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反应工程 >>> 催化反应工程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催化反应工程相关记录367条 . 查询时间(4.385 秒)
生物催化因绿色、温和、高选择性等特点,逐渐成为传统精细化学品制造的替代方法。而生物催化剂——酶,通常存在活性差、不稳定和难以回收利用等缺点。将酶固定化后能够提高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且可重复使用,这使得酶固定化成为有效的策略,对生物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具有助推作用。
由可再生的生物质高效制备燃料和化学品可以减少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又可以降低碳排放和环境影响。生物质中含氧量较高,要实现燃料的制备需要降低其含氧量。本报告提出使用化学催化加氢脱氧的方法实现烃类燃料及化学品的制备。报告探究了纤维素、木质素模型化合物以及木质纤维素直接加氢脱氧转化为汽油烃类燃料以及通过平台化合物缩合反应和加氢脱氧反应制备航空燃油的反应路径及机理。报告还探究了平台化合物乙酰丙酸、糠醛制备...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国生课题组发展了首例钯催化内烯烃的不对称迁移双氧化(ARD)反应,基于配体对反应动力学的调控,首次实现了内烯烃的高区域选择性官能团化反应;其中在吡啶-噁唑啉(Pyox)配体中吡啶C-6位上引入烷基基团是调控反应区域选择性的关键;该反应对于简单非活化的内烯烃和各种官能团取代的内烯烃均表现出非常优秀的区域和对映选择性,为高效合成1,n-手性二醇...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国生课题组发展了首例钯催化内烯烃的不对称迁移双氧化(ARD)反应,基于配体对反应动力学的调控,首次实现了内烯烃的高区域选择性官能团化反应;其中在吡啶-噁唑啉(Pyox)配体中吡啶C-6位上引入烷基基团是调控反应区域选择性的关键;该反应对于简单非活化的内烯烃和各种官能团取代的内烯烃均表现出优秀的区域和对映选择性,为高效合成1,n-手性二醇类化合...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国生课题组发展了首例钯催化内烯烃的不对称迁移双氧化(ARD)反应,基于配体对反应动力学的调控,首次实现了内烯烃的高区域选择性官能团化反应;其中在吡啶-噁唑啉(Pyox)配体中吡啶C-6位上引入烷基基团是调控反应区域选择性的关键;该反应对于简单非活化的内烯烃和各种官能团取代的内烯烃均表现出优秀的区域和对映选择性,为高效合成1,n-手性二醇类化合...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研究技术平台电镜技术研究组(DNL2002组)刘岳峰副研究员和意大利墨西拿大学、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主席Gabriele Centi教授等合作发表了CO2甲烷化催化机制的Tutorial Review综述文章。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唐智勇和李国栋团队在调控多元金属有机框架(MOF)中双金属位点空气气氛下催化烯烃选择性氧化制备环氧烷烃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odulating Charges of Dual Sites in Multivariat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Boosting Selective Aerobic Epoxidation...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刘国生课题组发展了首例钯催化内烯烃的不对称迁移双氧化(ARD)反应,基于配体对反应动力学的调控,首次实现了内烯烃的高区域选择性官能团化反应;其中在吡啶-噁唑啉(Pyox)配体中吡啶C-6位上引入烷基基团是调控反应区域选择性的关键;该反应对于简单非活化的内烯烃和各种官能团取代的内烯烃均表现出非常优秀的区域和对映选择性,为高效合成1,n-手性二醇...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研究组(DNL1905组)孙剑研究员、葛庆杰研究员、位健副研究员团队受邀发表了尖晶石型铁酸盐催化剂(SFCs)驱动二氧化碳(CO2)加氢制备高值化学品综述文章。
2023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洪阳和博士研究生陈晓雯,联合北京大学教授马丁、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王宁和博士蔡祥滨、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温晓东研究员等,在富缺陷石墨烯表面精准构建原子级分散Ir1单原子催化剂,实现其高效催化丁烷脱氢制烯烃,并在亚纳米尺度下剖析烷烃脱氢对金属结构的依赖性与金属组分的依赖性。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
2023年5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包信和,研究员潘秀莲,副研究员焦峰团队与研究员肖建平团队合作,在合成气直接转化制烯烃OXZEO活性调控机制方面取得进展,发现了MnGaOx晶相结构对反应路径与活性具有显著影响。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叶龙武和吕鑫教授课题组在基于炔酰胺的杂环合成方法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Construction of Axially Chiral Arylpyrroles via Atroposelective Diyne Cyclization”为题于近日在线发表于Angew. Chem. Int. Ed.(DOI: 10.1002/anie.202303670),文章被选为...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野&谢顺吉教授团队,在光化学甲烷选择转化制多碳烃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Photo-Driven Iron-Induced Non-Oxidative Coupling of Methane to Ethane”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DOI: 10.1002/anie.202303405)。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基础与战略研究部(DNL21)包信和院士、潘秀莲研究员、焦峰副研究员团队与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理论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05T8组)肖建平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合成气直接转化制烯烃OXZEO?活性调控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MnGaOx晶相结构对反应路径与活性具有显著影响。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联合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在美国化学会旗舰期刊JACS Au上发表题为Silicalite-1 Layer Secures the Bifunctional Nature of a CO2 Hydrogenation Catalyst的研究成果,并选为封面文章。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