术之一。欧洲国家的经验表明,生物甲烷和氢气是实现长期气候目标的重要技术。
在全球能源持续转型和中国能源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准确全面评价中国能源企业的创新能力能够为提高中国能源企业的全球技术领导力提供指引。为此,由中国人民大学企业创新课题组从2018年开始连续推出《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百千万排行榜——能源企业榜单》。
2020年12月16日12时28分,随着最后一台机组的并网,中广核新能源广东阳江南鹏岛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实现73台风机全容量投产运行。该项目年上网电量达10.15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31.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2.88万吨。
近日,位于库布其沙漠的达拉特光伏发电基地二期项目建成,项目发电组件选用双面双玻组件光伏板,能够提高15%的发电效率。目前,该项目已具备并网发电条件,正在加紧推进电力送出工程。
2019年12月25日,由广州能源所研发的我国首台波浪能供电观测浮标“海聆”,搭载多种海洋观测仪器开展应用示范,投放于珠海大万山海域,至今已实现在开阔海域全系统无故障连续运行满一年,标志着我国在海洋观测原位供电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近日,在“2020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年度大会”上,天合光能和晶科能源分别对210和182的优势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中信博和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则明确表示了对两者的兼容和相同程度的支持。
近日,西安交大能动学院王秋旺教授课题组题为“Investigation on phase-change thermal management based on a pore-scale lattice Boltzmann model”的论文荣获“MIT A+B Applied Energy Symposium”国际研讨会最佳论文奖。
中国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首次超过化石能源领域投资。据统计,中国在光伏、风电、水电、热能等领域已与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开展了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额每年均维持在20亿美元以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