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纺织科学技术 >>> 纤维制造技术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纤维制造技术相关记录110条 . 查询时间(5.394 秒)
日前,从国家“973”计划“棉花纤维品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分子改良项目研究进展研讨会”上获悉,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喻树迅院士领衔的“棉花纤维品质”国家“973”项目团队,经过连续10年的协同攻关,在棉花纤维发育、品质形成与分子改良等方面取得了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实现了国家重大需求导向与科学目标的高度统一。
日前,在山西省国防科工办组织的2010年度军工行业优秀QC成果评选活动中,山西煤化所MT3++碳纤维质量攻关QC小组再获殊荣。
世界上第一条工业级别的汉麻纤维加工生产线四月十四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工业园区正式投产,该生产线设计加工规模为五千吨汉麻纤维。
我国是世界化学纤维的生产大国,多年来产量一直居世界之首,但产品单一,化学纤维的差别化率很低,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由天津工业大学副校长肖长发教授领衔的“纤维新材料”创新团队,结合纤维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发展趋势,多年从事新型功能纤维及其制品的研究与开发。
 2008年1月11日,由研发中心承担的四川得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000吨聚苯硫醚(PPS)纤维项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顺利纺制出聚苯硫醚纤维。经测试,该纤维性能完全符合项目合同指标。
 2007年11月5日,北京中纺纤建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沥青路面用聚酯纤维”项目通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由产业用纺织品、道路公路工程、纤维材料及科技管理的数名专家组成,专家听取了承担单位的研究报告,详细审查了各项技术资料,最终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鉴定,鉴定结果为该产品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纺织报2007年6月19日讯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经过多年研究,目前已成功开发出生物源纤维,主要用于生产医用可吸收材料的PGLA聚合物及长丝,此纤维具有优异的抗张强度和打结强度,良好的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无其他毒副作用。据了解,病人术后经40~90天,PGLA聚合物即可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被肌体自行吸收和排泄,无需拆线和二次手术,对人体无不良反应。此外,还有海藻纤维和生物功能材料。海藻纤维是海带...
中国纺织报2007年3月15日读 作为一家纺织品出口新兴企业,新发纺织印染(绍兴)有限公司积极申请国际生态纺织品检测和认证,目前该公司提供的针织全涤、梭织全涤、弹力织物染色面料、弹力织物印花产品等化纤系列面料已通过德国海恩斯坦研究院测试,完全符合Oko-Tex100的要求。
中国服装图案网2007年3月14日讯 日前,安庆石化厂研制出一种特殊的纺织材料,它的抗菌率达到90%%。据悉,该材料用途非常广泛。这种抗菌纺织材料全名为“高活性纳米抗菌腈纶纤维”,是中石化股份公司的科研项目,由中石化安庆分公司、东华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开发。
中国纺织报2007年3月5日讯 一种以椰壳纤维和为主要原料,采用目前国际上先进的纤维三维排列织网、胶粘剂空间质点凝结技术生产出的弹性椰纤维软垫,最近由天津生隆纤维制品有限公司开发成功。这种新产品具有天然无毒、透气滤水、弹性适中、防潮防蛀、支撑均匀、经久耐用等特点。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床垫、体育用衬垫,汽车、火车、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的坐靠垫。
中国纺织报2007年2月26日讯 浙江纺织服装学院重点实验室日前成功研制出耐高温阻燃及热辐射防护织物。这是该院继抗菌卫生织物、抗油拒水织物、防酸透气织物、多功能复合织物、纳米电磁脉冲防护织物等研制成功后又一项实验项目。据介绍,耐高温阻燃及热辐射防护织物采用耐高温高科技纤维研制,具有高强、耐热、防火、防电弧、抗热辐射等特点。
2006年11月2日,成都航天拓鑫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玄武岩连续纤维制造技术、成套设备及产品开发”项目通过了由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组织的鉴定。由四川大学涂铭旌院士等7名专家组成的鉴定组对该项目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中国纺织报2007年1月23日讯 阜阳华源纺织有限公司坚持科技进步,致力于新型、环保纤维的纺制,2006年,生产有机棉纯纺、混纺纱150吨,并成功试纺了有机棉与竹纤维、大豆纤维、玉米纤维、丽赛、牛奶纤维、珍珠纤维的混纺纱小样,为大批量生产有机棉系列产品做好了准备。
2007年1月19日从中国农科院获悉,该院麻类研究所主持完成的科技部大型仪器设备改造升级项目——“亚麻等麻纤维测试系统改造升级与开发”项目近日通过验收,这一成果彻底解决了数10年来我国麻类纤维测定方面的技术难题。新的系统开发出一种用于测定麻纤维细度的新型仪器OFDA和麻纤维细度自动快速测定技术,在2~3分钟内即可测出麻产品的质量好坏,工效提高50倍。有关专家表示,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带动我国麻类...
中国纺织报2006年11月30日讯 依靠科技创新,一种用三眠蚕茧缫制的超细纤度蚕丝已在蚕桑生产历史悠久的浙江湖州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浙江大学三眠蚕养殖技术日前在湖州市获得成功。缫丝,历来用四眠蚕茧。浙江大学此次用三眠蚕茧缫制的新一代优质超细纤度蚕丝,因其具有纤度超细、强力大等特点,适用于特色织物与服饰、特种创新型复合包芯丝、特种医用手术缝合线、特种刺绣用丝等特殊领域,用途广泛,附加值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