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 人造地球卫星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人造地球卫星相关记录444条 . 查询时间(1.718 秒)
近日,首个基于我国卫星观测数据和模型构建技术建立的全球地磁场模型CGGM 2020.0在张衡一号卫星科学应用中心、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网站同时发布。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资助下,相关研发团队基于“张衡一号”卫星磁场数据,综合考虑地球主磁场及其长期变化和外源场,利用球谐分析方法研发了CGGM 2020.0模型。模型主磁场最大截止阶数为15阶,前8阶同时考虑时间变化...
2021年2月4日23时3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相关技术试验验证。
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1月20日21时10分和14时06分完成第26月昼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设置,进入月夜休眠。截至目前,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已在月面工作749个地球日,“玉兔二号”月球车累计行驶里程628.47米。科研团队根据嫦娥四号任务获取的第一手数据,持续取得科学成果。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吴昀昭团队另辟蹊径,将可见...
2021年1月20日0时2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通一号03星发射升空。在为中国航天发射带来2021年开门红的同时,也标志着我国首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天通一号03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通信与导航总体部自主研制的第三颗移动通信卫星。它在轨交付后,将与天通一号01星、02星组网运行,为我国及周边、中东、非洲等相关地区,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用户...
近年,以美国SpaceX公司“星链”星座为代表的大规模低轨宽带卫星星座项目,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卫星生产模式的认识。卫星智能制造生产线,成为了卫星研制的发展新方向。
2020年12月28日,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多角度偏振成像仪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遥感总体部完成交付验收,该成像仪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光所研制。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是我国第一颗主要服务于林业行业的卫星,于2017年获国家批复立项。该卫星能够快速获取森林高度信息,反演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将为我国森林资源监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2020年12月27日23时44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也是2020年中国航天的收官之战。
2020年12月10日4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将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由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空间科学(二期)部署,2颗小卫星采用共轭轨道星座布局,将对引力波伽马暴、快速射电暴高能辐射、特殊伽马暴和磁星爆发等高能天体爆发现象进行全天监测,研究中子星、黑洞等致密天...
2020年9月25日,长春人卫站卫星激光测距系统成功观测资源三号03星,在国内率先获得激光测距数据。资源三号03星是一颗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研制生产,将在轨与资源三号02星组网运行,主要用于获取高分辨率立体影像和多光谱数据,为地理国情监测、国土资源调查、防灾减灾、农业水利、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建设等领域提供应用服务。该星的主用户单位为国家自然资源部,主要用于生产全国1:5...
2021年9月10日,201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共有11位个人和154项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胡钛等申报的“面向先导科学卫星任务的服务型运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和正高级工程师刘超等申报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等离子体就位探测有效载荷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20年8月23日10时2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5星、多功能试验卫星、天拓五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多功能试验卫星和天拓五号卫星将对航天新技术进行试验验证,福州大学科研团队参与了试验卫星新技术载荷研制,经过两年多刻苦攻关,圆满完成研制任务。
“天拓五号”卫星是学校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纳星集群飞行计划”的重要延续,也是“新型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卫星系统)的第二颗微纳卫星。该卫星属于微纳型试验卫星,整星重量78.5千克。其主要任务是开展新一代星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信号接收、星载航空目标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ADS-B)信号接收以及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VDES)、数据搜集系统(DCS)、新型电推进系统(PPT)、微型控...
2020年8月20日,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七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作为我国首颗民用亚米级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高分七号卫星投入使用标志着高分专项打造的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精度观测的天基对地观测能力初步形成,将进一步满足用户在基础测绘、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乡建设监测评价、农业调查统计等方面的数据需求。
近日,数十位国内空间科学领域专家齐聚广州,研讨教育部空间科学中长期和“十四五”规划前沿课题。会上,我国自主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备受关注,其正在推进的“天琴二号”卫星项目,将上天验证多项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其中也包括下一代重力卫星关键技术。
近日,该集团二院空间工程公司自主创新研制的新型充气展开式太阳翼地面样机总装集成及地面折叠展开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该新型太阳翼具备重量轻、高压缩比等特征,能够减轻整星重量,为实现“一箭多星”奠定基础。太阳翼是航天器的供电设备,是航天器赖以生存的“能量源泉”,直接关系卫星在轨的有效运行。众所周知,太阳翼面积越大,其为卫星提供的能源就越多。但受到运载工具有效空间和运载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传统的航天器太阳翼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