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分离工程 >>> 膜分离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膜分离相关记录66条 . 查询时间(2.718 秒)
2018年10月3日下午,应我校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离膜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分离膜领域TOP期刊《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杂志编辑、帝国理工学院Andrew Livingston教授和江志伟博士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副校长程博闻教授会见了Livingston教授一行。期间,Andrew Livingston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
2018年9月20日下午,应我校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邀请,Saeid Hosseini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期间,Saeid Hosseini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Latest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in Developing Advanced Membrane Materials and Processes-An Application Oriented...
2018年9月5日,应我校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化学家、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杨万泰院士来我校作学术报告。杨院士报告主题为“传统/主流高分子化学领域中几个重大难题研究”。天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连洁教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庆新教授亲切会见了杨万泰院士,连洁书记代表学校热烈欢迎杨万泰院士在我校60周年校庆之际莅临,感谢杨院士对我校建设发展给予的长期指导支...
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薛闯教授团队与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田东旭副教授、邱介山教授、赵宗彬教授和物理学院高飞副教授团队合作,在碳纳米管分离膜纯化醇类生物能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薛闯教授及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生杨德才、田东旭副教授等以“Tuned Fabrication of the Aligned and Opened CNT Membrane with Exceptionally...
近日,我校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创新团队/绿色催化与膜分离创新团队李建新教授及其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张玉军等在国际公认的化学及绿色可持续发展技术领域顶级期刊Green Chemistry (IF=8.586)发表了题为“Nano-V2O5/Ti Porous Membrane Electrode with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for the...
院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院重点实验室邀请,北京大学王路达教授于8月23日上午来理化所交流访问,并作了题为“基于二维分离膜的纳流体研究”的精彩报告。报告中,王路达教授介绍了其课题组将微纳米碳材料应用于纳流体及分离膜领域的材料制备和机理研究的工作,其中包括利用自支撑二维膜实现了调控分子级别流量开关以及膜分离过程中的气体分子运输机理等,并介绍了诸多应用设想。在提问环节,在场师生踊跃地对报告内容提问,得到王路...
近期,为了解决膜分离材料的抗污染问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靳健课题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和制备了一种磺基甜菜碱型两亲离子性纳米水凝胶接枝改性的PVDF多孔膜(ZNG-g-PVDF)(如图1所示)。这一两亲离子性纳米水凝胶的尺寸~50nm,这一纳米级尺寸有助于纳米水凝胶的快速浸润和吸水,从而赋予了PVDF多孔膜超亲水的性质。由于两亲离子性纳米水凝胶同时具有水凝胶的高保水性...
2018年8月1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党委书记全燮到环境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膜分离与高级氧化的耦合方法与水/废水处理强化原理”的学术报告。全燮教授从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背景出发,阐述了传统膜分离技术面对的挑战和新型技术开发的现实需求。他针对膜分离与电化学技术的耦合和膜分离与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的耦合,从原理、耦合方法以及新型耦合材...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智能高分子团队研究员陈涛和黄又举通过高分子表面接枝改性碳纳米管薄膜,调节复合薄膜的表面和内部组成与结构,并与纳米金粒子结合,构建出系列多功能二维非对称的油水分离膜材料,在综合处理复杂组分油污废水方面取得进展。为有效去除油污中的有害污染物,研究人员将高密度负载金纳米颗粒的复合微球(PS@AuNPs)与碳纳米管薄膜相结合,构建了一种表面水下超疏油、下层具有催化功能的多...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唐智勇和副研究员李连山在具有刚性分子骨架的自组装多孔薄膜用于高效有机小分子分离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Microporous membranes comprising conjugated polymers with rigid backbones enable ultrafast organic-solvent nanofilt...
利用太阳光驱动水蒸发获取清洁饮用水,有望作为一种应急手段,用在海难或野外求生等情况下。相对于自然蒸发过程和传统膜分离技术,将具有良好光热转化能力的光热膜应用到太阳光驱动水蒸发体系中,可以有效提高蒸发效率。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江河清带领的膜分离与催化研究组前期利用不同纳米碳材料的复合策略,对2D光热膜表面微结构进行调控,显著提高了水蒸发效率(J. Mater. Chem. A, ...
纳滤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新型膜分离技术,其截留分子量在200~2000之间。根据纳滤膜表面的电荷以及截留尺寸,纳滤膜能够有效地截留二价及高价离子、染料、有机小分子、抗生素、二糖及多糖类化合物等,因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环保以及冶金等行业。目前,由界面聚合法制备得到的复合纳滤膜是商品化纳滤膜的主要形式,这种膜由多孔的支撑底膜和复合在支撑膜表面起分离作用的...
2018年5月19日下午,应我校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分离膜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邀请,我校荣誉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俄亥俄州立大学何文寿(W.S. Winston Ho)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期间,何文寿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Membrane Scale-up and Module Fabrication for CO2 Capture”的学术报告,来自膜重点实验室、材料学院、环...
斑马的黑白条纹、海螺的旋转螺纹、植物茎叶的回旋卷曲……大自然中这些规则重复的图案是怎么形成的,一直是个令人好奇的问题。早在6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图灵就预测:某些重复的自然斑图可能是由两种特定物质(分子、细胞等)相互反应或作用产生的。通过一个被他称为“反应-扩散”的过程,这两种组分将会自发地自组织成斑纹、条纹、环纹、螺旋或是斑驳的斑点等结构。后来的科学家证实了这个猜想,并将这类结构称为“图灵结构”。
化学化工学院喜迎校庆116周年系列活动之学术报告于4月20日下午进行,在化工馆三层会议室,邀请北京工业大学安全福教授作了题为《面向能源与环境的高渗透性离子对结构分离膜》和天津大学王志教授作了题为《用于脱碳提纯氢气的CO2优先渗透分离膜研究》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董晋湘教授主持,我校化工相关学科的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